在Web3的浪潮中,有一個賽道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
作為Web3世界中與現實關聯最為緊密的創新網絡,DePIN正在重塑我們對物理基礎設施的認知和想象。它基于區塊鏈技術,將傳感器、存儲、算力、新能源、網絡帶寬、AIoT等設備整合在一起,催生出一個全新的數據、信息和網絡服務的生態系統。
然而,在這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賽道中,DePIN的發展究竟走到了哪一步?是否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又有哪些市場信號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上周,一場名為“Future 3 DePIN Talk”的精彩對話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這場對話由Future 3 Campus組織,io.net、Aethir、Peaq、Arkreen、Ketchup Republic等知名項目共同支持,吸引了眾多業內專家和先行者的參與。
作為連接Web2與Web3世界的橋梁,Future 3 Campus一直致力于將Web3的創新技術和方案推廣應用到主流產業中。
在DePIN供應端,Future 3做了大量工作,也希望能通過萬向區塊鏈實驗室、HashKey Capital,以及著名專家學者、頂尖生態項目、明星投資機構、專業媒體的多年行業積累和資源,發掘更多優質項目,吸引更多用戶進入這個充滿想象力的行業。
在這場對話中,每一位嘉賓都來自DePIN領域的代表性項目:Arkreen連接全球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設備,推動零碳目標;io.net打造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計算網絡;Aethir為游戲和AI行業構建可擴展的分布式云基礎設施;Peaq是一條專注于DePIN的Layer 1區塊鏈,為車輛、機器人、設備構建去中心化應用;Ketchup Republic則為線下消費場景構建一個由商家與消費者共建、共享、共贏的霧計算網絡。
這些項目的探索,不僅推動著Web3的創新,也在悄然改變著用戶的角色定位——從單向的消費者,到網絡的共建者和參與者。
隨著DePIN的不斷發展,它所蘊藏的市場潛力也正在日益顯現。據估計,當前DePIN的市場規模已超過300億美元,而未來,它對傳統物理基礎設施的重塑,更有望帶來一個百萬億級別的巨量市場。
站在這個機遇期,如何借勢DePIN找到第二增長曲線,實現企業的再次騰飛?這無疑是每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跟隨各位嘉賓的討論,來一起探索DePIN的最新發展階段,以及如何借勢DePIN獲得新一輪的企業增長。
從去年12月到現在,DePIN迅速完成了全球Web3社區的普及教育,并形成共識,這是個很好的態勢。
Arkreen創始人Leo談到:“最近幾個月,我們也發現不少企業非常關心DePIN能否給他們帶來業務上的創新,以及如何在新興市場用DePIN來做Go to Market策略,這些都是DePIN在這個周期可以去拓展、創新的方向,也有機會把整個賽道需要的基礎設施、工具、能力等構建完成。”
尤其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現象正在悄然發生: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DePIN。他們不再將DePIN視為區塊鏈世界的玩具,而是開始認真思考,DePIN能否為他們的業務帶來創新和變革。
這種轉變并非偶然。過去兩年,DePIN的發展主要由開發者和小團隊推動,他們憑借熱情和理想,在這片處女地上開疆拓土。然而,當DePIN的概念日漸成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傳統企業開始意識到,DePIN可能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潛力。
對于傳統企業而言,DePIN意味著一種全新的創新模式。
首先,DePIN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利用分散在全球的閑置計算資源,企業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所需的算力,并根據需求靈活調整。這種彈性靈活的IT架構,能夠顯著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其次,DePIN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開放、透明、安全的數據共享平臺。在DePIN網絡中,數據可以在確保隱私和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跨組織、跨地域的流動和交換。這將打破數據孤島,促進企業間的協作創新。
更重要的是,DePIN有望成為企業開拓新興市場的利器。在那些互聯網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DePIN可以通過激勵當地用戶共享計算資源,快速構建起一張分布式網絡。企業可以利用這張網絡,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為當地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這種Go to Market的新模式,將為企業開辟廣闊的增長空間。
當然,企業擁抱DePIN也面臨諸多挑戰,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設計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用戶參與?這些都是需要企業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但挑戰也意味著機遇。那些能夠先行一步,積極探索DePIN應用的企業,將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我們正處于DePIN發展的春天。傳統企業對DePIN的關注和進入,將為這個新興行業帶來更多的資金、人才和應用場景。這種跨界融合,將極大地加速DePIN的發展和成熟。
在DePIN的浪潮中,Web3原生項目無疑走在了變革的最前沿。他們洞察市場需求,積極探索DePIN的應用場景,為傳統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DePIN項目應該如何在這場變革中搶占先機、贏得未來?聚焦于DePIN賽道,來自io.net、Aethir、Peaq和Ketchup Republic等Web3原生項目的代表,紛紛分享了他們的發展經驗。
io.net致力于打開需求端,他們組建了一支專業的銷售團隊,積極參與各類Web3、Web2和AI領域的展會,向更多潛在客戶推廣DePIN的概念。他們知道,對于那些渴望獲得GPU算力的AI公司而言,DePIN意味著一個全新的選擇。通過不斷迭代產品,io.net有信心吸引更多Web2科技公司和傳統投資者的目光。
與此同時,io.net也在技術層面上不斷突破。大規模分布式GPU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連接穩定性、跨地區調度等問題。但io.net選擇直面挑戰,通過不斷優化,打造出一款成熟穩定的產品。此外,他們還在探索代幣經濟學,力求在項目可持續性與網絡需求之間找到平衡。
Aethir則專注于云計算領域的應用創新。他們洞悉到,只有打通從底層算力到上層應用的全棧服務,DePIN的價值才能真正釋放。因此,他們重點發力PaaS層,為云游戲、云手機、AI訓練和邊緣計算等場景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讓開發者能夠在低成本的分布式算力上輕松構建應用。
Peaq作為一條專注于DePIN的公鏈,正在構建DePIN生態的“中央處理器”。他們推出了企業計劃,旨在為生態注入更多資源;他們專注于基礎設施的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致力于為開發者提供最優質的開發環境;他們還探索項目間協作的新模式,推動DePIN在垂直領域的縱深發展。
與上述項目不同,Ketchup Republic選擇專注C端市場。他們將DePIN視為一項“大眾化”的技術,希望每個普通用戶都能輕松參與。最近,他們正在探索將藍牙DePIN應用于粉絲互動場景,讓粉絲能夠便捷地獲得明星NFT,參與線下活動。這種有趣、實用的嘗試,為DePIN的大眾化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Ketchup Republic創始人Yee認為:“B2B領域是個非常復雜的場景,盡管整體方案可能看似成本較低,但實際上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比如傳統云、IDC、運維等。DePIN既然是去中心化的,那么它的魯棒性和可靠性在一些情況下,可能不如中心化系統那么強大,所傳遞的信息也相對沒那么嚴謹。因此我們更希望看到DePIN應用于更加有趣、實用的B2C場景中?!?/p>
在DePIN的疆域中,機遇的大門從來不會只為Web3原生項目而打開?,F實中,對于傳統企業來說,這場數字化變革的號角,恰恰吹響了一場千載難逢的轉型升級的前奏曲。DePIN很有可能會成為他們開啟新一輪增長的“萬能鑰匙”。
面對DePIN帶來的誘人前景,物聯網企業該如何精準發力?以下是四點關鍵策略建議:
一是技術策略:積極接納DePIN標準,加速產品架構革新。
這要求企業深入鉆研DePIN白皮書、開發文檔,全面評估現有產品與DePIN標準的契合度,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改造藍圖。
二是生態策略:以開放的胸懷擁抱DePIN生態,實現能力互通、優勢互補。
這意味著企業要積極將自身的優質資源和能力貢獻到DePIN生態中,通過開源硬件設計、共享行業數據集等方式,為生態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三是運營策略:利用DePIN獨特的代幣經濟機制,創新用戶增長模式。
基于DePIN透明可信的代幣激勵體系,企業可以靈活設計各類營銷活動和增長方案,精準觸達和吸引目標用戶。比如,面向重度用戶和種子用戶發放DePIN代幣獎勵,鼓勵他們主動傳播和推薦;或是通過設置任務和成就體系,引導用戶深度探索產品功能,提升留存和活躍。
四是商業策略:立足DePIN數據經濟圖景,加速數據驅動型商業模式創新。
物聯網應用的核心在于通過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分析、應用等環節,挖掘和釋放數據價值。因此,企業應積極借助DePIN安全可信的數據確權和交易機制,探索數據資產化、貨幣化的創新路徑。
通過數據授權、數據挖掘、數據增值服務等多種模式,企業可以將數據轉化為新的盈利增長點。同時,通過與其他生態參與者的數據合作與交叉分析,企業還可以催生更多跨界創新的火花,推出更多顛覆性的解決方案。
唯有內外兼修,上下同欲,企業才能真正借力DePIN,乘風破浪,實現自我超越。
站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DePIN的發展之路,依然充滿了挑戰和未知。盡管過去半年,DePIN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廣泛認可,越來越多的Web3社區成員和企業開始認識到其潛力,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個春天的序曲。
現實情況是,目前大多數DePIN項目仍處于供給側建設的初級階段。礦機數量和節點數還在不斷增長,離形成真正的規模效應,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即便是Helium項目這樣的先行者,在網絡規模上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于那些后起的項目而言,當務之急是要快速擴大網絡規模,為未來的爆發奠定基礎。
但規模的擴張,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其中最棘手的,莫過于如何防止作假。隨著項目體量的增長,參與節點的激增,作假行為可能會更加頻發。這不僅會侵蝕網絡的公信力,也會對項目的估值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項目方必須未雨綢繆,在體系設計上下足功夫,從機制上遏制作假,維護生態的健康。
供給側尚且如此,需求側的挑戰更加不容小覷。DePIN要想真正釋放價值,就必須走出區塊鏈的小圈子,吸引更多Web2、AIoT和AI公司的需求。這對產品和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項目方需要堅持不懈地打磨產品,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網絡的穩定性和響應速度。同時,還要審時度勢,根據市場反饋不斷迭代,在功能、性能、成本等方面,對標乃至超越中心化解決方案,贏得用戶的信任和青睞。
除了產品和技術,經濟模型的設計也至關重要。一方面,代幣經濟要激勵各方參與,形成正向循環;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短期炒作,確保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需要項目方有長遠的眼光和智慧。
誠然,DePIN的未來充滿想象。從云游戲、云手機,到AI訓練和推理,它有望在多個領域掀起變革的波瀾。但想象終歸需要落地。項目方要做的,就是要在基礎設施、開發工具、服務平臺等方面持續發力,為開發者創造一個完善的生態,讓千千萬萬的創意,在這里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最后,在這個概念飛揚的時代,我們也要保持一份清醒和警惕。一些投機者可能會借DePIN之名,行割韭菜之實。對于那些空有概念,而缺乏實質的項目,我們要敢于說不,避免盲目跟風。只有聚焦真正的價值,DePIN的未來才能無可限量。
DePIN,這個誕生于Web3浪潮中的新興賽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構著我們對物理世界的認知。它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分散的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連接在一起,構建起一個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絡。這張網絡,不僅為數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流通渠道,也為創新應用開辟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然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中,DePIN何去何從?Web3原生項目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探索,為DePIN注入了蓬勃的生機;傳統企業則將DePIN視為數字化轉型的“金鑰匙”,寄望于它打開通往未來的大門。與此同時,DePIN也面臨著不少困境:供給側建設仍在起步階段,需求側開拓尚需時日,技術、模型、機制等核心要素,都有待進一步打磨。
但無論如何,DePIN已然成為這個時代最值得期待的技術變革之一。它所承載的,不僅是萬億級市場規模的想象,更是我們對未來數字世界的所有美好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