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通公司和法國物聯網芯片供應商Sequans達成一項資產購買協議,高通將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技術,此次收購包括某些員工、資產和許可證。在5G已商用多年的背景下,高通專門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技術,加大對4G物聯網的投入,反映了蜂窩物聯網市場(尤其是海外市場)未來幾年集中化不斷強化的格局,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高通在海外蜂窩物聯網市場的地位。
Sequans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披露了這一交易的一些細節。文件顯示,高通將以2億美元全現金的形式購買Sequans的4G物聯網技術組合,不過,Sequans 將通過永久許可協議保留繼續在商業上使用4G技術的全部權利,允許Sequans繼續發展其4G業務;同時,Sequans繼續保持對其5G技術的全部所有權。
可以看出,本次收購并非Sequans公司整體賣出,而是僅僅出售4G物聯網技術的所有權,同時Sequans依然保留對4G物聯網技術的使用權,也就是說,Sequans未來依然作為一家獨立公司開展4G/5G物聯網芯片的開發和銷售。
根據高通和Sequans協議的條款,高通將收購Sequans擁有的4G物聯網技術,特別是LTE-M/NB-IoT和LTE Cat 1bis產品技術,這些技術形成了Sequans旗下Monarch 2和Calliope 2的系列產品。Sequans對未來依然可以在免許可費的情況下,銷售、支持、維護和增強這些產品,還可以進一步開發下一代4G物聯網產品,但在某些情況下要向高通支付專利費。從這些條款來看,該交易不會影響Sequans的現有業務及其與客戶、供應商和行業合作伙伴的合同義務或業務。此外,與此交易相關,Sequans工程團隊的大約74名員工預計將轉移到高通。
該交易預計將于2024年10月中旬完成,當然還取決于監管機構的批準。Sequans在提交的文件中顯示,高通和Sequans此前簽署了一項授權協議,該協議允許高通自2024年6月開始使用Sequans的Monarch 2,即Sequans的LTE-M/NB-IoT平臺,授權許可費為1500萬美元,高通于2024年6月已支付給Sequans。未來,在高通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交易完成后,Sequans和高通之間的Monarch 2許可將自動終止,這筆已支付的1500萬美元許可費將計入2億美元的購買費用中。剩余的1.85億美元現金將由高通在交割時支付。
Sequans于2003年成立于法國,專注于設計和開發蜂窩物聯網芯片和模組,其產品組合比較廣泛,包括5G NR、LTE Cat 4、LTE Cat 1 和 LTE-M/NB-IoT等。在蜂窩物聯網芯片領域,Sequans雖然相對于大部分芯片廠商來看產品組合比較廣泛,但其規模很小,近年來市場份額一直在不足1%的水平。
我們可以從幾個研究機構的跟蹤數據來考察Sequans的市場表現。
市場研究機構Techno Systems Research(TSR)跟蹤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蜂窩物聯網基帶芯片市場中,高通處于領先地位,市場份額達到33.6%,而中國芯片廠商紫光展銳、移芯通信、翱捷科技三家緊隨其后,市場份額均超過10%,芯翼信息表現也不錯,達到7.3%的份額。但是,Sequans只能歸到“其他”類別。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也持續跟蹤蜂窩物聯網芯片市場,其數據與TSR雖然有一定的出入,但整體趨勢基本保持一致。根據其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跟蹤數據,Sequans僅占0.5%的市場份額。
當然,不論是TSR,還是Counterpoint的跟蹤數據,均站在全球市場角度看芯片廠商出貨量的市場格局。眾所周知,由于中國市場新增的蜂窩物聯網設備數量遠高于海外,因此中國芯片廠商紫光展銳、翱捷科技、移芯通信、芯翼信息等更多是通過支持中國市場形成的市場份額。
若排除中國市場,蜂窩物聯網芯片以海外廠商為主導。Counterpoint數據顯示,除中國外的還是市場中,高通的蜂窩物聯網芯片市場份額達到近60%,而Sequans的市場份額為1.4%。當然,1.4%這個份額依然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水平。
過去幾年,Sequans經營狀況不佳,一直在尋求潛在的買家。最為典型的就是2023年8月,日本半導體廠商瑞薩電子宣布收購Sequans,交易金額為2.49 億美元,較過去 6 個月Sequans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溢價 32.6%。然而,到2024年2月,瑞薩電子宣布終止收購Sequans,導致Sequans股價當天暴跌近65%,創下該公司掛牌來歷史收盤新低紀錄。
本次高通宣布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業務后,8月23日當天Sequans股價暴漲,最高漲幅近145%,可見市場對其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當然,高通僅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業務,就能夠開出2億美元的價格,Sequans還有5G物聯網、定制化芯片、模組以及iSIM等多種業務,也有不小的價值,與之前瑞薩電子的收購價格相比,Sequans似乎賣出了一個好價格,對于Sequans來說是一筆較好的買賣。
對于本次交易,業界不少從業者表示比較驚訝。作為全球領先的芯片制造商,高通在蜂窩物聯網領域具備較強的實力,包括在4G物聯網方面領先的能力。目前,高通已經推出212、216、9205、9206等LTE Modem產品,涵蓋了LTE-M/NB-IoT和LTE Cat 1 bis等系列,另外還有驍龍X系列LTE Modem產品,涵蓋了Cat 4以上技術,而本次專門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技術,也重點聚焦這些領域,同時Sequans的市場份額微不足道,從技術和市場角度來看,高通似乎都不需要對其進行收購。
高通的高管評價這次交易時提出:此次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技術擴充了高通廣泛的產品組合,進一步增強了我們面向企業客戶提供的低功耗解決方案,為工業物聯網應用提供可靠、優化的蜂窩連接。站在高通自身角度,斥資2億美元現金的收購,一定能為自身帶來更高回報。
一直以來,高通傾向于發力高端市場,以技術領先和性能優勢,形成較高定價,實現創新帶來的溢價;對于一些中低端市場,尤其是面臨毛利較低、競爭激烈的情況,高通往往不會參與其中。然而,一些中低端市場有確定性不斷增長的規模,并且市場競爭相對平緩,能形成規模化收益,或許能夠參與其中,而參與的方式,不一定是完全自研形式,可以通過購買授權或并購相關產品技術組合實現。
筆者認為,在4G物聯網領域,高通正好面臨著類似的現狀,因此高通本次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業務,可以站在整體蜂窩物聯網市場格局和高通的布局策略角度來分析,可以發現這一交易能夠實現除中國以外的市場上高端+中低端場景全覆蓋,進一步鞏固其在蜂窩物聯網的地位。
目前,5G在主要經濟體已商用數年時間,但采用5G的物聯網設備數量還非常少。雖然5G RedCap標準已凍結,這一技術也得到了產業界的高度重視,但距離主導物聯網連接還需要很長時間。
從過去年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看,蜂窩物聯網領域在未來幾年中依然以4G為主導,預計直到2030年,4G依然是蜂窩物聯網新增連接的主要來源,這一趨勢在海外市場更為明顯。
市場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已達到36億,預計到2030年蜂窩物聯網連接數能夠達到98億,年復合增速為16%。從不同網絡制式來看,2023年4G(含Cat 1和Cat 1 bis)連接占比為72%,到2030年這一數字為54%。也就是說,直到2030年4G物聯網連接依然占據半壁江山,而2024年至2030年4G物聯網新增連接數也有27億個。
同時,2023年NB-IoT/LTE-M占蜂窩物聯網比例為25%左右,預計到2030年占為38%,那么2024-2030年期間新增連接數也超過27億。
從這個角度來看,包括LTE Cat 4、LTE Cat 1 和 LTE-M/NB-IoT在內的4G系列技術將是未來幾年蜂窩物聯網新增的絕對主力。
在海外,這一趨勢更為明顯,主要源于相對于中國市場,海外5G發展緩慢,5G物聯網能力的釋放,需要5G基礎設施持續建設、產業生態的持續完善。以RedCap為例,雖然海外主導廠商高度重視RedCap,但RedCap的大規模商用依賴于5G SA網絡的大規模部署升級,這方面海外還不完善。但在另一方面,海外主要市場目前4G網絡部署相對完善,能夠支撐4G物聯網的部署。雖然中國占據了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70%的份額,但近年來海外蜂窩物聯網市場需求在持續增長,給了海外物聯網芯片廠商更多機會。
整體來看,全球蜂窩物聯網芯片格局中,中國芯片企業占絕較大市場份額,似乎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不過,這一結構是建立在中國市場蜂窩物聯網連接規模巨大的基礎上,若剔除掉中國市場,海外蜂窩物聯網市場中國企業的影響力就比較小。
隨著中國物聯網市場的快速發展,過去幾年來,多家中國的蜂窩物聯網芯片企業成長起來,實現規模化出貨,同時也推動蜂窩物聯網芯片成本大幅下降,提升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在成熟的中低端芯片領域,海外的蜂窩物聯網芯片企業在中國基本無法立足。
然而,由于眾所周知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國蜂窩物聯網芯片企業雖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很難為海外發達經濟體供貨。
具體來說,去年8月,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兩位議員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致信,對來自中國的蜂窩物聯網模組發出“安全警告”,提出采用中國蜂窩模組的聯網設備可能會被中國遠程訪問和控制,且直接點名移遠通信和廣和通這兩家中國最大的蜂窩物聯網模組廠商,并對FCC提出嚴格審查和進一步采取措施的建議。此后,FCC主席此后也進行了公開回應,表示要求美國政府相關機構考慮宣布中國蜂窩物聯網模組公司構成不可接受的國家安全風險。
美國對于中國蜂窩物聯網模組的指控雖然是一種莫須有的臆測,但對于中國物聯網產品出海造成很大的障礙。同時,英國、印度等國對于中國蜂窩物聯網模組的“安全隱患”說法也開始流行起來,相關政府機構也在考慮禁止中國蜂窩物聯網產品。
歐美多個國家對于中國蜂窩物聯網模組產生如此不信任的態度,已經給國內企業造成很大影響。例如,廣和通擬出售銳凌無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制裁的壓力。那么,作為更底層的蜂窩物聯網芯片,會以更加“敵視”的態度來對待。因此,中國的蜂窩物聯網芯片企業很難進入這些市場。
這一影響帶來的客觀環境是,海外發達經濟體市場中的蜂窩物聯網芯片供應商數量較少。正如上文所述,高通占據除中國外海外市場近60%的份額,除此之外,索尼半導體(原Altair)和Sequans是主要的海外供應商。在這一環境下,對于中低端的4G物聯網領域,海外市場并未形成如中國市場般激烈、白熱化的競爭。在這種弱競爭環境下,成熟的4G物聯網芯片依然可以獲得較好的收益,高通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投入,也將帶來不錯的回報。
高通本身在蜂窩物聯高端市場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而Sequans已擁有成熟的LTE-M/NB-IoT和LTE Cat 1bis等產品線,并具有高集成度、更小體積、更高能效水平的特點,高通將其收入囊中后,借助高通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產品銷售,形成對中低端場景的覆蓋。
實際上,高通已經在實施通過購買授權形式進入中低端蜂窩物聯網領域。今年6月,Sequans宣布與一家領先的技術公司達成一筆1500萬美元的授權協議,非獨家授權該企業可以生產和銷售其Monarch 2 LTE-M/NB-IoT平臺的產品。結合Sequans提交給SEC的文件,這一合作應該是與高通達成的。
如今,高通直接將Sequans成熟的4G物聯網技術收入囊中,并包括工程團隊74名員工,無需每年對外支付授權費用,形成了完整的4G物聯網能力,或許這是進一步加強4G物聯網市場最具有性價比的方式。可以預計,有了Sequans產品能力的加持,加上高通在海外品牌優勢,未來高通在除中國外的全球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蜂窩物聯網芯片市場集中化格局將進一步強化。
不斷增長的4G物聯網需求、平緩的海外市場競爭強度以及補齊了中低端產品能力,讓高通在海外蜂窩物聯網領域的影響力進一步得到鞏固,這或許是高通斥資2億美元現金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技術主要考慮的因素。當然,這一收購更多影響的是海外蜂窩物聯網市場格局,不會改變中國蜂窩物聯網市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