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AIoT產業年會暨萬物智聯2.0前瞻洞察大典(以下簡稱“AIoT產業年會”),將于2024年11月20日在深圳深鐵皇冠假日酒店舉行,作為在AIoT產業領域規模最大的行業盛會,AIoT年會連續舉辦四年,成為了AIoT人的年度盛典。
值得一提的是,物聯網智庫創始人彭昭將繼續重磅出席主論壇,并以《從萬物智聯到AIoT 2.0,2024年AIoT產業梳理及前沿洞察》為主題,分享從萬物智能到AIoT 2.0 ,AIoT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技術創新、應用場景以及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繼續為行業伙伴提供深刻的洞察和有價值的見解,本文將為您帶來彭昭演講內容,讓我們一起來先睹為快。
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已是確定性的趨勢,2024年9月工信部發布《關于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為“萬物智聯”正式確定了基調。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底,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已達到25.47億,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比重達59%,移動物聯網連接數依然呈現加速態勢。
面對未來,身處AIoT的我們,更應領先市場一步,看清未來的趨勢。
在通信方面,NB-IoT和Cat.1已成為移動物聯網連接的主力,工信部提出到2027年移動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力爭突破36億,其中4G/5G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占比達到95%的目標,達到這一目標的關鍵是RedCap要實現突破。此外無源物聯、衛星物聯等技術的推進,將形成更加多樣化的移動物聯網技術體系,覆蓋幾乎所有的場景。
通感一體,感知技術正在與通信技術深度融合,這意味著感知也將趨向多元化和全覆蓋。低成本、高性價比的傳感器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對象,而隨著低功耗和無源物聯網技術的研發,也都需要與這類經濟型傳感器相配合。
過去,通信的歸通信、傳感的歸傳感、軟件的歸軟件、硬件的歸硬件,現在,通感一體,軟硬一體已經發生。未來我們將實現“通感智值一體化”,也就是邁上萬物智聯AIoT 2.0的征程。
AIoT并非新生事物,業界數年前已經提出,目前落地的大量場景也是AI+IoT融合的成果。萬物智聯AIoT 2.0是智次方·物聯網智庫在去年提出的產業階段的最新判斷。
AIoT 1.0階段,通信、感知、智能,這三者更多表現的是相互輔助、互為支撐,例如此前IoT更多注重連接服務,AI廠商只是通過獲取IoT數據進行場景設計和模型訓練。
AIoT 2.0階段,通感智將成為一個融合體,尤其是IoT廠商會更多將AI作為原生能力,融入到自身端到端業務和產品體系中,提供的服務是AI+IoT的綜合體服務。
生成式AI的發展方向也更加接近實體,朝著空間智能演進。AIoT企業將在這個過程中大展身手,找到更大的施展空間。具有空間智能的AI,能夠像生物一樣感知環境并做出預測和行動,獲得具身智能,推動AI系統與環境的自然互動。
通、感、智均代表生產力,除了生產力的提升,生產關系的變化也不容忽視。數據如何變現,AIoT的價值如何驗證?這就需要借助Web3。DePIN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絡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物聯網產業格局。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轉向去中心化的DePIN生態,探索創新發展路徑。DePIN將打破行業壁壘,促進不同地域和領域企業的融合協同,催生數據驅動的創新商業模式,推動跨界融合的創新業態不斷涌現。
物理世界可編程,“原子”化身“比特”
在萬物智能AIoT 2.0階段,我們即將進入萬事萬物皆有感知,皆能通信,皆具智慧的時代。“通感智值一體化”為我們提供了跨越物理世界可編程臨界點的機會。智能將賦予硬件更強的靈活性,當AI智能體找到最適合的物理軀體,建立對萬事萬物的感知,才能充分釋放智能時代的魅力。
11月20日
深圳深鐵皇冠假日酒店
2025中國AIoT產業年會暨萬物智聯2.0前瞻洞察大典與您相約!
見證更多精彩內容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