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正值第55個世界標準日,由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牽頭申請的IEEE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成熟度模型國際標準,經由IEEE SA(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標準協會)新標準委員會投票通過并正式立項。這是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國際標準的又一突破。
正如世界標準日中國主題“強化標準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所言,作為國家級“雙跨”平臺,身處工業互聯網這一新興行業,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積極承接國家標準化戰略,以高標準加速技術創新。截至目前,平臺已累計主導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2項,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98項,實現了標準領域的持續引領和持續突破,助力我國科技自立自強。
標準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代表著規則話語權和產業競爭制高點,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隨著我國經濟進入轉型發展時期,強化標準引領,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自創立之初,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就錨定標準化戰略,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圍繞ISO、IEC、IEEE、UL國際標準組織,在大規模定制、工業互聯網系統功能架構、機器視覺在線監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技術、數據空間和數字孿生等領域開展了系列國際標準布局,不僅實現了對ISO、IEC、IEEE、UL國際標準組織的全覆蓋,還在多個領域填補了國際和行業標準空白,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工業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力量。
此次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成熟度模型有關標準正式立項,也是繼國際標準IEEE 2672《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通用要求指南》、ISO PAS 24644-1《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價值鏈管理第1部分:框架》國際標準發布之后,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大規模定制模式國際標準領域取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將為全球制造企業實施大規模個性化定制轉型提供科學評價和有效指導。
要將自身技術和方案上升為國際標準并非易事。在國際標準制定過程中,每一場標準會議都如同一場“技術外交會”,背后是國家間、產業間的技術和利益博弈,需要高質量的創新和長期的堅守。
2017年,在創立之初,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主導啟動國際標準IEEE 2672《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通用要求指南》的制定工作。面對“模式是否適合作為標準”的挑戰,平臺聯合各方反復探討、據理力爭,最終,歷經近5年,該標準在2023年正式發布,成為IEEE創辦半個世紀以來,唯一以制造模式為框架制定的國際標準。
2018年,由平臺聯合主導的全球首個工業互聯網系統功能架構國際標準IEC PAS 63441《面向工業自動化應用的工業互聯網系統功能架構》正式啟動。4年間,平臺聯合各生態方組織標準工作組會議10多場,與國內國際專家就標準內容深入溝通,最終該標準獲得德國、韓國、印度、奧地利等15個國家的支持,一次性高票通過,于2022年正式發布。該標準首次對工業互聯網系統的端邊云架構給出了官方定義,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核心基礎類標準,成為工業互聯網領域最頂級的參考文獻。
2019年,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主導立項ISO國際標準《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價值鏈管理 第1部分:框架》。該標準提出了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價值鏈管理的框架,包括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框架模型、功能和信息流,為全球制造企業設計實施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業務模式提供了方法論指導,成為全球首項ISO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國際標準。
隨著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不斷深入,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國際標準之路也隨著自身技術創新的加速不斷拓寬。2022年,平臺參編的UL 8400《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與混合現實技術設備安全》國際標準正式發布,解決了VR/AR/MR安全問題,成為首批致力于空間計算和擴展現實設備安全的標準之一;2024年,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參與制定IEEE 3158《可信數據空間系統架構國際標準》。該標準在國際共識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可信數據空間的系統架構,為數據流通中不同利益相關方提供了清晰的建設指引,促進數據共享流通。
從持續引領到持續突破,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國家標準化戰略指引下,不斷沉淀和升級自身技術探索和實踐經驗,最終代表中國工業互聯網獲得了全球產業和權威組織認可,也為平臺推進行業技術創新和全球賦能打開了新的空間。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也將聚焦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積極布局,將標準研制嵌入科技研發全過程,以標準迭代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更多國際標準 “中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