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消息,近期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不需要美國的任何補助,聯邦的財政赤字非常嚴重。前段時間美國打算向特斯拉發放一筆補貼,用于建設充電站,也被馬斯克一口回絕。
特斯拉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上市募集的資金完全夠用,并不需要依賴補貼。不過這也不是說補貼沒有作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可以減輕車企前期的壓力,降低汽車制造成本。面向消費者的補貼,還可以有效增加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積極性,畢竟比同動力的燃油車便宜不少。
不過小雷認為,馬斯克拒絕補貼,不僅僅是因為特斯拉財力足夠,重點應該是他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現在全球都在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所以國家要給車企補貼,避免他們落后。特斯拉接連收獲補貼后,拜登已被嘲諷是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的“傀儡”。
事實上,現在的補貼政策并非沒有代價,前段時間馬斯克就在Twitter吐槽,為了享受補貼政策,向美國能源部貸了一筆款,現在發現高昂的利息和附加條款超過了特斯拉所獲得的利益。因此,日前馬斯克在德國修建工廠時拒絕了當地政府價值12億美元的補貼。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這樣,現在需要加快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所以各類補貼政策源源不斷,新能源汽車真的崛起后,補貼政策肯定要取消。當然,現在說這個為時過早,2030年之前,恐怕只有北歐部分發達國家可以實現禁售燃油車。
在聯合國第26屆氣候問題大會(COP26),豐田和大眾都拒絕簽字承諾停售燃油車,豐田發言人直言,全球絕大多數地區都沒有準備好接受電動汽車,例如中東、非洲等,停售燃油車不現實。
特斯拉銷量確實不錯,但與大眾、奧迪等老牌車企相比,仍不過是人家的零頭而已。在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反超燃油車之前,國內應該不會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