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物語】
算力時代需要云網邊端協同,對數據中心內部與外部的網絡架構提出新的挑戰,推動網絡技術創新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
紫金山實驗室太赫茲實驗系統實時傳輸凈速率超100Gbps
該實驗室聯合東南大學、鵬城實驗室、復旦大學和中國移動等團隊,搭建出首個360-430GHz太赫茲100/200Gbps實時無線傳輸通信實驗系統,首次實現單波長凈速率為103.125Gbps、雙波長凈速率為206.25Gbps的太赫茲實時無線傳輸,通信速率較5G提升10-20倍,創造出目前世界上公開報道的太赫茲實時無線通信的最高實時傳輸紀錄。據悉,太赫茲頻段頻率可支持100Gbps-1Tbps超高速率無線通信,從而將現有5G的峰值傳輸速率提升一至兩個量級。
華為麒麟830/720芯片曝光
有爆料稱,華為有望在2022年更新兩款麒麟芯片,分別是麒麟830和麒麟720,均采用14nm制程工藝。從命名上來看,麒麟830應該是麒麟820的迭代,麒麟720則是麒麟710的迭代。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此次迭代在工藝上實際是“退坡”,其2020年發布的麒麟820是7nm制程,2018年的麒麟710則是12nm制程。
AMD連發多款重磅新品
新品包括新一代銳龍6000系列移動處理器,采用Zen 3+的CPU核心,并首次將RDNA2架構GPU應用在移動APU上,該GPU采用臺積電6nm工藝制造,在提高性能的同時降低了功耗。同時還發布了首個采用3D V-Cache技術的CPU,AMD銳龍7 5800X3D處理器,以及基于臺積電5nm工藝的Zen 4新CPU架構等多款重磅產品。
英特爾表示全新酷睿i9芯片比蘋果M1 Max更快
英特爾在CES上宣布了其最新的12代Alder
Lake,采用了該公司新的混合架構,其首款筆記本電腦芯片也采用了新的設計,由酷睿i9-12900HK領銜。據介紹,新款酷睿 i9 采用 14 核 CPU,有 6
個性能核心和 8 個效率核心,而 10 核 M1 Max 芯片有 8 個性能核心和 2 個效率核心。
高通將與微軟合作開發元宇宙芯片
據介紹,該芯片將控制供消費者和企業用于元宇宙App的輕量級AR眼鏡。同時,該合作項目中的設備將與微軟旗下一款名為Mesh的軟件產品配合使用。Mesh可以使用戶將自己的現實肖像投射到另一個用戶的頭戴設備中,從而感覺兩個人身處同一房間。此外,該硬件設備還將使用高通的Snapdragon Spaces軟件,該軟件可幫助執行基本的AR功能,比如繪制物理空間,以便將數字物體疊加在上面,以及進行手部跟蹤,從而使用戶可以通過手勢操作這些數字對象。
天貓精靈發布全新“貓芯模組”
天貓精靈發布升級全新的貓芯“高抗噪模組”,內置DSP專項降噪算法,語音響應速度大幅提升,平均節省390ms左右,此外,通過打通視覺數據,掃地機前視攝像頭追蹤檢測人體位置的同時匹配語音聲源定位,在高噪音環境下能精準識別和喚醒。
美能源部等研發新型微型液體機器人
美國科學家們研發了一種“水上行走”的液體機器人,像微型潛水艇一樣可以潛入水底取回珍貴的化學品,然后浮出水面并一次又一次將化學品送上岸。該技術是第一個無需電力就能連續運行的自供電的水基機器人。
雷蛇發布新款智能手表(Razer X Fossil Gen 6)
該款手表搭載性能更高、功耗更低的高通驍龍 4100+
可穿戴芯片組,內置加速度計、陀螺儀、指南針、高度計,以及PPG心率、血氧(SpO2)、離體紅外、環境光等傳感器,連接方面支持低功耗藍牙
5.0(LE)、Wi-Fi、GPS、以及NFC SE ,官方指導價為329美元(約 2090 RMB)。
TCL推出第二版可穿戴顯示眼鏡
TCL正準備推出其去年限量發行的可穿戴式個人顯示器的第二個版本,名為NxtWear
Air,提供與原版相同的眼鏡中副顯示屏功能,但重量減輕了30%,從130克減少到75克,外觀更像一副普通的太陽鏡。
Biped可穿戴設備將自動駕駛技術用于引導盲人
Biped由一家瑞士的同名初創公司設計,采用掛在肩上的背帶形式,并與第三方骨傳導耳機無線配對。該設備前面的一組3D紅外相機可捕捉佩戴者面前170度的街道景色,然后基于人工智能技術識別視頻畫面中10種不同類型的靜止和移動物體,通過跟蹤其軌跡判定是否即將發生碰撞。
阿里副總裁、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離職
據報道,離職后的王剛將在清潔機器人領域開啟下一段創業人生,目前創業進展順利,已獲得融資。
高通展示智能汽車“全家桶”
其中,驍龍數字底盤由一整套開放且可擴展的云連接平臺組成,利用統一架構帶來更高的安全性和沉浸式數字體驗;Snapdragon Ride?平臺能夠滿足從NCAP到L2+/L3級別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全方位的需求;驍龍?座艙平臺通過高度可定制并始終連接的SoC和虛擬化軟件解決方案,打造多顯示屏、多攝像頭、頂級音頻、視頻和多媒體體驗;驍龍?汽車智聯平臺助力汽車制造商打造強大的LTE和5G聯網服務、C-V2X、Wi-Fi、藍牙和精準定位能力。
集度SIMUCar已成功融通高速、城市雙域智能駕駛
近日,集度用于汽車機器人開發的軟件集成模擬樣車JiDU SIMUCar已成功融通城市、高速域智能駕駛功能。目前,集度汽車機器人的“大腦”已初步具備“自由移動”能力,正為2023年量產上市做準備。
現代提出“Mobility of Things”概念
據介紹,現代公司正在開發兩種不同的標準,一種是名為 “Plug and Drive” (PnD) 的模塊化平臺,結合了轉向、電力驅動和懸掛硬件;另一種名為 “Drive and Lift” (DnL),可以向上和向下提升物體。結合其上個月宣布的四輪機器人,這兩個新的模塊化平臺將能夠為從桌子、集裝箱,到人員移動器的一系列物體提供動力,使其自主移動。
日本擬對AI監控技術實施出口管制
據日媒報道,日本政府決定對利用人工智能的安防攝像頭和人臉識別設備等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以防其流向海外被用于監視公民等行動,并將同美國等有意愿國家開展合作。
美團外賣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通道
據悉,目前全國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居民在美團訂外賣時已可通過數字人民幣支付餐費,用戶在添加數字人民幣子錢包至美團后,即可用數字人民幣支付日常的美團外賣訂單。
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因履職不力停職檢查
近期,西安一碼通成為熱門話題,在當地疫情升級之際,半個月內出現了兩次故障。昨日,西安市委組織部發布消息稱,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軍同志因履職不力,停職檢查。據央視網報道,被停職檢查的劉軍,此前領導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全面工作,分管數據標準與應用處、數據資源處、市12345市民熱線管理辦公室和“一碼通”工作專班。
羅永浩方回應被執行信息清零:仍在按計劃替公司還債
天眼查App顯示,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被執行人信息清零,目前僅存股權凍結信息,此外羅永浩目前無被限制高消費。對此@交個朋友直播間回應稱:被執行信息清零不等于債務已經全部償還完畢,羅老師仍在按計劃替公司還債。此前,羅永浩曾表示還清債務后,將會在今年春天重返科技行業。
全球程序員收入報告出爐
日前,美國數據收集網站發布的《2021年全球程序員收入報告》,對各個級別的程序員薪酬進行了統計分析。在高級工程師中,流媒體播放平臺Netflix、支付巨頭Stripe、社交平臺Pinterest位居前三,中位數薪資分別為50.4萬美元、45.2萬美元、44.3萬美元。而字節跳動則以43萬美元排名第五。
印官方稱小米印度公司逃稅5.59億元,小米回應
昨日,印度財政部發表聲明稱,印度稅收情報局(DRI)已向小米科技印度有限公司發出通知,向其追繳65.3億盧比(約5.6億人民幣)稅款。印度財政部稱,小米印度公司向高通和小米移動軟件公司匯付特許權使用費和許可費,這些費用未計入其進口商品的交易價值中。聲明稱,小米及其合同制造商也未將進口的MI品牌手機及其零部件的特許權使用費計入該產品的應評稅價值。昨日晚間,晚間,小米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小米在全球范圍內堅持合法合規經營,并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小米表示,此次的稅務問題,根源是各方對進口商品的價格認定存在分歧。對包括專利許可費在內的特許權使用費是否應該計入進口商品的價格,這在各國都是一個復雜的技術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