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月18日電 (記者 陳靜)“元宇宙”是當下最熱話題之一。“元宇宙”本質是什么?到底有哪些要素?未來發展前景如何?業界如何看待“元宇宙”……記者18日獲悉,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22“瞰見”——對話科創人物開年首講聚焦“‘莊周’與‘夢蝶’——走進元宇宙的平行世界”,學者和業界精英帶來不同視角下對元宇宙的多維度解讀。
學者和業界精英帶來不同視角下對元宇宙的多維度解讀。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供圖
復旦大學中文系嚴鋒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元宇宙源于人性,同時得到現代技術的支撐、符合文明演化升維的路徑。他指出,游戲是元宇宙的一個重要特性。作為業界人士、元一暢想創始人兼CEO謝浩則認為,未來,元宇宙的第一站將是Web3.0,但隨之也會帶來內容生產效率,內容品質、兼容性和運營等四個方面的挑戰。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商業智能系副教授胥正川認為,元宇宙意為拓展開來的虛擬空間,包括永恒的數字身份,更多元化、更深刻的用戶互動,具有交互、沉浸、協作的特點。完整的元宇宙包含七個要素:地,即云空間、算力;門,即進入元宇宙的途徑,如VR、AR等;根,即虛擬人、數字人;天,即虛擬人在云空間里的創作和創意,這構成了數字產品、語音端和創作作品;海,即IoT+數據驅動+AI,虛擬人之間形成連接、社交活動之后產生數據,數據得以留存,形成龐大的數據海,就可以驅動AI;寶,即金融體系;徑,即數字孿生。IoT意為,物聯網(英語: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是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
他表示,從技術層面而言,元宇宙是AI、區塊鏈、云計算、數據孿生、虛擬引擎等數字化技術逐漸發展、聚合的必然結果。從社會層面而言,元宇宙將進一步降低一般用戶的創作成本和創作門檻,提高創作自由度,激發大眾創作熱情,進一步釋放生產力與創造力,從而構建下一步網絡型社會,實現以人為本的大同社會。從投資層面而言,數字人、云計算以及社交產業、協作工具等是被看好的賽道。在胥正川看來,元宇宙的正反趨向取決于人類,工業元宇宙先于消費元宇宙。
“文學、繪畫、戲劇、電影等描繪出的虛擬宇宙,與實體宇宙在過去是相互分離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兩個宇宙的界限開始被打破并不斷融合,人類的虛擬活動越來越具有實體性的力量,這種融合的結果就是元宇宙。”嚴鋒教授從文學、藝術、人文角度分享了其對元宇宙的看法。他認為,元宇宙是虛擬和現實的結合,是人類古已有之的夢想,承載這種夢想的媒介,尤其是數字技術,推動了元宇宙的發展。據悉,嚴峰教授是個資深游戲玩家。他認為,游戲性是元宇宙重要特性之一,并且能夠以一種更加自由主動的方式使用戶進行原本被動的活動。嚴峰指出,隨著現實與虛擬互補、融合的不斷深入,元宇宙將會帶來生活、藝術、科技、游戲融于一體的一種未來的新世界。
眾墨信息科技創始人兼CEO陳立指出,元宇宙虛實結合的交匯點是XR產品,更是一種生產力、工具,可助力工業制造,工業管理以及遠程培訓等發展。 XR(Extended Reality,擴展現實)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產生的一個真實與虛擬組合、可人機交互的環境,是AR、VR、MR等多種形式的統稱。另一位業界精英——元一暢想創始人兼CEO謝浩表示,元宇宙的本質是用符號構建一個意義的系統。文字、匯編語言等都是構建虛擬世界的工具之一。
在“元宇宙之商業與生活新世界”的討論中,嚴鋒教授認為,元宇宙給人們帶來的是自由或者是對于自由的渴望,包括對想象、創造的釋放,把虛擬的東西轉化為現實,又對現實進行重新構建。“元宇宙”為用戶開拓了很多的可能性。陳立指出,元宇宙的未來,對消費來說,將是一個爆發式的現象,對產業而言,更傾向于一個持續不斷的發展。謝浩直言,虛擬會議將是未來趨勢,元宇宙將進一步提高用戶的交流溝通體驗,與此同時,從業者的創作手段、手法、敘事方法將會影響元宇宙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