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雜志上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文章強調,面向未來,我們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隨著人口紅利邊際遞減,環境資源約束趨緊,過去的發展老路難以為繼,必須要向科技創新要質量、要動力。同時,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才能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確保供應鏈產業鏈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牢牢守住新發展格局的安全底線。
宏觀經濟政策的新變化、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都賦予了科技企業新的時代角色和使命任務。當前,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工業產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平臺,從傳統生產升級到智能制造。
順應這一大變革趨勢,百度公司勇擔時代使命,積極打造“云智一體”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物”,以“云計算為基礎”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以“人工智能為引擎”加速產業智能化升級,推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同產業深度融合,為推動數字技術創新、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提供了載體,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2021年5月18日,在中國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百度智能云發布全新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物”。
百度作為擁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具有領先地位。據IDC報告顯示,百度智能云在國內工業質檢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目前,百度智能云工業互聯網已經積累了300多家客戶、50多個解決方案、90多個合作伙伴。
百度智能云發布的“開物”平臺,以“加速工業智能升級”為使命,依托百度強大的互聯網基礎和領先的全棧人工智能技術,為制造、能源、電力等工業企業、產業鏈和區域產業發展提供“AI+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以低門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助力區域產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百度智能云希望基于“云智一體”的領先技術實力,通過打造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實現工業知識的挖掘、積累、沉淀、復用與創新,打破數據應用的技術瓶頸,培育出以機器“大腦”為載體的工業知識學習和應用能力,打破國外工業制造領域的壟斷優勢,為中國制造實現換道超車提供全新機遇和可能。
從“開物”發布以來,已經在3C、汽車、化纖、鋼鐵等行業大顯身手,在水、電、熱力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領域也提升了民生福祉。
大數據不會自動產生價值,通過云計算處理、人工智能分析之后才能創造價值。尤其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將生產線上的技術標準、參數指標甚至經驗沉淀轉化為數據之后,就可以把數字技術滲透到生產過程中,大大提升生產效率。
質檢的效率與準確度,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效益。作為化纖企業的恒逸石化有限公司,正全方位提升生產的智能化水平。其中,一個圍繞質檢環節的改變引人注目。在其下屬的浙江雙兔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前質檢主要依靠工人的肉眼識別,每天最少人工檢測2500錠絲錠,需要質檢工人盯著強光看上8個小時,不僅耗費人力,而且效率較低。
如今,20臺工業相機拍攝流水線上的兩錠絲錠,每個絲錠會生成10余張照片。隨后,每張照片會被拆分成上百個部分,傳輸至數據中心進行分析判斷。智能質檢系統會判定該絲錠是否為異常產品,并對流水線做出分撥的指令。質檢工人成為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師,實現了“人機協同”,大大節省人力,并提升了質檢效率。
高耗能企業如何降低能耗和排放、提升質量和效益,始終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問題。作為傳統高耗能產業之一,紡織印染行業面臨著成本高企,環保、減排的嚴峻挑戰。紡織印染企業美欣達將百度“開物”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正在發生高質量發展的蝶變。
以前,企業在產品檢測上嚴重依賴人工主觀判斷,人員管理難題日益嚴重,能耗環保層面存在電、水、蒸汽用量大,節能降耗先進適用技術覆蓋面很小的“一大一小”矛盾,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企業的質量效益提升。
百度智能云的工程師們,深入了解美欣達業務實際難題,為美欣達量身打造出智慧化能源模型,實現了設備層、資源層、平臺層、應用層全面的生產與能效管理。
例如,APS 智能排產服務實現了對生產計劃、生產情況的全方位掌控;百度智能云度能將現場能源數據、質量數據的解析及能耗數據數字化展示,實現了基礎數據的一致性;智能驗布系統通過對線檢測布匹的瑕疵缺陷生成檢驗數據,實時化、標準化完成面料檢驗報告的輸出……
從質量檢測到生產控制,從降低能耗到提高效率,美欣達與百度“開物”融合發展,全面實現了能源管控的數字化。這一合作,為高耗能企業的綠色化、高端化轉型提供了一個成功樣本。
現在數字化和綠色化成為經濟發展的兩大脈絡,如何以數字化促進綠色化、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從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一個重要課題。
電力新基建是支撐電力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簡稱“河北電力”)攜手百度智能云等科技公司打造人工智能基礎平臺,積極探索電力智能化轉型之路,推動人工智能與能源革命深度融合。
基于百度智能云強大的AI能力,河北電力構建了“平臺+AI服務+場景應用”的端到端人工智能平臺,構建全省視覺識別、智慧輸電線路等各類應用,實時掌握電網運行全生命周期信息,并能夠快速、及時作出反饋,以應對現實生活中用電情況的復雜變化,更快更好滿足用電主體的需求,極大提升了電網運營效率,助力雙碳目標。
這些例子只是“開物”在工業生產領域應用的一角,由此可以看到“開物”的廣泛應用前景。伴隨著產業升級,“中國制造”逐步轉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這就要求制造業企業向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而“云智一體”正是重要路徑。
可以說,云計算、智能化不只是一個工具、一項技術,也是一種數字經濟時代的創新范式,可以對各個產業進行全新賦能,從而產生工業+互聯網的化學反應,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人工智能的發展致力于促進人類更平等地獲取技術和能力,目標是為人類帶來更多可能性。因此,數字技術創新、數字經濟發展,既要看創造財富的經濟效益,也要看服務民生的社會效益。這也是百度“開物”的價值所在,在數字技術創新中體現以人民為中心。
目前,“開物”深度進入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領域,以精準化、智能化更好滿足民生訴求。“開物”作為一個系統具有龐大而復雜的結構,但在具體應用中,卻可以深入到百姓生活的各個環節,在用水、用電、熱力等方面都可以更好滿足群眾需求。正所謂“致廣大而盡精微”。
國家電投集團東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能源”)通過攜手百度智能云,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在建設智慧數字熱網,實現減碳增效的同時,還整合供熱服務、民生服務、社區服務三大需求,構建數字熱網、融合社群網、聯通政務網“三網融合”的創新商業模式。
“數字城市熱網”基于AI能力提供智慧供熱AI模型,通過精準預測,達成最高供熱效率,節省供熱成本,降低供熱能耗;“融合社群網”提供用能服務、智慧家居、電子商務等社區居民所需的便民服務,實現“賣產品、帶服務、拓電商”模式創新;“聯通政務網”提供居民普遍關注的社保、公積金等政務服務信息,以及物業管理等社區治理信息,服務政務民生需要,助力社區服務管理。
東方能源與百度“開物”攜手打造“三網融合”,不僅為企業自身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而且用數字技術帶來實實在在的民生紅利,形成新型智慧城市的生動實踐。
民生無小事,民生工作就體現在與柴米油鹽息息相關的大事小情之中。比如城市用水問題,一直是民生關注的重點問題。在福建泉州,為做好智能化治理水務工作,泉州水務集團與百度智能云達成戰略合作,致力于打造現代“水務大腦”,推動企業從信息化、智慧化向智能化過渡。
目前,泉州水務集團已實現原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節水“六位一體”完整水務產業鏈智能化升級。百度智能云提供的AI用水量預測模型可結合歷史用水數據、天氣、季節等變化因素,精準預測用水量,實現按需供水。智能化升級使泉州水務集團整體人員工作效率提升5%以上,制水供水單位能耗下降8%,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提升5%。
從這幾個案例可以看到,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日益滲透到民生領域,將更加精準捕捉民生難點、更大程度提升治理效率、更加方便群眾辦事,從而更好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
推進教育、就業、社保、醫藥衛生、住房、交通等領域大數據普及應用,深度開發各類便民應用,可以強化民生服務、彌補民生短板,提升治理效率、釋放治理溫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數據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通過“云智一體”促進數字技術滲透到實體經濟,就能形成一個在知識累積基礎上不斷進行創造的無限過程,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
同時,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運用于社會治理和民生工作,就能把數字治理效能轉化為直抵人心的民生溫度,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由此來看,“數字化”是這個社會最先進、最有穿透力的生產力。抓住數字化大趨勢,就掌握了開啟未來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