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谷愛凌憑借最后一跳完成絕殺,拿下了冬奧會歷史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的第一枚金牌!這也是中國隊在本屆冬奧會的第三枚金牌!
這場比賽的競賽場館是首鋼滑雪大跳臺,坐落于首鋼園區,除了一個個精彩的比賽瞬間,還有很多科技智慧故事在這里上演。首鋼園區是北京冬奧組委駐地,還是一座5G智慧園區,中國聯通在這里將科技冬奧風采展現得淋漓盡致。
早在2018年10月31日,同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合作伙伴的中國聯通與首鋼集團簽訂戰略協議,攜手把首鋼園打造成5G示范園區,在遠程辦公、智慧場館、移動安防、無人駕駛、高清視頻等多個領域實現5G的廣泛應用,為冬奧智慧應用提供重要參考。
如今,答卷已經清晰呈上。
中國聯通5G智能車聯網系統覆蓋首鋼園區100萬平方米以上面積,可實現無人接駁擺渡、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等10大業務場景的示范運營。無人駕駛車順滑上路后,遇到臨時路況也能及時做出避讓動作,5G網絡和AI技術讓車輛行駛更流暢。除了在首鋼園區實現5G智能車聯網的技術服務及應急保障,在北京冬奧村,中國聯通將“5G+感知+定位”的三大核心“綠科技”賦能無人清掃創新業務,助力打造5G+智慧冬奧村。
中國聯通牽頭組建的北京國際云轉播科技有限公司也坐落在首鋼園內。云轉播技術實現了轉播設備云端化和人員服務遠程化,信號采集和制作的部署更為敏捷。“5G云轉播背包技術” 可以實現跟隨攝像記者的腳步在現場采集畫面和實時回傳,而記者和運動員即便不在同一空間,也能通過“遠程無人混采系統”最大程度體驗“面對面”對話采訪。通過云轉播技術,還可在“云頂滑雪公園”U型池實現360度自由視角觀賽。這些應用的科技實力在前期的冬奧測試活動中已經得到充分驗證,將為每個冬奧榮耀時刻再添光彩。
在首鋼園區內風景秀麗的秀池西側,坐落著中國聯通冬奧通信技術運行指揮中心(TTOC),這是冬奧通信的智慧大腦,統籌著北京冬奧會兩地三賽區全部奧運場館及設施通信信息網絡的調度和服務。
走進300平方米的指揮中心,一塊18平方米的大屏幕上展現著各冬奧場館的3D圖像。技術人員點擊鼠標,選擇進入場館,再點擊進入一樓的機房,便可以清晰看到機房每一個端口的情況,實時掌握各場館的每個細節情況,快速精準定位解決問題——從發現問題,到精準定位,再到工作人員趕往現場,整個過程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完成。
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全部賽事的指揮運行網絡(OIN)、賽時媒體轉播傳送網絡(BCN)和賽會基礎通信服務,都將通過奧運通信網絡(OTN)這列“高速列車”連接到全部場館。而中國聯通冬奧通信技術運行指揮中心正是這趟“高速列車”的“司機”。通過為媒體提供更大帶寬的服務,高清晰度的賽場畫面將傳輸到千家萬戶。中國聯通冬奧通信技術運行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大家看到的轉播都是標清,但是在即將開始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大家看到的都將是4K高清的電視轉播。”
中國聯通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唯一官方通信合作伙伴,組建了近5000人的通信技術運行保障團隊。在每個競賽場館的閉環內,都有聯通人忙碌的身影。
首鋼大跳臺最高點位60米,賽道長164米,寬34米,整個跳臺暴露在露天環境下,高空纜線交縱復雜,使高空作業難度倍增。扎根于此的中國聯通的通信服務團隊,還練就了一番“空中特技”的本事。
每天伴著清晨的第一縷微光,聯通團隊就要開始日常巡檢,檢查各個樓層的設備以及樓外的纜線,電源是否牢固,交換機以及AP是否正常運行等等。繁忙的工作中,他們曾拍下這樣的畫面:綜合布線師傅,雙腳分開踩在鋼架上,一只手布設網線,另一只手還要找著力點保持平衡。
一根根通訊光纜與綜合布線猶如經絡聯結著整個場館,搭建起冬奧信息的高速列車。5G網絡不光實現了千兆上網,無論切換到哪個場景都信號穩定。速度一流的移網與Wi-Fi業務則展示了中國聯通通信人勇于創新、吃苦耐勞所實現的“中國速度”。
“在下方遠遠看去,他的身影在蔚藍的藍天下猶如一抹亮麗的中國紅。”聯通團隊成員田國靜說,“‘一切正常’就是我們聽到最動聽的話語。我們聯通人的一抹抹中國紅閃亮在各個場館,為冬奧會的順利舉辦默默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