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新聞走進福建德化生產“冰墩墩”的工廠,探訪正在加單趕制的生產線。在兩個半小時的直播中,吸引了超過550萬名的網友在線“云監工”冰墩墩的生產過程。
在冬奧會開幕之前,如果有人問你要不要看玩具生產線直播,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回復一個白眼的表情包。
然而,當這個玩具變成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時,百萬人在線“云監工”,連工人離開后都不愿意退出直播間。
如今,冰墩墩已經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冬奧頂流、國際社交硬通貨。但這個萌物其實早在2019年9月17日就已經正式對外發布,同年11月,冰墩墩和雪容融的玩具類特許商品首發。彼時,冬奧商品專賣店門可羅雀;如今,線下專賣店門口排起了千米長龍,多少人把自己都凍成“冰墩墩”了卻連個徽章都沒買到?
“冰墩墩狂熱”之下,壓力來到了生產商這邊……隨著生產工廠有序復工,網友們“一戶一墩”的愿望也在工人緊鑼密鼓的趕工中看到了曙光。
2月8日中午,央視新聞走進福建德化生產“冰墩墩”的工廠,探訪正在加單趕制的生產線。在兩個半小時的直播中,吸引了超過550萬名的網友在線“云監工”冰墩墩的生產過程。
隨后,在2月9日下午,人民網也在福建晉江生產車間直播“冰墩墩”的生產線,僅僅一個小時的直播就引來了90萬網友的圍觀,看著滿屏幕“光溜溜”的冰墩墩,網友紛紛表示,我只是想要一只冰墩墩??!
晉江恒盛玩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趕制“冰墩墩”,圖源:人民視覺
不知道有多少讀者參與了昨天的“云監工”,其整個過程更像是一場“慢直播”,沒有主播、沒有濾鏡、甚至鮮有互動,工人一絲不茍的趕工,網友在評論區刷屏——“把縫紉機往冒煙的干”、“趕快給我把縫紉機踩爛”……
面對這場百萬人參與的“云項目”,同樣也有部分網友無法理解其意義何在,云監工可以提升工人效率嗎?可以實現產品直銷?答案顯然皆是不能,事實上,百萬網友真的只是在「看」工人踩縫紉機而已,而除了可以實時了解冰墩墩的生產進展外,其更多的是借助這樣一個平臺來抒發情感,尋求共鳴,這也是“云監工”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加之移動通信、云平臺、物聯網規?;涞?,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距離迅速拉近,告別了“從前車馬慢”的時代,即使遠隔千里,網友依舊能夠看到自己通過網絡平臺下單的冰墩墩是如何被一步步制作出來的。
而這也并非是云監工的首秀,在此之前,最早的云監工可以追溯至2009年,挪威電視臺為紀念卑爾根鐵路誕生百年,用攝像機記錄了整整7小時火車行駛的旅程,沒有經過任何后期處理,一路吸引了大約120萬挪威人收看,人數相當于當時挪威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至此,慢直播這種特殊的鏡頭記錄形式逐漸被新聞媒體所關注。2015年,英國BBC第4頻道推出了慢電視節目系列,用2小時的運河旅程、3小時的國家博物館暢游和3個30分鐘的無解說手工制作過程,來表達簡單生活中的藝術和當地流行文化。
同期,央視網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合作開辦iPanda熊貓頻道,24 小時直播大熊貓生活,吸引了一批熊貓愛好者。
圖源:全媒派
然而,彼時的慢直播尚未上升至全民狂熱的“云監工”,更像是小眾群體的狂歡。直到武漢“兩神山”建設,瞬間打開了“云監工”在國內的市場。
當時,全網共有4000萬人同時在線,通過一個固定機位觀看雷神山醫院建筑工地的現場直播,“云監工”之稱由此而來,從而引申為通過網絡(觀看直播等方式)監督某項工作的網友。
可能從未有哪個建筑工地能引發如此高的關注度,而“兩神山”云監工之所以能夠吸引廣大網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網友基于日益強大的移動通信、云平臺等技術,通過實時“監工”建構出一個身臨其境的想象共同體,在全國同擔風雨之際,以這樣一種遠程的方式參與其中,引發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換言之,從傳統慢直播到“云監工”的跨越,主要是抓住了受眾對于現象級事件的高關注度,通過云平臺為散落在全國各地卻擁有共同愛好的網友搭建一個交流的舞臺,大家可以迅速在評論區中獲得歸屬感。
這樣一個通過高清攝像頭連續、實時直播的平臺,勢必會產生海量數據,所以,除了要保障網絡通暢外,還必須依靠云來處理。
以武漢“兩神山”為例,中國電信率先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實現4G/5G信號全覆蓋,保障火神山醫院系統上云和通信暢通。同時,在火神山醫院開建24小時內,中國電信天翼云便利用自身遍布全國的云資源優勢,基于智能視頻云與5G通信技術,快速實現了火神山云監控系統平臺建設,最終得以在一天內開通直播,將高清信號傳送給央視頻。
此外,“兩神山”云監工的前方信源感知接入服務是由??低曁峁渫ㄟ^高清攝像機將視頻流接入至央視網的“直播中國”平臺。據介紹,海康威視的員工組成了“云團隊”,通過遠程的方式,對成像效果、巡航預置、碼流碼率、拉流取流等及時做調試設置。
圖源:濱江發布
在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同時,該項目還進行了一些“微創新”。以往“直播中國”推廣使用的是純全景設備,對準一個鏡頭實現靜靜慢直播。此次針對“疫情”的慢直播,項目團隊選用了球機型感知設備,在直播平臺上獨家配置了“慢速雙向巡航”的功能,場景更廣、更全,動靜結合,讓觀看者更身臨其境。同時,還根據工地的夜晚燈光調整了參數、動態范圍等,優化圖像效果。
如今,“云監工”已經成為了一種成熟的直播形式,全國各地的網友也共同經歷了許多“云項目”,大到國家級的雷神山與火神山醫院,小到冬奧會頂流冰墩墩,其中,網友最投入的當屬業主云監工自己的新房。
2021年1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舊村改造中實現了“云監工”,村民通過“到黃埔去”手機APP就能實時觀看回遷安置房現場施工情況,隨時隨地了解建設工程進度。據介紹,該區在蘿崗街大塱舊村改造項目中首次引入“8K+5G”直播技術,通過智能化、數字化的手段全天候監督舊村改造回遷安置區建設進度和施工全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8K+5G”直播監控系統均為“黃埔智造”,是全國首套純國產的“8K+5G”直播系統。其中,8K+5G超高清安防攝像機、8K超高清視頻平臺服務器和軟件由該區民營企業博冠光電自主研發,顯示大屏創維8K電視也是“黃埔造”,村民用8K播放終端“到黃埔去”APP即可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