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移動通訊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展覽盛會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于3月3日迎來了落幕。MWC,全稱為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是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主辦的年度行業盛會,每年都會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舉行。
今年的展會自2月28日始,為期四天,聚焦于5G、云網絡、AI演進、金融科技、萬物互聯和新興科技等六大主題,追求“連接釋放無限可能”。
由于疫情原因,近兩年的MWC舉辦歷程十分坎坷,2020年MWC主辦方GSMA直接宣布取消大會,2021年MWC的參展企業、展出產品也大大縮水,因而本屆大會是MWC自疫情以來規模最大、與會者最多的一屆展會。據GSMA此前公布的數據,MWC 22的參展廠商超過了1500家,規模達到了2021年的三倍左右,聚集了包括華為、OPPO、谷歌、高通以及三星在內的眾多頭部科技公司。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素有行業“風向標”之稱,走出疫情嚴冬、重新恢復活力的MWC,在為期四天的展覽當中也確實不負眾望,各大公司的各類首發產品與新技術層出不窮。為更好地捕捉移動通訊的新技術動向,「甲子光年」對MWC上發布的一系列最新技術與未來動向做了梳理與匯總。
5G無疑是此次MWC展會上最重要的關鍵詞,中國的華為、中興,美國的高通都在大會期間展現了5G在諸多場景下的應用設想。
在 MWC中,華為無疑是最為大放異彩的公司之一。此次大會,華為共給出了包括OptiX網絡在內的大量解決方案。其中,OptiX網絡提供了FTTO(光纖到辦公室)、FTTM(光纖到機器)、Single OptiX、DC OptiX和傳感OptiX共五種基于場景的創新解決方案,力求實現用數字化為工業賦能。
在數字運維方向,華為攜手Flexxible IT發布了行業運維Hi-Ops 3.0服務解決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實現“1+2+3=N”。這套方案能夠支持運營運維價值、態勢感知和風險預測三種需要。其中,“1”是指華為自主研發的統一運維平臺IMOC(Intelligent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Center);“2”指兩種運維服務:基礎運維服務和數字運維服務;“3”是指三種類型的合作伙伴:平臺組件合作伙伴、適配開發合作伙伴和解決方案聯合合作伙伴。
在智能園區建設方向,華為發布了全棧數據中心和場景化智能園區解決方案。華為將提供從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到ICT設備、云平臺等多種產品,來實現軟硬件融合、跨域生產協同等多種創新,同時未來計劃對辦公系統、網絡架構、IT機房這三大ICT基礎模塊進行更新升級。
在自動駕駛方向,全球測試和第三方認證服務提供商 Tolly Group 在大會上發布了華為CloudFabric 3.0 與SDN兩大解決方案的對比測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CloudFabric 3.0的得分為3.51分,遠高于SDN解決方案的2.8分,是Tolly Group驗證過的所有解決方案中唯一的L3.5級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
此外,華為云的首位虛擬人員工Sara也亮相MWC22。這位Sara的中文名是“云笙”,已于2021年9月23日在中國發布。她由華為云旗下的數字內容生產線MetaStudio打造,該生產線基于AI的自動建模、語音驅動以及渲染加速技術,將影視制作的全流程都遷移到了云上,實現了影視制作的完全自動化。同時還通過云桌面、云渲染等媒體服務功能,讓全球的影視創作者都能實現無縫的高效協同,大幅提高影視的制作效率。
在智慧辦公領域,華為也集中發力,發布了華為移動云、AI搜索、AppGallery等多款產品的PC版,大幅提高了華為跨設備辦公的能力。同時,華為還在HMS生態展區首次展示了HUAWEI Ads、HMS Core Kits、花瓣搜索、花瓣地圖等智慧創新產品,鞏固了其作為全球前三大移動生態系統的地位。
本次華為展覽的另一個亮點是華為云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該模型是華為盤古家族的新成員,借助華為云EIHealth平臺先進的大數據技術,該大模型已經學習了17億個小分子的化學結構。該模型已于2021年9月23日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發布。
中國企業中興通訊帶來的則是第四代5G MBB產品家族,包含室內5G CPE MC888系列,室外5G CPE MC889系列,以及隨身5G MIFI MU5120,可全面覆蓋室內、室外、出行三大場景。
同時,中興還展示了將高功率5G毫米波CPE傳輸速率提升至10Gbps的預研技術和產品。該設備搭載全新高通SD X65芯片,支持Sub6G與毫米波雙連接,可進一步提升頻譜效率,帶來更快的上網體驗。為保證高功率傳輸過程中的散熱能力,中興MBB團隊聯合高通團隊打造出了全新的導熱材料,使散熱效率提升20%,并開發出分時載波聚合技術,搭配新一代微控功率算法,同時解決了設備發熱和信號覆蓋兩大核心難題。
最后,中興還在大會上發布了UniSite NEO方案,以一系列行業領先的創新產品,支撐5G新建、4G現代化改造、共建共享、容量增強等多個場景,幫助運營商建設更領先、極簡、綠色的5G網絡。該方案中包含了中興的12通道UBR,在業界首次實現了中頻雙頻合一加三扇區合一。同時,中興還發布了另一款業界最輕最小的6通道UBR,相當于將傳統方案的9個低頻RRU合而為一。
在實現了手機閃充技術突破以后,OPPO的5G領域研發也有了新的進展,于大會上推出了其最新的CPE產品——5G CPE T2。這是繼OPPO 5G CPE T1與Omni之后,OPPO再次迭代5G CPE系列產品。依靠強大、全面的5G連接性能,CPE T2將作為重要的聯結中樞,為用戶提供全場景、多設備的智能互融體驗。
在技術上,此次推出的CPE T2采用了業界領先的高通驍龍X62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能做到在X62與X65之間自由切換,保障了兼容性,并通過與高通的聯合技術優化,實現了超越平臺基線20%的速率提升。同時,基于OPPO自研的5G智能天線技術O-Reserve 2.0 5G,CPE T2 實現了信號接收范圍與接受質量的顯著提升,能在不同擺放條件、位置下為用戶提供優質、穩定的信號。
美國的通信巨頭高通同樣發布了大量新技術,展示了其在5G領域的新進展與重要產品的新突破。在基帶方案上,高通推出了全球首個商用Wi-Fi 7解決方案,在傳輸速度上領先業界,并且同步推出了新的藍牙連接系統——FasrConnect7800。這款新的客戶端連接方案除了能支持Wi-Fi 7規范之外,還支持最新的藍牙連接規范,可以進一步提高音質。其中,FasrConnect7800憑借高頻多連接并發技術領先行業,該技術體現了Wi-Fi7規范的標志性特性,能同時利用兩個Wi-Fi射頻,在5GHz/6Ghz頻段實現四路數據流的高頻連接。
不止于此,高通還發布了基于第五代調制解調器的天線 5G解決方案——驍龍X70 5G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該解決方案中引入了全球首個5G AI處理器,能夠利用AI提升5G性能,包括實現10Gbps 5G的下載速度、低時延與廣泛的網絡覆蓋。在AI的幫助下,該解決方案能更好地優化信道狀態,提升毫米波波束管理能力,并能夠通過自適應天線調協來提升系統的情境感知能力。
在音頻領域,高通也有所突破。高通在大會上推出了兩款全新音頻平臺:S5音頻平臺與S3音頻平臺,兩款產品均支持驍龍暢聽技術,支持雙藍牙模式,并且進一步將傳統藍牙無線音頻和全新的LE Audio技術結合了起來。
此外,HTC帶來的全新元宇宙平臺“VIVERSE”令人眼前一亮,其特點是平臺的開放性。該平臺以建立一個標準的元宇宙平臺為目標,既可以通過HTC的VIVE設備接入,也能夠通過手機瀏覽器接入,拉低了元宇宙的準入門檻。
同時,HTC還推出了 VIVE Guardian——一種新工具,讓父母、監護人和老師能夠控制年輕人在 VR 中可以看到和做什么。
此次MWC中,發布新品最多的賽道莫過于手機制造。在四天的展會周期中,OPPO、真我(realme)、榮耀、諾基亞、POCO等品牌紛紛發布新品,不少產品還搭載了快充等最新技術。
其中,OPPO首次同臺展示了 Find X5 系列、Find N及一加 10 Pro等最新旗艦機型,并且配套展示了自研的影像專用NPU“ MariSilicon X”、OPPO Air Glass以及伸縮式攝像頭等一系列創新技術。
不僅如此,OPPO還為世界帶來了手機充電的“革命性技術”。其展示的240W超級閃充技術使手機充電效率再創新高,這套技術最高可支持24V/10A充電,最快可在9分鐘左右使等效4500mAh電池能量的手機充至100%,較上一代快充技術整整提速6分鐘,并且全鏈路全程保證溫控和安全。
在電池壽命領域,OPPO也做了極限探索,其展示的長壽版150W超級閃充技術,沿用OPPO電荷泵直充系統,并搭載自研的電池健康引擎,能夠幫助手機電池在滿充滿放循環1600次后,依舊保持80%的容量,使電池的壽命達到行業標準的兩倍,同時還不損害原本的充電效率,只需5分鐘即可將等效4500mAh電池容量的手機從1%充至50%,最快15分鐘充至100%。
目前,OPPO的電池健康引擎技術已搭載在Find X5上,配合其定制的電池管理芯片,包括智能電池健康算法和仿生修復電解液技術兩大核心科技,來實現電池壽命的智能化提升。未來,電池健康引擎還將作為快速充電的標準配置,更廣泛地應用于OPPO和一加的旗艦系列手機中。具體而言,搭載了電池健康引擎的長壽版150W超級閃充技術將在今年第二季度隨一加手機一起發布。
除了OPPO,真我也在展會期間發布了新機GT Neo3,并同OPPO一起角逐于閃充賽道。伴隨著GT Neo3一起發布的,是真我的150W閃充技術,目前已完全實現了“5分鐘充電50%”的充電速度,與OPPO的閃充一起引領行業標準。除了充電設備,在秒充架構上,真我也有突破。大會上,真我公布了世界首個100W-200W光速秒充架構——UDCA,并投入商用。該架構采用并聯多路電荷泵方式增加充電電流,能以更低轉化損耗、更低電阻、更低溫度實現150W大功率閃充。同時該架構還配備了領先的算法溫控管理機制,讓運行溫度始終保持在43°C以下。
這兩大品牌之外,榮耀也發布了它的Magic4系列新機,包括Magic4及Magic4 pro兩款產品。此次發布的Magic4系列在性能、顯示、安全四個方面均有全面升級。在性能上,Magic4搭載驍龍8移動平臺,采用Cortex-X2 CPU架構,并應用了Adreno GPU、X65 5G調制解調器以及最新的4nm制程工藝,配合Turbo X技術引擎,實現了能耗的大幅下降與CPU、GPU峰值性能的大幅提高。而在顯示方面,榮耀成為首家在LTPO屏幕上搭載1920Hz高頻PWM調光功能的手機廠家,視覺感受得到優化。在安全性上,榮耀首創智慧隱私通話保護功能,能解決手機聲音泄漏問題,同時升級了防火墻系統,能有效防止惡意刷機對手機保密性的破壞。
不僅如此,中興通訊也在MWC正式發布了中興 Blade V40 系列手機,包括 Blade V40 、Blade V40 5G、Blade V40 Pro、Blade V40 Vita 四款機型。其中Blade V40 搭載一塊 6.67 英寸 2400x 1080P 分辨率屏幕,處理器為紫光展銳 T618,不支持 5G 網絡。Blade V40 5G 處理器則更換為聯發科天璣 700,同時電池容量有所增加,提供 6000/5130mAh 兩種規格。Blade V40 Pro相比于V40,主要是在充電規格上進行了提升,可以支持 65W 有線充電。Blade V40 Vita 的整體配置則更為入門。
最后,諾基亞也在大會上發布了三款新的入門級手機,分別為C21、C21 Plus以及C2,三款手機依舊是主打低端機品牌,繼承了諾基亞一貫的堅固性和長電池使用壽命。
本次MWC中,TCL、三星、諾基亞、華為分別發布了多款平板\筆記本電腦。
TCL發布的產品皆為平板電腦,包含了TCL NxtPaper MAX 10、TCL Tab 10s 5G與TCL Tab 10 FHD 4G三大產品,屏幕尺寸均為10英寸。
而三星推出的則是兩大系列共計四款新電腦,分別為Galaxy Book2 Pro系列(13.3/15.6英寸)以及Galaxy Book2 Pro 360系列(13.3/15.6英寸)。兩大系列全部配備1080p AMOLED顯示屏、英特爾第12代處理器、部分支持S Pen,同時在尺寸與重量上進行了控制。與之前的 Galaxy Book Pro相比,這次的S Pen的功能更新在于延遲更小、手寫識別準確度,并且優化了超鏈接支持,同時可以立即將筆記從電腦同步到運行 Android的Galaxy手機/平板中。
在諾基亞發布三款手機產品之后,其又與法國品牌OFF Global合作,推出了Nokia PureBook Probably 15.6、Nokia PureBook Pro17.3兩款產品。這兩款產品在配置上采用了12代酷睿i3-1220P處理器,其余方面表現平平。
華為發布的產品則主要有新款MateBook X Pro筆記本、MateBook E以及智能音響Sound Joy。在諸多產品中,比較亮眼的是華為MatePad Paper墨水平板,它采用的屏幕尺寸為10.3英寸,占比86.3%;配置方面采用的是4GB+64GB的組合,并支持32級亮度調節;在顯示上仿紙質書設計,可實現256灰階效果,并內置Huawei Books,擁有百萬書籍。
華為方面一次發布了諸多種類的電子產品,根本目的在于布局全場景的智慧生活。余承東表示,華為的智慧生活布局將圍繞華為將圍繞運動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辦公、影音娛樂等五大場景展開,是華為未來5-10年的長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