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A智庫本周發布了最新的《2022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報告稱,2021 年,中國新增 5G 連接數超過 2.85 億,占全球 5G 連接數的 75%。到2025 年,中國 5G 連接數量將達到 8.92 億,屆時5G將成為中國市場最主流的移動技術。
同時,報告顯示,2021年,移動技術及服務為中國貢獻了5.6% 的GDP,相當于9000億美元的經濟增加值。移動生態系統還創造了約 600 萬的就業崗位(直接和間接),并通過稅收貢獻了近 1000 億美元,為政府財政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2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寫到,2021 年底,中國有超過 12 億人使用移動服務,占全國人口的 83%。目前中國已躋身于全球最發達的移動市場,獨立移動用戶的增長卻開始放慢步伐。不過,隨著運營商大力擴充視頻等數字服務的接入,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使用量將繼續穩步上升。各類應用對帶寬的需求日益增長,這將推動數據流量的增長,到 2027 年,數據流量將增長近 350%。
資料來源:GSMA智庫。
由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 5G 套餐,4G 的采用率在 2020 年達到頂峰后,在 2021 年一整年保持了下降之勢。由于 5G 的迅速普及,中國成為了全球 5G 應用的領頭羊。2021 年,中國新增 5G 連接數超過 2.85 億,占全球 5G 連接數的 75%。中國 5G 采用率的增長得益于不斷發展的終端生態系統、5G 手機的暢銷和快速擴張的網絡覆蓋。
中國大陸運營商目前已部署超過 140 萬個 5G 基站,與此同時香港目前的 5G 覆蓋率已超過 90%。消費者升級意愿較為強烈,GSMA 智庫預計,到2025 年,中國 5G 連接數量將達到 8.92 億。此外,中國大陸 80% 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愿意支付更多的費用來享用 5G 服務,因此GSMA預計未來幾年核心營收將保持正增長。
根據報告顯示,到2025 年,中國 5G 連接數量將達到 8.92 億,在總連接數(不包括授權頻譜蜂窩物聯網)的占比52%,成為中國最主流的移動技術。屆時,4G連接數占比將跌至48%。此外,GSMA預測,中國市場授權頻譜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到 2025 年將從 2021 年 15.2 億增至 23 億。
資料來源:GSMA智庫。
到 2025 年,中國的智能手機連接數將超過 15 億,占移動連接數的近十分之九。 2027 年,智能手機采用率和視頻觀看量將保持上升趨勢,推動大部分地區的移動數據流量增長三倍以上。GSMA預測,2027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每月平均移動數據流量消耗將達到50GB。
同時,GSMA指出,2021年行業走出疫情泥潭,中國運營商2021年的總收入達到2090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電信運營商的收入增長將區域穩定,屆時運營商收入將達到2180億美元。預測稱,2022年至2025年,中國運營商將投資 1320 億美元用于其網絡建設,其中 88% 將投向5G。
資料來源:GSMA智庫。
GSMA 智庫的最新消費者調查發現,超過 75% 的中國用戶表示 5G 已經達到或超過了他們的預期。消費者對 5G 充滿了熱情,升級意愿較為強烈,加之支持 5G 技術的設備價格下降,這都將進一步為推動中國的移動產業發展。
資料來源:GSMA智庫。
中國 80% 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愿意支付更多的費用來享用 5G 服務。正因如此,不斷增長的 5G 用戶體量正在轉化為更高的每用戶平均收入 (ARPU)。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5G 技術的優勢,運營商需要將其商業戰略重點放在該技術帶來的增量收益和最有利于云游戲、電競、增強視頻和擴展現實 (XR) 應用的服務上。
這份最新的報告指出,5G 再次點燃了人們對 B2B(或行業)領域的熱情。事實證明,疫情深入推動了醫療、制造和運輸等行業的數字化。
企業級機會主要依靠獨立 (SA) 組網的部署,以此發揮 5G 所特有的容量優勢,例如支持大規模機器類型通信 (MMTC) 和高可靠低時延通信 (URLLC) 等。在中國大陸,運營商雄心勃勃的 5G 部署戰略包括對 SA 網絡的承諾,以及有限的非獨立 (NSA) 試驗。這使中國運營商成為 5G SA 商業化的領跑者,領先于許多其他市場的運營商。在未來一到兩年內,5G SA 在其他市場的部署也將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