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全球集成電路版圖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射頻前端產業自然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參與競爭的國內企業數量日益增加。2022年4月12日,唯捷創芯(天津)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唯捷創芯”)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但截止發稿為止,公司股價破發大跌。
唯捷創芯到底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又是如何在一眾射頻前端企業中脫穎而出?未來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本篇文章,筆者就從唯捷創芯的招股說明書中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
招股書顯示,唯捷創芯成立于2010年,是國內最早從事射頻前端芯片研發、設計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深耕射頻功率放大器產品領域,是國內PA模組龍頭廠商,主要提供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產品,同時供應射頻開關芯片、Wi-Fi 射頻前端模組等集成電路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無線路由器、智能穿戴設備等具備無線通訊功能的各類終端產品。
從股東方面來看,唯捷創芯在此次發行后除了IPO 公眾股東外,共有33個股東,分別是Gaintech、榮秀麗、貴人資本、北京語越、天津語捷、哈勃投資、OPPO 移動、孫亦軍、維沃移動、天津語尚、天津語騰、小米基金、昆唯管理、西藏泰達、順水孵化、集封投資、中芯海河、煙臺博誠、杜宣、華芯投資、亦合投資、天創保鑫、瀾閣投資、天創海河、長鑫投資、黃健、穩懋開曼、包文忠、天創鼎鑫、張紅、天津語唯、遠宇實業、李娜。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其中,Gaintech作為聯發科100%控股子公司,雖占有較高的股份比例(28.12%),但需要注意的是,唯捷創芯實際控制人仍為榮秀麗和孫亦軍,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兩人直接持有和間接控制的公司股份比例合計為 38.29%。
為避免利益沖突,聯發科、聯發科投資和 Gaintech 于 2021 年 5 月共同出具了《關于唯捷創芯(天津)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5%以上股東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函》,對不從事同業競爭業務、對外投資限制及相關法律責任等事項做出了承諾,承諾期限自承諾函簽署日至承諾人不再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時止。
除了聯發科外,中國大陸手機四廠“華米OV”也皆為唯捷創芯的股東。其中,哈勃投資與天津語唯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并于 2020 年10月成為其股東。OPPO 移動、維沃移動、小米基金則與Gaintech、榮秀麗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并于2020年12月成為其股東。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具體來看,2020 年 10 月,哈勃投資通過股份轉讓方式取得唯捷創芯股份,持股數量為 1,957,592 股;2020 年 12 月,唯捷創芯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轉增完成后,哈勃投資持股數量增加至 12,834,789 股。
2020 年 12 月,OPPO 移動通過股份轉讓方式取得唯捷創芯股份,持股數量為 1,862,099 股;2020 年 12 月,唯捷創芯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轉增完成后,OPPO 移動持股數量增加至 12,208,697 股。
2020 年 12 月,維沃移動通過股份轉讓方式取得唯捷創芯股份,持股數量為 1,432,384 股;2020 年 12 月,唯捷創芯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轉增完成后,維沃移動持股數量增加至 9,391,306 股。
2020 年 12 月,小米基金通過股份轉讓方式取得唯捷創芯股份,持股數量為 954,922 股;2020 年 12 月,唯捷創芯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轉增完成后,小米基金持股數量增加至 6,260,867 股。
營收飆升,PA 模組占大頭
從營收方面來看,唯捷創芯主要在2018年-2021年間實現收入規模的快速增長,整體營收從2.84億元快速增長到35.09億元,CARG+13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2016年以前唯捷創芯以波導等小客戶為主,此后唯捷創芯開展了品牌手機大客戶的產品認證和供應鏈導入工作,并于2018-2021年逐步導入了小米、華為、OPPO、VIVO、榮耀等手機大客戶,從而實現了收入水平快速提升。
圖片來源:招商電子
唯捷創芯在招股書里表明,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全部來源于主營業務收入,而其主營業務收入構成包含了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PA 模組)以及射頻開關芯片及 Wi-Fi 射頻前端模組。
圖片來源:招股書
從上圖來看,PA 模組是唯捷創芯的主要營收及利潤來源,到了2020年,PA 模組銷售占比已經高達99.20%。從2012年推出符合2G要求的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開始,十年期間,唯捷創芯從分立 PA 器件起步,已發展至以 MMMB PA 和 TxM 中集成度的 PA 模組產品為主,并陸續推出了3G、4G、5G PA模組。
圖片來源:招股書
圖片來源:招股書
從PA模組分類來看,由于2G 與 3G 智能手機市場已趨于萎縮,唯捷創芯2G PA 模組及 3G PA 模組銷售情況也均呈現出較大的跌幅,其中 2G 相關產品于 2019 年度開始便再未出貨,3G PA 模組銷售金額也持續下滑。
而介于4G 手機出貨量趨于穩定,并且隨著唯捷創芯開始向頭部廠商規模化供應 4G 模組以及智能手機市場頭部集中化的趨勢,2019 年度及 2020 年度其4G PA 模組銷售金額快速增長。報告期內,唯捷創芯 4G 射頻功率放大器產品累計出貨超 8 億顆。根據 CB Insights 發布的《中國芯片設計企業榜單 2020》,唯捷創芯的 4G 射頻功率放大器產品出貨量位居國內廠商第一。
此外,在2019年5G正式開始商用后,5G 手機出貨量迅速增長,唯捷創芯也在加大投入 5G PA 模組的研發及量產工作,2019年就推出了 5G PA 模組并于 2020 年規模量產銷售, 報告期內,唯捷創芯已有超過 3,000 萬顆 5G PA 模組實現銷售。
與此同時,招股書還顯示,唯捷創芯的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產品已應用于小米、OPPO、vivo 等智能手機品牌公司以及華勤通訊、龍旗科技、聞泰科技等領先的 ODM 廠商。
圖片來源:招股書
除了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外,唯捷創芯的射頻開關芯片和 Wi-Fi 射頻前端模組也已實現對小米、OPPO、vivo 等終端品牌廠商的大批量供應。在射頻開關方面,唯捷創芯涵蓋了單刀多擲、多刀多擲等各種模式的產品,用于各類通信設備。在Wi-Fi 射頻前端方面,唯捷創芯已經實現了 Wi-Fi 局域網通信技術下射頻前端模組產品的銷售。
對于募集資金的用處,招股書中也有了明確說明。唯捷創芯指出,擬首次公開發行不低于 4,008.00 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 股),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集成電路生產測試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其中,集成電路生產測試項目實施主體為唯捷精測,總投資為 132,100.22 萬元,建成后將提供射頻前端芯片成品測試服務,將有助于唯捷創芯布局射頻前端芯片的測試環節,進一步提升測試核心技術,滿足射頻前端芯片多樣化、復雜化的測試需求,保障測試產能。
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實施主體為唯捷創芯與上海唯捷,總投資為 67,921.60 萬元,主要研發方向包括:5G 移動終端設備射頻前端器件性能升級研發、Wi-Fi 射頻前端模組研發、射頻開關研發、通信小基站射頻相關產品研發、毫米波射頻前端產品研發、醫療/車載領域相關產品開發、封裝與可靠性研究。
對于未來,招股書在強調將不斷增強產品性能,向高性能、高集度方向深化產品布局的同時,也提到了所面臨的挑戰與不足。
研發人員規模相對較小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唯捷創芯研發人員 162 名;Skyworks、 Qorvo、Broadcom、Qualcomm、Murata 等國際領先的射頻前端企業的研發團隊人員配置在數千人以上,數量存在較大差距。
產業鏈參與度相對不足
唯捷創芯采用 Fabless 模式運營,將集成電路的制造及封測環節交給產業鏈專業的供應商完成。而 IDM 企業在資源內部整合、全產業鏈品質管控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隨著唯捷創芯射頻前端產品集成度不斷提高、復雜度不斷提升,導致測試難度和測試工作量都迅速增大,原有基于通用的測試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需求。因此,與采用 IDM 模式的國際射頻前端廠商相比,其產業鏈參與度需要進一步提升。
產品類型、應用領域豐富度相對不足
Skyworks、Qorvo、Broadcom 等國際知名集成電路企業,覆蓋了射頻前端的全部產品種類。而唯捷創芯的主要收入貢獻來源于 PA 模組,其他射頻前端芯片產品相對較少;其產品線寬度及技術深度,仍與國際廠商存在較大差距。此外,雖然唯捷創芯也在積極拓展醫療健康、可穿戴設備等多個應用領域,但相對國際知名廠商,仍存在一定的競爭劣勢。
資金實力及研發投入相對不足
唯捷創芯2020 年營業收入 18 億元,同行業知名國際廠商 2020 財年營收規模在 30 億美元至數百億美元。相比于國際知名廠商,唯捷創芯的整體運營資金實力不足。此外,雖然報告期內唯捷創芯研發總投入為 59,109.88 萬元(含股份支付費用),但相較于國際廠商每年高達數億美元的研發投入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寫在最后
雖然面臨著種種挑戰,但當前本土終端品牌商的崛起,帶給射頻前端芯片充足的市場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近幾年的國家政策也在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相信唯捷創芯的未來將有無限可能,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