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聯網明星企業Sigfox 2500萬歐元破產出售
今年1月,法國知名物聯網公司Sigfox向法國司法機構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法國圖盧茲商事法庭接管了Sigfox及其子公司Sigfox France SAS,并開始尋找新的買家。經過3個月的經營權角逐,這一出售案終于塵埃落定。近日,圖盧茲商事法庭宣布,總部位于新加坡的物聯網公司UnaBiz勝出,正式接管Sigfox的經營權。
中情局主戰網絡攻擊武器曝光
近日,美國通過網絡對全球進行監控竊密的又一主戰裝備曝光,即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專用的“蜂巢”惡意代碼攻擊控制武器平臺。據悉,現有國際互聯網的骨干網設備和世界各地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中,只要包含美國互聯網公司提供的硬件、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就極有可能成為美國情報機構的攻擊竊密目標,全球互聯網上的全部活動、存儲的全部數據或都“如實”展現在美國情治機構面前。
曝谷歌開放俄軍高清戰略地圖
近日,推特網友發布一系列圖片稱,谷歌地圖開放了俄羅斯所有戰略要地的高像素衛星圖像。其中包括各種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指揮所、秘密試驗場等在內的俄戰略要地,均可以每像素約0.5米的分辨率查看。對此,谷歌發言人表示,并沒有對其在俄羅斯的衛星地圖服務做出任何改變,這些圖片在俄烏沖突爆發以前,就已經在谷歌地圖上了。
庫評: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等國家雖未派兵,但卻在網絡和信息技術等領域對俄羅斯實施了大規模的制裁。而為了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網絡攻擊和戰爭,普京簽署了總統令,宣布關鍵基礎設施部門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不得使用外國軟件;確保俄羅斯的國家互聯網基礎設施在不接入全球 DNS 系統的情況下都能無間斷正常運行。如今,網絡空間已成為國家在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與其他疆域一樣,網絡空間也要體現國家主權,保衛網絡空間的安全就是保障國家主權的一部分。對于中國來說,加強安全防護、應對來自“不友好”國家的網絡攻擊,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在信息安全領域的核心器件國產自主化勢在必行。
59家半導體企業入上海保運轉“白名單”
上海經信委16日發布的《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提出五大方面21條措施,強調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各區政府和街鎮、園區要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落實閉環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據悉,本次白名單共有666家企業,上海重點半導體廠、汽車相關企業等都在白名單上,包括華虹宏力、上海華力微電子、中芯國際、中芯南方、臺積電、中微半導體、應用材料、阿斯麥 ASML,以及特斯拉、通用汽車等。
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復產 為員工提供三餐和津貼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恢復生產,并對在閉環系統內工作的員工制定了嚴格的防疫措施。特斯拉發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顯示,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將向每位員工提供一個睡袋和床墊,并要求員工在指定區域睡眠,還將有其他空間用于淋浴、娛樂(兩項設施尚未完工)和就餐。
庫評:最近的上海疫情,除了最牽動人心的民生問題,如何保障供應鏈的穩定也亟待解決。許多重要生產企業的工廠關閉和運輸瓶頸甚至開始影響全球供應鏈,包括歐盟、日本等多個商會及大使館等機構向上海政府遞交了建議書,希望調整防疫方案以實現安全健康和經濟穩定增長的雙重保障。雖然現在已有六百多家“白名單”公司,但復工復產的進度并不會非常理想,比如,由于很多小區并沒有解除封控,公司的員工很難到崗,還需要很多其他細化的政策來配合。不過,既然復工復產的帷幕已經緩緩拉開,相信會有其他的協同政策陸續出臺,更多行業的復工復產和整座城市的解封值得期待。
華為海思跌出全球前25名半導體供應商
根據Gartner發布的2021年的全球半導體研究報告顯示,由于美國貿易制裁,影響了中國在全球芯片市場的整體份額,華為海思已跌出全球25大半導體供應商的排名。報告還顯示,去年全球IC設計產業的營收總計達到5950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26.3%。但華為海思的營收暴跌81%,從2020 年的82億美元降至2021年的15億美元。
余承東:華為進入汽車行業目標就是做到世界第一
近日,知名車評人吳佩公布了對余承東的采訪。余承東在采訪中表示:華為進入汽車行業,目標就是做到第一,因為沒人會記住第二。此外談及汽車芯片短缺問題,余承東還表示,“一顆10塊、20塊人民幣的芯片被炒到2500一顆,太貴了,我不能接受”。受汽車行業整體芯片供應問題的影響,新車品牌AITO今年要達到30萬輛的銷量目標也并不現實,但團隊會盡全力幫助緊密合作的車企達到世界第一。
華為“消費者業務”更名為“終端業務”
在近日舉辦的華為終端商用辦公新品發布會上,華為宣布全面進軍商用領域。未來華為終端業務將全面覆蓋消費產品和商用產品兩大模塊。華為“消費者業務”已更名為“終端業務”,將依托硬件和軟件兩大生態,不斷豐富商用筆記本、臺式機與顯示器、平板、智慧屏、穿戴等產品品類,重點為政府和教育、醫療、制造、交通、金融、能源等六大行業提供商用辦公解決方案。
庫評:最近幾年,受美國制裁影響,中國芯片產業受到巨大沖擊,與此同時也倒逼國產芯片供應鏈謀求自強。這其中,華為海思向來被寄予厚望。從華為近期的動作來看,其不僅沒有放棄海思,甚至海思在公司內部的“戰略”地位還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然而,即使華為給予大力支持,海思當前面臨的挑戰也不可忽視。一方面,海思已跌出全球 25 大半導體供應商的排名;另一方面,人才的流失問題更值得關注。據知情人士透露,海思一些員工已經跳槽到智能手機巨頭 OPPO 位于上海的芯片設計部門工作,其他大陸IC設計廠商也在積極挖角。未來應該如何破局,海思還需要時間的積累。
九安醫療在美國賣檢測盒:一天賺1.5億
近日,九安醫療發布了業績預告,今年一季度凈利潤預計達到140億元—16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6707%—41966%。換言之,公司利潤同比增長400倍。消息一出,九安醫療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目前最新市值390億元。據悉,此次業績暴漲的原因簡單是:九安醫療美公司iHealth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產品在美國賣爆了,一舉拿下了100多億的訂單。而九安醫療的創始人劉毅則是一位畢業于天津大學的安徽人,于1995年和幾個研究生同學創立了九安醫療,靠著一款電子血壓計站穩腳跟,深耕家用醫療健康電子產品。
寧德時代開盤暴跌 “萬億寧王”稱號不保
寧德時代近日開盤大跌,截止收盤每股407元,跌幅達7.55%,當日收盤后總市值為9487億元,市值蒸發775億元創當日個股之最。同時市值跌破“萬億”關口,“萬億寧王”的稱號不保。另有消息報道,寧德時代否認了公司近期將準備發布新的動力電池技術這一消息。
傳阿里達摩院裁員30% 此前3年燒1000億
據媒體報道,阿里旗下達摩院計劃裁員,預計將有三分之一的員工輸送到社會。據了解,達摩院成立于2017年10月11日,立足基礎科學、顛覆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究,三年投入超過1000億人民幣。
庫評:幾家歡喜幾家愁,疫情的蔓延,讓九安醫療這樣的企業營收平步青云,也讓曾經的萬億寧王跌下王座。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寧德時代暴跌和最近市場積蓄的悲觀情緒有關。上海疫情給行業帶來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換車頻率、意愿,可能都會受到沖擊。從成本角度來說,年內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需要用到的部分原材料價格出現暴漲,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持續的壓力。一旦市場信心動搖,即使對于大企業而言,影響也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