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智次方·物聯網智庫舉辦的【風起·“無源”勝“有源”——構筑千億連接基石,賦能萬業智能轉型】主題直播活動成功舉行,來自中國移動研究院、菜鳥物流、廣東中世發的三位專家,就新型無源物聯網技術在智慧物流、倉儲管理等垂直行業的應用成果和經驗,以及未來應用的探索進行了分享,為今后無源物聯網產業加速商業落地和成果轉化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啟迪。
隨著物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2021年無源物聯網的概念乘著“東風”走進了產業的視野。作為一個新興概念,無源物聯網無疑是新穎的;但作為一項應用技術,無源物聯網卻歷久彌新。
一方面,發展已有數十年的RFID技術,是目前我們最熟悉,應用最廣泛、最成熟的無源物聯網技術,不僅如今談來并不過時,反而隨著數字化程度的加深,無源RFID技術還將在倉儲管理、智慧物流等各垂直行業展現出更強勁的需求,釋放出更大的應用價值。
另一方面,無源物聯網技術也早已突破了RFID的范疇,隨著能量轉換技術的日趨成熟、終端芯片功耗的降低以及海量低成本產品對物聯網管理需求日益強烈,無源物聯網不斷與Wi-Fi、LoRa,甚至5G技術融合,新型無源物聯網技術為滿足未來更多行業需求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在4月28日,由智次方·物聯網智庫舉辦的【風起·“無源”勝“有源”——構筑千億連接基石,賦能萬業智能轉型】主題直播活動上,來自中國移動研究院、菜鳥、廣東中世發的三位專家,就新型無源物聯網技術在智慧物流、倉儲管理等垂直行業的應用成果和經驗,以及未來應用的探索進行了分享,為今后無源物聯網產業加速商業落地和成果轉化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啟迪。
無源物聯網歷經70年發展,應用從軍事領域逐步滲透到工業、交通等民用領域,并隨著新興標簽技術的出現,基于無源RFID技術的應用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我國,面向產業數字化升級,著力發展智慧物流、資產管理等應用已受到政府的重點關注和重視,這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得到了明確體現。
中國移動研究院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曹艷艷表示,“超高頻無源RFID以其低成本、零功耗、自動化管理等優勢,廣泛應用于各行業資產管理、物品追蹤等領域,將成為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基礎性使能技術。”同時她強調,無源物聯網已成為產業數字化升級的基石,其核心價值在于:其一,實現物理世界同數字世界的精準對應;其二,創新行業服務能力,實現物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三,布局核心技術,為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創造彎道超車機會。
談及到產業現狀,曹艷艷表示,我國目前企業多以代工為主,普遍缺乏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不過,這種情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目前正處于無源技術革新的關鍵期。傳統無源RFID技術采用同頻收發一體架構,存在較強的系統自干擾和互干擾,導致其存在讀寫距離短、識別準確率低、自動化管理難等問題。而較高的性能要求導致RFID讀寫器產業壟斷程度高、成本高,產業普及空間仍然較大。
曹艷艷表示,隨著超高頻無源物聯技術方案的演進,目前演進路徑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單點式無源1.0、組網式無源2.0和蜂窩式無源3.0。其中,新型組網式無源物聯技術引入收發分離的新架構,支持組網部署,解決了傳統無源RFID讀寫器自干擾和互干擾問題,提升了激勵和接受距離,降低研發門檻和設備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RFID的應用場景;新型無源物聯技術進一步發揮蜂窩網絡優勢,利用現有基站資源,使基站天線擁有無源物聯激勵和接收能力,通信距離將進一步增加,并實現由基站統一調度,為應對更大范圍、更復雜場景的組網及應用需求提供了可能。
最后,曹艷艷表示,新型無源RFID技術方興未艾,但技術、產業仍然較為分散。中國移動依托產業需求,成立無源物聯網技術聯合創新中心,愿聯合“產學研用”各方資源,共同提升我國無源物聯網技術掌控度,構建新的行業生態。
徐明表示,無源物聯網最核心的就是沒有電力或者電池的能源供應,目前無源物聯網收集能量的方式包括空間射頻、熱能、機械能、太陽能等。在菜鳥物流的業務場景中,通過捕獲讀寫器發送的無線電波來獲取能量的RFID電子標簽被廣泛采用。
在物聯網領域,菜鳥推出了RFID通用物流面單、RFID打印機、RFID手持RF、RFID盤點小車、穿戴小精靈、配套系統平臺等,實現了商品信息的數字化。通過各環節信息的讀取和錄入,帶來了全鏈路的商品信息化管理,減少假貨、串貨風險,降低了資損,而且在工廠、倉庫等主要節點,通過RFID盤點可以帶來效率的提升,大幅提升貨物流轉的數量,從而增加人員的收入。
徐明通過鞋服行業與食品行業的案例,進一步詳細闡述了菜鳥是如何使用RFID來解決行業痛點的。
在鞋服行業,傳統的模式存在著盤點效率低、供應鏈反應時間長、收貨/退貨管理復雜的問題,而通過菜鳥擁有的世界一流標簽天線設計、讀寫器天線設計團隊提供的RFID解決方案, 提升了倉儲效率,降低了人員成本,并與現有入倉客戶分享收益,推動客戶加速RFID項目落地。
在食品行業,常見的痛點往往在于溯源、效期管理、渠道管理等方面。徐明表示,通過菜鳥RFID解決方案的改造,為客戶提供了高效精準貼標、防竄讀、精準識別、平臺管理等能力,助力國內某頭部食品企業解決了當前供應鏈管理的問題。
張仲文表示,傳統的倉庫管理存在著數據采集和錄入效率低、人力成本投入高、出庫時找貨困難、盤點耗時長等問題。
而通過使用物聯網RFID自動識別技術,便可以實現對倉庫物品進出庫的自動識別、庫位自動分配、物品位置變更自動更正、快速盤點和貨物錯誤自動報警等功能。相比其他解決方案,RFID還具有無需電池、免接觸、壽命長、無法復制等優勢,已被作為最基礎的前端識別應用在了多個領域當中。
在RFID自動化智能倉儲方案中,通過在系統中使用RFID自動識別技術補充或取代以前的一維或二維條型碼技術,對接現有WMS 系統,可以實現對倉庫內的庫位和貨物進行實時、高效的管理。例如,通過使用RFID手持機的群讀功能,盤點一個100㎡的倉庫,只需要幾分鐘。
不僅如此,張仲文還表示,通過使用RFID自動化智能倉儲方案,可以使周轉率可以提升15%以上,倉庫人員減少50%,錯誤率下降到幾乎為0。
目前,中世發智能科技已經擁有十六年的標簽行業研發制造經驗,以及獨立配套的設計服務和工程工藝中心,還建立了RFID智能標簽技術推廣應用示范基地,致力于將RFID應用到更多領域中去。
好酒歷久而彌香,真技術雖遲但會到。隨著無源物聯技術及方案不斷向著更高效、更先進、更可靠的方向演進和發展,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提速,無源物聯將逐步賦能到更大、更廣闊的應用場景中去。直播的最后,三位專家與線上的數百位觀眾進行了深入互動,就無源物聯網在實際應用場景中落地存在的困難以及新的市場環境再次進行了解答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