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與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共同為潞城鎮林場量身打造了高效的“和對講溝通網”,搭建深度融合巡林調度的5G“和對講”平臺,為林場裝上了“智慧大腦”,開啟智慧護林新模式。黨的十八大以來,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2018年12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正式批復,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作為距離北京城市副中心最近的城鎮,高度重視綠色生態建設,把生態優先原則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堅持高站位規劃,制定了2035年生態空間占比大于75%,森林占比大于45%的目標,以科學的營林撫育方法,創建平原生態林,使潞城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讓百姓抬頭見綠,出門見景,譜寫綠色篇章,力爭將潞城建設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潞城鎮集體林場養護總面積達1.5萬余畝,承擔著垃圾清理、樹木修剪、防止盜伐濫伐、森林防火、病蟲害監測防治、保護珍稀動物等任務。每天林場會制定工作計劃,給護林員劃片區分小組進行巡查。工作內容包括林地保潔、雜草清理、林木修剪、林地施肥、林木有害生物防治、移植補造、園林廢棄物處理和森林防火巡視等。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近年來,潞城鎮圍繞城市副中心“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發展思路,始終堅持“嚴格保護、積極發展、科學經營、合理利用”的經營理念,潞城林場一直高度重視數字化建設與轉型,持續強化林地精細化管理,探索數字化管理模式,逐步向科技、創新產業轉型,鞏固綠化成果。
潞城鎮一共有400多名護林員,每天都會在潞城林地里從事林地保潔、雜草清理、林木修剪、林地施肥、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園林廢棄物處理和森林防火巡視等工作。過去,護林員平均每天至少要走十公里,遇到緊急情況還需要來回奔波溝通上報,工鞋的底子磨破了,甚至一不小心還會受傷。潞城林場深知護林員的艱辛與不易,在科學經營的理念指導下,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應運而生。
“和對講”是中國移動融合集群調度和視頻能力的公網對講機產品,它不僅可以進行實時定位、一鍵報警、實時通話,還可以拍攝照片、錄制視頻,與后臺進行一鍵傳呼。所有村級林長、鎮級林長、護林員的巡林時長、路線、軌跡、點位都可以被實時記錄,林場護林調度工作“一目了然”。
現在,在潞城林場,每位護林員和林長都配備“和對講”,護林員們也時髦了起來。“現在我們通過這個系統,不僅能隨時掌握林場情況,也可以及時拍照反饋給林業部門,工作效率是以前不敢想象的快?!逼渲幸晃蛔o林員為此興奮不已。如今,通過GPS自動定位、線上打卡、遠程視頻、實時信息回傳等功能,潞城林場實現了基礎信息、巡林調度、考核考評等護林工作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過去,森林防火主要通過人工值守、定點巡邏等方式來降低誘發山火的可能性。但這種管理措施受到人力、財力限制,覆蓋范圍有限,效率低下?,F在,潞城林場和對講已經接入通州消防局和對講調度管理系統,做到與消防聯動,森林火情可以在第一時間就得到處理。和對講在潞城林場防火季發揮著精準監測作用,大幅降低了森林火災發生的次數,也極大地提高了一線護林員和當地應急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因此深受好評。
依托5G“和對講”平臺,潞城鎮還建立了“一長兩員”的林長隊伍,設立鎮、村兩級林長,由鎮黨委書記、鎮長擔任總林長,二級領導班子擔任鎮級副林長,村書記擔任村級林長,村兩委班子成員出任林管員,集體林場為每村匹配一名專業護林員,統一由村委會管理并規定每周的最低巡林時長和巡林距離。為林場管理人員提供科學數據和決策支持。
這樣一百余人結構嚴密的隊伍,相當于林場管理系統的豐富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配上“和對講”智慧大腦,構成功能強大高效運轉的體系,無論是環境衛生、園林綠化資源保護,還是預防森林火災、病蟲害防治等巡林重點內容,潞城林場都實現了網格化全覆蓋監管,確保每片林不僅有制度管、有人管,而且管的得專、管得牢、管得好。
“水城相融四季,花開燦爛,藍綠交織,錦繡畫卷,幸福家園盡歡顏。”這是潞城鎮鎮歌《潞城之路》中的一句歌詞,作為地處大運河與潮白河之間,距離北京城市副中心最近的鄉鎮,利用高科技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綠色生態畫卷。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提交工單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