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次方·物聯網智庫擬于5月26日,邀請上海交通大學、OPPO、深圳市每開創新的各位專家,以“感知無源 智能悠遠”為主題再次展開分享,詳細解讀無源物聯網技術脈絡和演進方向,共享產業成功的應用經驗,探索無源物聯網的新商機。
2013年8月,彼時專注于FSK調制技術的Semtech面向芯片業界正式發布了一款名為LoRa的新型Sub-1GHz頻譜的擴頻通信芯片。這款芯片最大的特點是工作在全球各地的非授權頻譜上,同時主攻LPWAN市場。后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Semtech押注成功,LoRa在接下來的近十年發展中迅速獲得物聯網業界的青睞,并從產業事實標準正式被ITU批準為了全球標準。
LoRa的迅速成功在物聯網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這讓以電信運營商為代表的另一陣營也坐不住了。終于在2016年6月,3GPP R13凍結,NB-IoT橫空出世。NB-IoT雖然工作在授權頻譜上,但它卻也是為LPWAN而生的一項技術。在明星公司和全球運營商的助推之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NB-IoT更是“以三年時間走過通信十年路”的速度快速成長起來,成為全球LPWAN領域第一大連接技術。
事先聲明,今天我們并非要比較LoRa和NB-IoT誰更受物聯網產業歡迎,LoRa和NB-IoT作為彼此的“AB面”、LPWAN領域的“雙子星”,同樣都以極快的速度成為了支撐物聯網產業邁向百億連接的基礎,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快速成功的關鍵就是低功耗。從近年來物聯網新增的連接節點中,也能夠看到采用低功耗技術的連接占比最大,低功耗技術已經成為物聯網連接的絕對主力。
不過,現有的低功耗通信技術仍然不是低功耗物聯網的終極形態。雖然如NB-IoT、LoRa等技術可以實現物聯網終端的低成本、低功耗和大連接,滿足眾多場景下的物聯網通信需求,但仍有很多場景下的物聯網通信需求是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
比如,無論是NB-IoT還是LoRa,亦或者是其他形式的物聯網節點,依然需要采用各種形式的主動供電,雖然大部分僅需要普通電池或紐扣電池即可,但仍有很多場景是根本無法支持安裝電池的。像一些高溫、高濕、極低溫、高壓、高輻射的極端場景,不僅常規電源工作會受影響,如更換電池等維護也同樣無法實施。
除此之外,某些物聯網通信場景下,物聯網終端還面臨著苛刻的成本、終端體積的壓力。就成本來說,雖然像NB-IoT模組已經下探到十幾元,但對于如物流或倉儲場景下大量亟待被管理的流通物品,其本身價值往往都沒有一顆NB-IoT模組高;同樣就終端體積來看,一如上述場景中,或許很多情況下也只有像RFID那樣電子標簽才更加適用。
最后,政策及環境影響也是物聯網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2020年9月我國正式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雖然物聯網終端中采用的電池單個大小都不大,但隨著物聯網產業邁向千億級別,可想而知使用的電池數量是多么龐大,因此,面對“雙碳”背景下的物聯網企業變革也是迫在眉睫。
針對于此,無源物聯網的發展可以說已經成為物聯網發展的一條主要路徑。相比于傳統物聯網技術,無源物聯網不需要或不主要依賴于有線電源和電池供電,僅從環境中獲取能量就足以支撐起物聯網數據的分布式感知、低功耗計算、無縫的傳輸,因此,無源物聯網也成為物聯網產業高度關注的一個焦點。
智次方·物聯網智庫作為業界權威的行業媒體和智庫,也深刻洞察著這一技術方向,并在年初啟動了“風起·‘無源’勝‘有源’”系列直播活動,每期固定邀請2~3家無源物聯網領域優秀企業,圍繞擬定主題展開對話,旨在向業界傳遞市場信息,討論商業機遇,共謀產業發展。在前兩期的直播活動中,相關企業代表和專家的精彩分享收獲了業界一致好評,同時也引起了眾多觀眾對該系列活動的更多、更新的期待。
為此,智次方·物聯網智庫擬于5月26日,邀請上海交通大學、OPPO、深圳市每開創新的各位專家,以“感知無源 智能悠遠”為主題再次展開分享,詳細解讀無源物聯網技術脈絡和演進方向,共享產業成功的應用經驗,探索無源物聯網的新商機。
掃碼即可預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