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智次方·物聯網智庫,轉載請標明來源和出處
目前,國內多數城市開始推行常態化核酸檢測措施,大城市開建15分鐘步行核酸檢測“采樣圈”,對核酸采集站的需求暴增,使得大量企業看中了這一市場空間。
近日,中國移動宣布推出5G便民核酸采集工作站,面向17個省(區、市)的32個地市提供了5G便民核酸采集站標準化方案,已在新疆、上海、北京、重慶、廣西、河南、江西、江蘇、浙江等9個省(區、市)落地。
目前,國內多數城市開始推行常態化核酸檢測措施,大城市開建15分鐘步行核酸檢測“采樣圈”,對核酸采集站的需求暴增,使得大量企業看中了這一市場空間。作為全國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以全國廣泛的分支機構和網格化資源,將成為這一領域重要的供應商;同時,為了凸顯電信運營商特點,5G也成為核酸采集工作的一個特色,助力疫情防控智能化。
根據媒體報道,中國移動推出的5G便民核酸采集工作站采用一體化集成設計,幾平方米的工作站內整合了門禁、消殺、溫控、視頻監控、5G云醫護智聯終端(5G PDA)等多種能力,滿足核酸采樣中身份核驗、按壓消毒、醫廢處理、信息上傳、數據分析等全流程服務,有效提升采樣效率。同時,為避免醫護傳染風險,工作站內部配備新風系統、冷暖空調、紫外線消殺等。
可以看出,除了基本的核酸采集設施,通信網絡可以說是工作站的一個基本的配置。由于涉及到身份證信息的采集、視頻監控、信息上傳等功能,一些站點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大部分流程可自助進行,因此核酸采集工作站必須配備可靠的網絡,實現對采集樣本和人員信息的精準管理和盤點,在核酸檢測常態化背景下這方面也至關重要,決定了核酸采集的效率。
核酸采集工作站具有一定的“移動性”特點,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可以快速設立、遷移,體現出靈活支撐作用。中國移動的5G便民核酸采集工作站包含3大類共15款不同配置,滿足1-3人同時工作需要,也可以針對采樣點地點不同、體量不同、人群不同的情況按需定制,保證快速支撐城市點位建設。
在這樣特點下,核酸采集工作站若配置有線網絡,則會使其部署的靈活性大打折扣,大部分核酸采集站部署場所都沒有設置有線網絡接入。因此,無線網絡幾乎成為臨時核酸采集工作站的選擇。借助5G網絡,實現核酸采集工作站的通信網絡高速可靠,也成為核酸采集工作站進一步數字化、智能化的基礎設施。
當然,若不采用5G網絡,4G網絡也依然能夠保證核酸工作站的正常通信需求。不過,核酸采集工作站作為當前疫情防控期間重要的設施,將眾多數量的核酸采集設施作為5G應用的場景,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貝殼財經整理的數據顯示,近期上海核酸采集點數量已超過9900個,每萬人約4個采集點;杭州數量為9896個,每萬人約8.1個采集點;北京數量為9694個,每萬人約4.4個采集點;深圳高峰期近7000個,每萬人約4個采集點。
部分城市核酸采集點數量(來源:貝殼財經)
根據幾個大型城市情況,可以推算全國范圍的核酸采集站數量是非常可觀的。每個核酸采集站均需配置專門的通信終端,若均能升級為5G終端,則核酸采集站將成為5G應用的一個典型場景。除了運營商推出的專門5G核酸采集站外,部分其他機構推出的采集站為了可靠的網絡環境,部署了5G CPE,實現采集站快速無線接入。另外,從營銷角度來看,核酸采集站是人流量非常密集的場所,5G核酸采集工作站有一定的推送作用,提升5G營銷達到率。
近期,國家衛健委領導介紹,根據全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信息平臺數據,全國有1.3萬家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核酸檢測,全國擁有15.3萬的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核酸檢測技術工作,核酸檢測能力已經能夠達到單管每日5700萬管的水平。核酸檢測能力提升的同時,檢測費用大幅下降,背后是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在短期內實現了檢測效率的大幅提升。其中,數字化手段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衛健委相關專家層指出,構建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需要緊緊圍繞核酸檢測“采、送、檢、報”的全流程持續優化和加強監管,這個過程中僅靠人工是無法實現的,必須有相關的數字化手段的配合。
以單個核酸采集工作站為例,涉及到了物資儲備、物資進出庫、醫用耗材量、各點位各時間節點采樣數據,碼、管、人數的一一對應,轉運標本數等,每個環節都要保證數據精準無誤,除了醫護人員和志愿者的大量工作外,物料管理平臺、智能溯源、快速信息采集等手段必不可少,核酸采集工作站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是數字化能力的體現。
為了進一步提升檢測效率、降低檢測成本,很多機構不斷推出創新手段。例如,近期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與企業聯合開發出一款核酸采樣車,該車上配備了核酸采樣機器人,采樣過程由機器人來完成,無需采樣人員,也降低了人群在采樣時交叉感染的風險。目前,該款核酸采樣車已有近80輛投入使用,實現了在一些復雜場所中“采樣+檢測”全流程閉環無人化操作、無人駕駛等功能。
為保證檢測過程的全程可信,也有一些創新手段出現。例如,早在去年3月底,全國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核酸檢測查驗平臺在浙江安吉上線。該平臺實現了核酸檢測的全流程可信追蹤和個人信息隱私安全保護,避免因個人篡改、偽造帶來的人工核查難等問題,同時大大加快核驗和通行效率。核酸檢測證明涉及到的機構、時間、結果等信息都會被真實記錄,每一份檢測報告對應唯一的區塊鏈數字身份,鏈上證明信息有精準時間戳且不可篡改。
安吉的區塊鏈查驗的做法目前暫沒有得到全面推廣,或許在技術、成本等方面尚不成熟,但筆者人為未來對于核酸檢測產業鏈可信追蹤方面會有一些新的做法出現。近日,在核酸檢測常態化、價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由于工作量大幅提升,部分檢測機構存在違法違規的現象。例如,北京5月份就連續查處了樸石醫學、金準醫學兩家檢測機構的違法違規做法。在這樣的情況下,監管機構除了加大監管力度外,更需要一些數字化技術手段的輔助,來降低監管工作量和違法行為。
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數字化技術只是輔助手段,無法杜絕各類違法行為。在巨大利益面前,如何控制貪婪的人性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