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體系“IPv6+”也引起了廣泛關注。“IPv6+”是IPv6的升級,是面向5G和云時代的IP網絡創新體系。“IPv6+”不僅包括了以SRv6、網絡切片、隨流檢測、BIERv6和APN6等內容為代表的協議創新,以網絡分析、自動調優等網絡智能化為代表的技術創新,還包括以5G承載和云網融合為重點應用場景的業務創新。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
2019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為深入貫徹落實行動計劃開展了專項行動。
2021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IPv6流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
不僅部署了行動計劃,還連續安排專項行動,IPv6讓國家如此重視,為啥呢?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先來了解下什么是IP。
互聯網協議IP(Internet Protocol)主要定義了在相互連接的網絡中如何傳遞數據。網絡中的每一個設備(如計算機),要想和其它設備相互通信傳遞數據,就都需要一個像門牌號碼一樣的標識——這個標識也就是我們熟悉的IP地址。
目前被廣泛使用的IP協議是IPv4(IP Version 4),網絡設備使用的地址即為IPv4地址。
IPv4地址長度為32 bit,因此能提供的地址最多為2的32次方(約43億)個地址。但是除去一些預留地址以及用于廣播、測試、私有網絡的專用地址外,實際可用地址是不足43億的。
互聯網發展了這么多年,IPv4地址一直被分配使用。2019年11月25日,負責英國、歐洲、中東和部分中亞地區互聯網資源分配的歐洲網絡協調中心(RIPE NCC)宣布,全球所有 43 億個 IPv4 地址已全部分配完畢。
隨著萬物互聯的5G應用日趨成熟,網絡的需求和功能正變得越來越復雜。
除了面臨地址枯竭的問題,IPv4網絡的缺點和局限也越來越明顯。
因此,不論是國家、行業還是個人,對IPv6(IP Version 6)都有著迫切的需求并支持推廣:
世界上主要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在力爭盡早完成IPv6網絡的建設,爭取網絡的率先應用和技術領先(如開篇提到的行動計劃和專項行動)。
市場上大量移動終端、固定設備、應用網站及APP等均已支持IPv4和IPv6兩種協議。
智能家居的普及,家庭和個人擁有了眾多智能設備,對這些設備的端到端管理,需要IPv6技術的支持。
IPv6的優勢
IPv6技術出現的首要目的是解決地址短缺問題。IPv6地址長度為128 bit,能提供的最大地址數量為2的128次方,比IPv4地址多出2的96次方倍。這個數量已經大到無法想象,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是——IPv6幾乎可以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個地址。
與IPv4地址相比,128位的IPv6地址更長。為了便于記憶和使用,通常將IPv6地址寫成8組,每組為4個十六進制數的格式,中間用冒號隔開,這就是冒分十六進制表示法。
例如一個合法的IPv6地址表示如下:
IPv6地址不僅僅是帶來了海量的地址資源,同時還對IPv4的“缺點”進行了全面的改進。
1 更小的路由表
02 更靈活的報文頭
03 更簡單的網絡
04 更好的移動性支持
除了以上這些優點,IPv6還增強了安全性、自動地址配置、組播及流量控制等功能,以及對SDN/NFV應用提供了更多支持。
IPv6的發展現狀
對比IPv4,IPv6明顯優秀得多。但是愛思考的朋友一定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IPv6這么好,從協議提出到現在也發展了這么多年,為什么一直沒有被大規模的應用呢?
這是因為技術的更新換代從來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方面因為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術的應用,延緩了IPv4地址枯竭的速度。NAT通過地址轉換可以使多個設備共享一個IP地址來訪問互聯網,節省了部分地址資源。
另一方面網絡升級到IPv6的成本巨大。從IPv4到IPv6的升級,不僅僅是更改下地址那么簡單,而是涉及到網絡的方方面面。從個人終端到運營商網絡,從各種應用軟件到網站服務,都需要全面改造升級。
正因如此,從IPv4到IPv6的升級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需要逐步、分層次地推進。在過渡期間,為了保證IPv4與IPv6能夠共存、互通,出現了一些過渡技術。
雙棧技術(Dual Stack)
當同時存在IPv4和IPv6網絡時,通過具有雙棧功能的設備,結合隧道和轉換技術,實現IPv4網絡和IPv6網絡的互通,代表技術DS-Lite。
協議轉換技術(NAT)
當IPv4網絡節點或IPv6網絡節點要和對方通信時,需要借助協議轉換技術將IPv4和IPv6的報文進行轉換后才可互通,代表技術NAT64。
隧道技術(Tunnel)
在IPv4向IPv6過渡的初期,IPv4網絡已經大量部署,而IPv6網絡只是散落在各地的“孤島”,隧道技術使IPv6報文可以在IPv4網絡中傳輸,實現IPv6網絡間的孤島互聯。
代表技術:6PE、6VPE、GRE、6to4等。
IPv6的未來
盡管面臨著許多困難,但IPv6技術強大完善的功能以及5G時代對網絡性能的極大需求,都在推動著IPv4網絡穩步地向IPv6網絡演進。
隨著5G網絡的逐步建設,我們國家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都迎來了快速的發展,那么既能夠提供海量地址資源又能解決IPv4網絡缺陷的高速、可靠、安全的IPv6網絡無疑是最佳選擇。
近年,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體系“IPv6+”也引起了廣泛關注。“IPv6+”是IPv6的升級,是面向5G和云時代的IP網絡創新體系。
“IPv6+”不僅包括了以SRv6、網絡切片、隨流檢測、BIERv6和APN6等內容為代表的協議創新,以網絡分析、自動調優等網絡智能化為代表的技術創新,還包括以5G承載和云網融合為重點應用場景的業務創新。
在北京冬奧會期間,IPv6+技術也是首次在大型賽事活動上進行了應用。
屬于IPv6以及“IPv6+”的時代已經到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