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年僅30歲員工在家跳樓
7月1日晚,微博、脈脈上出現阿里云一員工在家跳樓的信息。網傳的阿里內網通告顯示,這位員工是多個技術保障小組的核心成員,在6月29日下班后申請一天年假。公司于6月30日午間被警方告知這位員工在家中發生意外。另有認證為阿里巴巴集團員工的網友稱,他打聽到這位員工去年績效很好,也沒遇上裁員,前一天正常工作回家就出事了。目前尚未有官方通告發布。
手機收到車輛“異震”報警引爭議
近日,一則情侶“吵架”視頻在網上傳播引熱議。有博主爆料稱,某新勢力品牌車主的手機中連續多日收到車輛提醒:“車輛由于外力產生了震動,可能存在異常,請注意。”車主前往查看時,竟發現車內有兩位“熟人”,隨即引發激烈爭吵。隨后又有網傳消息稱,網傳視頻實為拼接而成,車主在社交媒體所發的車輛提示本意是想表達車輛停在雙層車庫中一直報警,而非視頻中所涉及的內容,目前該車主已向警方報警。
小米官宣自研“澎湃 G1”電池管理芯片
小米官宣自研的“澎湃 G1”電池管理芯片將于7月4日與小米12S系列共同發布。雷軍表示,澎湃P1快充芯片加澎湃G1電池管理芯片,實現了電池管理全鏈路技術的自研。小米12S Ultra將搭載這兩顆自研芯片,實現毫秒級實時監控電池安全,大幅提升續航預測精準度,并有效增強續航時長。另外雷軍還發布微博稱,小米過去5年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超40%,未來5年研發投入預計將超1000億來持續探索技術新方向。
全球首家:三星宣布已量產3納米芯片
三星電子宣布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 3 納米半導體芯片,是全球首家量產 3 納米芯片的公司。與前幾代使用 FinFET 的芯片不同,三星使用的 GAA晶體管架構,大大改善了功率效率。與傳統的 5 納米芯片相比,其 3 納米工藝可以降低 45% 的功耗,性能提高 23%,并減少 16% 的面積。
蘋果自研5G芯片失敗
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爆料,蘋果公司自研iPhone 5G芯片可能已經失敗,這意味著高通在2023年下半年仍將是蘋果的5G芯片獨家供應商。基于此高通在2023年下半年與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和利潤可能超過市場預期。此外,他認為蘋果將繼續研發自家5G芯片,但等蘋果成功并取代高通時,高通的其他新業務應該已經發展到足以顯著抵消該損失帶來的負面影響。
庫評:擺脫技術依賴,掌握核心技術是每個具備自有產品生態的公司都在追尋的目標,蘋果也不例外。蘋果曾就芯片專利問題與高通陷入糾紛,雙方和解后蘋果收購英特爾基帶業務。蘋果自研5G芯片失敗的原因歸根結底在于這類通信芯片需要整合RFFE、天線及Modem chip,支持頻段更多,設計困難且研發過程復雜。芯片的研發過程本就艱難,不斷的試錯是修筑成功之路的大前提。
我國首個桌面操作系統開發者平臺“開放麒麟”正式發布
該平臺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成立,將打造具有自主創新技術的開源桌面操作系統。近年來,我國的國產操作系統逐漸普及,但在一些核心技術上尚待突破,“開放麒麟”開發者平臺將通過開放操作系統源代碼的方式,讓更多的開發者共同參與國產開源操作系統的開發。
消息稱非華為系廠商正規劃鴻蒙系統手機
華為公開了HarmonyOS 3.0開發者預覽版,圍繞系統架構、超級終端、一次開發多端部署三個核心價值持續創新,帶來系統能力、開發工具的全面升級。據數碼博主@長安數碼君 消息,非華為系鴻蒙系統手機也有規劃,某知名前大廠也會有產品。目前他得到的消息是,至少3-4家企業開始規劃自己的鴻蒙方案。
庫評:打造國產PC系統生態勢在必行,在芯片和操作系統發展推進如火如荼之時,為打破微軟系統的壟斷地位,必須由系統生長出的應用吸引用戶,才能形成市場規模。“開放麒麟”開發者平臺正是為了打通系統之間的隔閡,降低適配難度,以最快速度讓國產操作系統生態生長得枝繁葉茂的有效途徑。多年前,我國自研的電腦辦公系統“紅旗Linux”在中國市場正面迎戰微軟,贏得多方青睞,但最終因長期營收不足而破產。這也啟發了中國操作系統的后來者要重視市場拓展,以應用生態吸引更多普通消費者共同建立市場,讓產業鏈良性運作。
中國廣電正式啟動5G試商用
中國廣電5G網絡服務上線了官網、小程序等,首批20省可進入試商用階段,下半年則將正式啟動全面商用。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廣電的頻段并不是所有手機都能適用,有些機型從硬件上就完全不支持,還有一些需要廠商進行適配,推送更新后才能適用。目前共計136款于近期推送升級,涉及華為、蘋果、小米等12個品牌。
中興通訊發布5G智能堆高無人叉車
中興通訊正式發布首款5G智能堆高無人叉車ZXAGV-F16_25,其內置5G模組,配備激光雷達和多個伺服驅動器,基于中興通訊自主研發rBrain智能調度系統進行增強,具有智能調度、仿真驗證、云化部署、豐富接口、超大空間五大亮點功能,有效解決了制造企業在整托搬運、窄巷道運送、遠程配送、產線自動對接等典型的業務場景中存在的物流量大、勞動強度高、人力無法負荷、操作危險性大等問題。
中國電信5G井下人員定位項目正式商用
由中國電信安徽公司攜手安徽馬鋼礦業資源集團姑山礦業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井下 5G 人員定位項目在馬鞍山市當涂縣姑山礦順利交付。據介紹,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基于 5G SA(獨立組網)網絡,創新采用基站定位、云計算等核心技術,在施工難度最大的礦區建成 5G 井下人員定位通信平臺,實現了井下作業人員位置實時定位跟蹤、作業途經時間地點實時監測,并可對工作區域、作業時間進行管理和預警
5G消息升級終端已超2.1億臺
據悉,目前5G消息升級終端數已經超過2.1億臺,月活用戶規模超3900萬,5G消息已經進入規模運營階段。截至2022年4月底,5G消息已經覆蓋了十大行業,超過1900家企業,統一業務平臺已經接入應用超4900個,涵蓋了多個典型行業,包括金融、教育、制造業等,生態發育初具規模。
庫評:5G天然的速度基因就決定了它對于當代信息技術的革命性。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5G規模化應用后,5G在工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應用再度深化,為操作危險較大的技術崗位提供了技術支持的“生命保護”。從5G商用市場來看,中國廣電在5G商用先機上似乎已經失去優勢,如何在后續的長跑中實現后來居上成為廣電的頭號難題,無論是運營經驗的差距、品牌影響力和推廣渠道方面的奠基,還是信號覆蓋、傳輸質量等硬性指標,要想在5G時代迎頭居上,中國廣電需要在內容、基礎設施、頻譜等方面證明自己的實力。
中國上百個重要信息系統被美國植入木馬程序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和360公司分別發布專題研究報告,同日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所屬的又一款網絡攻擊武器“酸狐貍”漏洞攻擊武器平臺。相關專家表示,“酸狐貍平臺”是NSA下屬計算機網絡入侵行動隊的主戰裝備,攻擊范圍覆蓋全球,重點攻擊目標指向中國和俄羅斯,美國的做法不能不讓人懷疑其正在積極為發動更大規模的網絡戰做準備。
騰訊QQ出現大規模盜號
6月26日晚,多名網友反饋稱,自己的QQ號列表里一下子冒出一堆群組,幾乎都在發涉黃信息。有博主判斷,疑似有人制作了一個盜號鏈接,偽裝成聊天記錄,點進去就盜號。27日上午,騰訊QQ官方微博發文回應此事并道歉,“系用戶掃描過不法分子偽造的游戲登錄二維碼并授權登錄,該登錄行為被黑產團伙劫持并記錄,隨后被不法分子利用發送不良圖片廣告。”
庫評:十幾年前斯諾登披露的美國國家安全局文件就出現過FoxAcid的身影。時至今日,美國國家級別的網絡間諜行為和破壞性攻擊愈演愈烈,在譴責的同時,升級網絡安全措施,加強自研產品的應用水準迫在眉睫。網絡安全的競爭是事關產業的長板之爭,我國對網絡安全的監管側重于安全產品供應商,而對公共服務供應者約束相對較少。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技術交錯的智能時代,遏制此類灰色戰爭的最有力方法依舊是自身完備的技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