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AIoT的十年~
一直以來,中國人對于“十”這個數字都有著超越一般量詞的特殊情懷。從一到十被看作是一個完整的輪回,所以人們非常重視“十年”這個時間節點,視其為承前啟后的關鍵。
作為產業觀察者,智次方·物聯網智庫已陪伴AIoT走過了整整十年,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我們策劃了以“細說AIoT產業的‘拾’光”為主題的系列訪談節目《智聊室》、十周年回顧視頻等內容,此外,我們還梳理了十年來的產業大事件,并以漫畫的形式展現了AIoT的激蕩十年。
2012年,物聯網技術尚處于蟄伏期,產業內部技術迭代升級的同時,也開始逐步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業制造等行業內探索應用。而隨著智能終端、特別是智能穿戴設備的出現,也進一步推動物聯網技術滲透到更多的行業與應用場景中。可以說,物聯網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正式將信息化列入“五化”,提出“兩化融合”的概念,即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
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2008年中本聰第一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
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比特幣
2009年8月7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無錫時,提出要在無錫建立“感知中國”中心
2009年11月1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無錫成立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標志著國家傳感信息中心正式成立。由此開啟了中國物聯網發展的新紀元
2010年4月,小米公司正式成立
2010年10月,上海移遠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1年,亞馬遜開始組建團隊秘密研發Echo音箱
2011年7月,點名時間將眾籌模式引入中國
2012年6月27日-29日,谷歌I/O開發者大會,谷歌展示了傳說中的Google Glass眼鏡
2012年9月,滴滴在北京上線
2012年,歐瑞博成功推出全球第一款GSM通信技術的智能插座
2013年,各類傳感器、智能終端、數字化解決方案接踵而來,分別涌向產業與消費端,而隨著智能化技術與設備在各行各業中進行實際應用,各類問題也逐漸顯現——產業端,解決方案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匹配度有待提升;消費端,智能終端的功能與穩定性也常常為人所詬病。至此,物聯網度過了概念爆發期,人們開始更加深刻的思考產業端與消費端的數字化需求。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13年2月,《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
2013年9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了《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5)》
2013年,銳騏物聯RNT全制式網優網規射頻測試終端獲得科技部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
2013年7月,第一臺“智能路由器”極路由橫空出世,百度、360、迅雷、小米、果殼、聯想、樂視、華為等廠商在短時間內加入路由大戰
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并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
三星電子、索尼、果殼電子、映趣科技、360等在內的廠商相繼推出智能手表產品
京東投資Broadlink,布局智能家居領域
2013年4月,工信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支持成立IMT-2020(5G)推進組,作為5G推進工作的平臺,推進組旨在組織國內各方力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共同推動5G國際標準發展。2013年4月19日,IMT-2020(5G)推進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2013年4月,滴滴完成B輪融資。
2013年6月,快的打車開通全國30個城市;8月,快的打車接入支付寶,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可以通過支付寶在線支付全部打車費用的打車APP
2013年,中國移動的TSM系統率先商用上線,拉開了國內NFC技術實用化的序幕
2014年,物聯網產業仍處于早期。一直被視為行業風向標的蘋果入局智能穿戴,讓人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了物聯網技術在消費端的應用前景無限,而小米則是以79元的價格讓智能穿戴走入尋常百姓家,大大降低了使用門檻。此外,在產業端,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無疑也是轉型升級的先頭部隊,彼時,工業互聯網產業也同樣處于萌芽期。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14年1月14日,谷歌宣布將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家具自動化公司Nest Labs,此次交易將全部用現金支付
2014年7月,小米正式發布第一代小米手環
2014年9月,國際標準組織正式通過由中國技術專家牽頭提交的物聯網參考架構國際標準項目
2014年9月10日,蘋果發布智能穿戴設備Apple Watch,以及通過Apple Pay宣布蘋果正式進軍移動支付領域
2014年,Facebook先后收購WhatsApp和Oculus VR
2014年10月,中德雙方決定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宣布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
2015年,物聯網產業蓄勢待發,但隨著摩拜等共享單車的興起,共享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低功耗廣域網絡的規模化應用,為連接技術的迭代升級與場景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支付寶首度推出了“刷臉概念”,令此前一直飄在空中、停留在實驗室中的AI技術得以貼近生活。值得強調的是,國務院于當年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這也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也以此拉開了產業互聯網"關鍵30年"的大幕。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15年1月,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5年,馬斯克宣布SpaceX“星鏈”計劃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
2015年3月,漢諾威IT展上馬云用支付寶的刷臉支付購物
2015年5月,谷歌物聯網發布操作系統Brillo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的戰略文件《中國制造2025》
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2015年10月,亞馬遜云科技發布AWS IoT,進軍物聯網賽道
2015年12月27日,低功耗廣域網絡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2016年,物聯網產業進入蓄力期,在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節點,業內涌現出了一批面向垂直行業的成熟解決方案,越來越多的企業體會到了智能化技術所帶來的成本優化與效率提升。然而,由于仍處在轉型初期階段,數據孤島問題初現,卻并未引起過多的關注。更重要的是,隨著AlphaGo橫空出世,人們對于AI開始有了更多期待,陸續探索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16年2月,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成立
2016年3月15日,AlphaGo打敗世界冠軍棋手李世石
2016年6月16日,NB-IoT標準協議凍結
2016年6月16日,SIG發布藍牙5.0
2016年7月中旬,GE數字創新工坊在上海成立,西門子推出“MindSphere—西門子工業云平臺”
2016年7月,軟銀以314億美元收購ARM
2016年9月26日,移動通信標準化團體3GPP宣布,V2X(Vehicle-to-Everything,車聯網)的第一版標準化規范已制定完成
2016年10月21日,半個美國的互聯網陷入癱瘓,受到“史上最嚴重 DDoS 攻擊”
2016年11月18日,3GPP最終確定了5G eMBB場景的信道編碼技術方案
2016年11月30日,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成立
2016年12月,Pebble 不再制造硬件,被 Fitbit 收購
2017年,物聯網產業持續爆發,隨著天貓精靈、小愛同學相繼推出,令AI走進千家萬戶,也令智能家居更加平民化。同時,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也彰顯了我國發展智慧城市產業的決心。這一年,AI在產業端與消費端初露鋒芒,隨著傳感器與智能終端規模的提升,大量的數據奔涌而來,進一步反哺AI應用。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17年2月, 共享單車成為單一連接規模最大的物聯網應用
2017年,中移物聯網公司物聯網連接數突破1億
2017年4月1日,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打造國內智慧城市新樣板
2017年6月,工信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
2017年下半年,由echo帶起的智能音箱大火從國外燒到國內,BAT齊齊發布智能音箱
2017年7月19日,SIG推出Mesh標準
2017年11月《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
2017年11月,亞馬遜云科技IoT通過光環新網在國內上線開通服務
2017年12月初,3GPP分組大會上宣布5G NAS(Non-Standalone,非獨立組網)通過討論
2017年12月20日,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
2018年,物聯網產業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的火熱發展下持續爆發,隨著眾多巨頭入場,加之AI為其注入能量,物聯網賽道愈發火爆。同時,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謀劃轉型,物聯網連接規模與日俱增,萬物互聯正在加速積累,而云計算與AI也進一步釋放了萬物互聯所收集到的數據潛力,從而反向推動物聯網蓬勃發展。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18年1月16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處理、算法、開源硬件項目設計等正式劃入新課標
2018年3月28日,阿里巴巴將正式進軍IoT
2018年3月29日,微軟4年投入50億美元用于物聯網
2018年4月16日,美國對中興通訊頒布禁令
2018年5月25日,數據監管條例——GDPR生效
2018年6月,芯翼信息科技發布全球首顆片內集成CMOS PA的NB-IoT SoC XY1100
2018年6月14日,3GPP批準5G NR獨立組網功能凍結
2018年,卡奧斯賦能海爾入選全球首批燈塔工廠,并成為首個擁有四座燈塔工廠的本土企業之一
2018年,銳騏物聯第一款NB-IOT產品上市,并獲得電信橫向評測低功耗表現第一名
2018年,阿里、谷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LoRa聯盟。
2018年12月21日,5G、物聯網寫入中央2019經濟重點工作中
2019年,物聯網產業高歌猛進,年初,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扎堆布局AIoT賽道;年中,5G商用牌照的發放將業界對這一能夠改變社會的通信技術的熱情推上了巔峰;年末,亞馬遜、蘋果和谷歌等巨頭牽手,著力制定智能家居新標準,也將業內的互聯互通問題正式放到了臺面上。而整個行業也在巨頭的牽引以及國家政策的疏導之下逐步走向成熟。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19年1月,雷軍宣布“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
2019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中,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成為重要內容之一,“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引發熱議
2019年3月8日,國家電網提出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運營商頒發5G牌照,進入5G商用元年。
2019年7月26日,蘋果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基帶業務
2019年8月至今,卡奧斯連續4年首位入選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2019年8月9日,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布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 OS
2019年9月16日, Wi-Fi聯盟正式發布Wi-Fi 6標準
2019年9月,亞馬遜于一年一度的硬件大會發布的新無線通信技術Sidewalk
2019年11月1日,谷歌收購Fitbit
2019年11月6日,我國正式啟動6G技術研發工作
2019年11月25日,全球43億個IPv4地址已分配完畢
2019年11月28日,工信部官方公開發布了《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相關公告》
2019年年末,亞馬遜、蘋果和谷歌合作開發chip開源智能家居標準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發對物聯網產業而言不僅是考驗,也是一次展示強大能力的機會,從工業生產到日常生活,物聯網技術在人們行動受限時發揮了巨大潛力。同時,在疫情的催化之下,加之多年來的積累,全球物聯網的連接數在2020年首次超過非物聯網連接數,這意味著物聯網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刻,但基于物聯網的應用開發和各類創新還并未達到非常豐富的程度,還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20年3月,政府提出“新基建”
2020年2月底,國內NB-IoT連接數突破1億
2020年3月24日,工信部官方正式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
2020年3月下旬,華為聯合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在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會議上共同提議采用一種新的核心網絡技術新標準“新IP計劃(New IP)”
2020年4月8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聯合發布《5G消息白皮書》
2020年5月7日,工信部辦公廳正式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提出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
2020年7月,NB-IoT和NR正式成為5G標準
2020年8月5日,國務院公開發布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2020年9月14日,ARM擬以400億美元出售給英偉達,未成
2020年當年,數字人民幣體系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和聯調測試等工作,并在多個城市進行了試點。
2020年10月,AMD擬以35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
2020年12月,芯翼信息科技NB-IoT芯片XY1100單月出貨破百萬
2020年年末,2020年全球物聯網的連接數首次超過非物聯網連接數
2020年12月1日,開放智聯聯盟正式成立
2021年是野蠻生長的一年,盡管全球仍籠罩在新冠病毒的陰霾下,但各行各業都在加速數字化改革以應對疫情帶來的種種影響,所以,物聯網市場也迎來了增長,AI也在實際應用的淬煉中不斷提升性能并催生出新的應用場景。同時,業內更加關注互聯互通問題,以智能家居為試點,開始探索新的標準、協議,業界共同探討,如何在保留企業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同時,最大限度的實現互聯互通。未來,當最后一道“柏林墻”被推倒,智能家居、甚至是整個AIoT產業都將邁入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產業大事件回顧
2021年1月,《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布
2021年1月,華為成立“煤礦軍團”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
2021年3月18日,涂鴉智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榮膺“全球IoT云第一股”
2021年3月2日,百度官宣造車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官宣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
2021年5月,中國聯通聯合多家廠商發布了業界首個低成本5G模組——雁飛5G模組,含稅價僅為499元,使得5G模組價格下探至500元以內
2021年6月2日,鴻蒙手機操作系統發布
2021年7月,初創公司Wiliot獲得了由軟銀愿景基金領投的2億美元C輪融資,引爆了無源物聯網概念的熱度
2021年7月12日,《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布
2021年8月12日,中國移動公布了2021年中期業績,數據顯示物聯網連接數首次超過“人聯網”連接數。
2021年9月15日,華為發布歐拉操作系統
2021年9月27日,八部委聯合印發了《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2021年10月,谷歌正式發布了最新的安卓12操作系統,宣布支持5G網絡切片。
2021年10月29日,Facebook正式宣布更名為Meta,瞬間引爆元宇宙市場。
2021年12月, LoRaWAN正式被ITU批準為全球標準
2021年年末,CHIP聯盟發布了新的連接標準Matter
2021年當年,包括蘋果、三星、OPPO在內的多家手機大廠發布了UWB的相關產品,UWB從產業逐步走向了消費領域
2022年3月,我國智慧燈桿產業的首個國家級標準正式實施
2022年4月,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
2022年5月,卡奧斯數字孿生平臺發布
2022年,Tridium公司研發的用于解決設備連接應用的軟件框架平臺技術 Niagara已服務超百萬個實例應用
2022年,中移物聯網公司OneOS操作系統裝機量突破1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