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低軌衛星服務的快速發展,衛星網絡受到多方力量的追捧,但業界針對衛星網絡存在截然不同的觀點,質疑和支持并存。
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宣布拒絕包括馬斯克旗下的星鏈(Starlink)在內的兩家寬帶服務商獲得美國農村數字機會基金項目(RDOF)的支持。FCC認為,兩家公司的申請未能證明其能夠提供承諾的服務,人們再次懷疑該公司是否有能力滿足最低質量要求。
近年來,衛星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尤其是為偏遠地區提供高質量接入服務具備優勢。不過,電信普遍服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耗費巨額資金,也有多種實施方案,衛星服務并非唯一方案。
美國農村數字機會基金項目(RDOF)是2020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投票通過的一個重磅項目,該基金共計204億美元,旨在確保美國農村地區的居民能夠接入寬帶互聯網。聯邦通信委員會認為,此舉是該機構“迄今為止在消除數字鴻溝方面邁出的最大一步”,未來 10 年,該基金將分配給寬帶提供商,包括有線電視供應商、無線公司和電力合作社等之前排除在政府補貼之外的機構。
時任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阿吉特·派曾表示:該基金目標是全國農村地區大部分居民目前缺乏足夠的寬帶接入,并將以高效和有效的方式向數百萬美國農村居民部署高速寬帶。
該基金計劃分兩階段進行反向拍賣,意味著最低的出價將贏得拍賣。第一階段將為美國當前已掌握數據的缺乏高速寬帶的地區提供元資金,一旦聯邦通信委員會有了更準確的寬帶部署數據,將開始第二階段的拍賣,將資金分配到部分服務地區,在第一階段未獲得資金的區域可以在拍賣的第二階段繼續競標。
在2020年第一次競標中,聯邦通信委員會釋放了92億美元的額度,有線電視運營商、電力公司、電信運營商、衛星公司和固定無線服務提供商都獲得了一定份額。當時,業界認為有幾家公司是最大贏家,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SpaceX,其通過為農村地區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獲得了超過8億美元的合同,不過該公司因為剛剛提供商業衛星互聯網服務而遭質疑。SpaceX的中標份額涉及美國35個州的642925處地點。
作為SpaceX的拳頭產品之一,截至今年二季度,星鏈衛星已經發射超2500顆,在34個國家和地區為40萬客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網絡測試機構Ookla發布的報告顯示,星鏈衛星的下載網速中位值已經從去年一季度末的65.72Mbps提升到今年二季度的90.55Mbps,增幅為38%。不過,其上行速率僅為9.33Mbps。更為重要的是,星鏈價格較高,其標準套餐需要110美元/月,用戶還要花費599美元購買接收設備;其至尊套餐更是500美元一月,承諾帶寬是350Mbps。
在本次RDOF項目競標中,SpaceX就沒有那么幸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對星鏈的商業模式提出質疑,她提出:“消費者應該得到可靠且負擔得起的高速寬帶,我們必須盡可能充分利用稀缺的普遍服務資金,而不能資助那些不能提供承諾速度或不可能滿足項目要求的企業。”針對星鏈,該官員更是直言不諱:“星鏈的技術很有前途,但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在2032年之前,是否要用近9億美元的普遍服務基金,來公開補貼其仍在開發的消費者寬帶技術,而這一服務還需要用戶花費600美元的昂貴天線。”
實際上,雖然在上一輪競標中成為贏家,但SpaceX一直受到各方質疑。例如,早在上一輪競標過程中,美國光纖通信協會就曾要求聯邦通信委員會詳細審查各申請人,以確保他們能夠履行義務。此外,SpaceX還受到了衛星競爭對手Viasat的激烈競爭,該公司曾游說聯邦通信委員會將SpaceX從RDOF除名,該公司引用Ookla的數據,說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星鏈系統,該系統正在“倒退”,與幾個月前相比,提供的中值速度明顯降低。
在SpaceX被明確排除在農村寬帶補貼之外后,美國光纖通信協會首席執行官表示這一決定“對美國民眾來說都是令人興奮的消息,對64萬個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勝利”。當然,這一言論背后也是有明顯的“利益驅動”,寬帶服務商在這一計劃中可能獲得更多關注,從而得到更多份額。面對超過200億美元的巨額補貼,不同群體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
美國農村數字機會基金項目(RDOF)也是普遍服務的落地。“普遍服務”一詞最早是由美國運營商AT&T于1907年提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普遍服務的概念得到業界廣泛認可,電信普遍服務是其中核心組成部分之一。1998年,國際電信聯盟(ITU)在《世界電信發展報告》中對電信普遍服務的特征做出了明確界定,即普遍服務是一個復合概念,包括服務的普遍性、接入的平等性及用戶承受性三方面內容。
具體來說,服務的普遍性也即全國性覆蓋,是指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需求就應該有覆蓋全國范圍的服務;接入的平等性,是指無論所處地理位置、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用戶在價格、服務和質量各方面都應得到一視同仁的對待;用戶承受性,則是指電信服務的價格或資費水平應讓大多數用戶承受得起。從這三方面內容來看,電信普遍服務可以說是通過基本的電信業務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國家信息化的程度,對國民經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然而,要同時做到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其難度非常大,電信普遍服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攻堅戰。本次SapceX被排除在美國農村寬帶補貼之外,也是其明顯不符合普遍服務理念的緣故,尤其是和“用戶承受性”理念相悖。
我國已成為普遍服務的全球典范。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以電信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數字基建不斷完善。在這一過程中,農村地區并未掉隊,特別是通過電信普遍服務深入實施,所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即已通光纖或通4G),其中超過99%的村實現光纖和4G網絡雙覆蓋,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去年年底,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先后部署了七批電信普遍服務建設任務,從支持光纖通達轉向4G網絡建設,從支持行政村向邊疆、海島拓展,累計支持全國13萬個行政村光纖網絡建設和6萬個農村4G基站建設,其中三分之一的任務部署在貧困地區,推動行政村、貧困村、“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通寬帶比例分別從不足70%、62%、26%全部提升到100%,農村光纖平均下載速率超過100Mbps,農村及偏遠地區通信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
給用戶提供能夠承擔得起的普遍服務非常重要,尤其是針對農村用戶。過去幾年,在面向全國廣大用戶提速降費的基礎上,主管部門要求電信普遍服務地區資費不得高于其他地區。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面向農村脫貧戶持續給予5折及以下基礎通信服務資費折扣,精準降費舉措已惠及農村脫貧戶超過2800萬戶,累計讓利超過88億元。在廣大農村地區,每月只需要三四十元,用戶即可享受個人手機、固定寬帶和網絡電視的套餐包,農村用戶使用寬帶網絡的負擔大幅降低,獲得感有效提升。
目前,新一輪普遍服務已經啟動,包括5G網絡普遍服務,也有通過衛星網絡向著更加偏遠、特殊的場景提供服務。面向“十四五”,為繼續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電信普遍服務工作,中央財政將安排補助資金100億元左右。
近年來,隨著低軌衛星服務的快速發展,衛星網絡受到多方力量的追捧,但業界針對衛星網絡存在截然不同的觀點,質疑和支持并存。星鏈作為馬斯克在這方面的商業創新,受到業界高度關注,甚至有觀點認為其形成對其他通信方式的顛覆。但從目前發展來看,星鏈并非無所不能,依然受制于技術、商業、成本、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作為眾多通信服務類型中的一種,也需要尊重各類經濟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