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11月4日報道,過去一個月,一件改變全球智能家居生態,影響眾多智能家居設備廠家的事正在發生。
先是在10月初,CSA連接標準聯盟及其成員正式發布Matter 1.0標準,認證程序同時開放。
接著是在北京時間11月3日晚,荷蘭阿姆斯特丹,CSA聯盟成員舉行了一次正式的全球發布,并現場展示了已經兼容Matter標準的設備,包括智能插座、門鎖、照明、網關、芯片平臺和相關應用程序。
▲Matter標準阿姆斯特丹發布現場
CSA連接標準聯盟擁有20年左右的標準開發經驗,Matter標準作為一項應用層規劃,結合了IP、網絡通信技術,將不同的技術和標準結合起來,使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容易。基于Matter標準,物聯網行業和更多的設備廠商將能夠研發更多新設備、擴展更多新領域。同時,Matter 1.0發布之際,WiFi聯盟、Thread聯盟都宣布了對其的大力支持。
緊接著,北京時間11月4日下午,CSA聯盟中國成員組特別在深圳舉行了一場面向中國的專場發布活動,足見CSA聯盟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Matter標準中國深圳發布現場
會上,CSA聯盟中國成員組主席宿為民博士介紹了Matter標準的情況,以及Matter標準落地的過程中,CSA聯盟中國成員在其中的參與情況和所做的貢獻。同時,現場還請到來自多家聯盟成員企業,芯科科技、Aqara綠米、涂鴉智能、OPPO等公司負責人,進行了現場分享;會后,智東西還同聯盟相關負責人和本土聯盟企業成員進行了對話。
其實早在這次荷蘭阿姆斯特丹和深圳兩地發布活動之前,智東西就有幸與極少數國內科技、產業媒體,對CSA連接標準聯盟CEO Tobin Richardson進行了一次更深入的交流采訪。
作為CSA聯盟CEO,Tobin Richardson先生談到了很多這個將影響全球智能家居產業標準推出過程的故事,后續的發展節奏等等,可謂干貨滿滿,下面是智東西對話Tobin Richardson先生的干貨要點,以及阿姆斯特丹、深圳兩地發布會上公布的關于Matter標準的最新信息。
CSA聯盟CEO Tobin Richardson談道,Matter標準的發布無論對智能家居玩家還是這一市場而言,都有很大的積極意義,不僅是作為一個物聯網行業具有革新意義的標準,還為其生態建設提供了技術規范。同時這也是近300家公司集體參與,給物聯網行業帶來了非常有意義的變化。
▲智東西對話CSA聯盟CEO Tobin Richardson
1、Matter成為大一統智能家居標準,后續版本將于23、24年推出
Tobin說:“Matter 1.0從其命名也可以看出,它代表著新的開始。”
Matter 1.0協議包括了一整套常見的智能家居設備類型,包括電視、控制器、窗簾電機、照明以及眾多安防設備等。除此以外,Matter 1.0里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功能,就是多元管理功能,也就是說一個設備可以被多個設備或者App控制。
在連接方式上,支持Matter標準的智能家居設備只需要用戶碰一碰、掃一掃就可以輕松連接,談及這背后的原因,Tobin解釋道,Matter標準作為應用層的標準,會涉及到設備的一些配置操作和基本功能,其目的也是讓各個設備結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因此,CSA聯盟會從現有智能家居設備在底層通信協議上的不同,來找到市場上已經存在、并經過驗證的方法,并將其應用至Matter標準中,如通過藍牙、掃碼來連接智能家居設備等。
因此,在標準制定的過程中,CSA聯盟成員在前期討論過程中,基于各自的經驗達成共識,找到能夠有效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的好的方法。
在安全性和隱私保護方面,Matter標準提升了物聯網行業的安全準則,例如OTA(空中下載技術)、分布式數據庫、合規庫等,來驗證設備的來源和安全性。Tobin談道,這些基礎的安全功能在后臺運作,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是比較無感的,但它確實能幫助物聯網設備變得更加安全。
在標準制定的過程中,CSA聯盟借鑒了許多成熟的,并且已經被市場證明的安全機制和技術,通過這些更加高級、要求更嚴格的加密技術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比如提高產品安全規劃的AES 256(高級加密標準),不受到侵害能夠實現安全升級的OTA(空中下載技術)。
此外,該聯盟還在安全機制方面應用了很多創新技術,如DCL分布式數據庫,能夠證實產品的來源,確保這個產品來源是真實的,防止一些流氓設備加入網絡,侵害網絡的安全性。
Tobin談道,除了這些技術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安全性方面的投入涵蓋到了Matter標準的整個開發過程中。
值得一提的是,CSA聯盟工作組的開發社區有一個共識,就是產品的安全性需要一直被重視并不斷升級,“不會出現,我已經達成安全就終止的過程。”因此,CSA聯盟有專門的委員會來關注和討論如何不斷提升產品安全。
另外近300家公司參與Matter標準開發,可以從不同的觀點、角度來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安全性。
Matter 1.0推出之后,后續其核心的設備類型新增、生態互聯等功能也會有所擴展,并且Tobin透露,Matter標準的后續版本將會于2023年、2024年相繼推出。事實上,CSA聯盟內已經有一些任務小組開始探索設備類型拓展等新功能。
2、“鴿”兩年的落地長跑,發生了什么?讓300家公司達成共識最關鍵
早在2020年,CSA聯盟就已經計劃在年末公開Matter 1.0,隨后不斷推遲,連“鴿”兩年,今年10月這一標準才姍姍來遲。
到底這兩年發生了什么,最大的難點又是什么,智東西針提出了這個關鍵問題。
談及這一標準多次推后的原因,Tobin解釋道,標準的制定和推出往往都會花費很長時間,通常來說2-3年都是很正常的,特別是考慮到Matter標準制定的過程中,CSA聯盟需要把許多原先處于激烈競爭地位的近300家公司放在一起,讓大家達成共識,這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他補充道,其實我們想為行業帶來這么一個統一標準,可能總體上會花費10年時間,特別是對于這些在市場上擁有一定市場份額的公司,讓它們共同支持這一平臺,讓大家在很多有分歧的問題上達成共識,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更為重要的是,Tobin認為,這個標準確實花費了其該花的時間,把大家都拉到這個平臺上來一起工作,并結合不同行業玩家的支持得到了這一成果。
Tobin稱,將這些公司集合到一起是聯盟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但將它們聚集到一起,確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原因在于,這些公司都有一個非常強大且全面的服務和產品體系,這些產品和服務又和其客戶群相掛鉤。
不過比較幸運的是,這些大公司已經在合作開發標準上積累了很多經驗。事實上,以往的全球通用標準制定過程中,這些大公司也會經常坐下來一起合作。
“所以我們也借鑒了這些經驗,根據他們的不同商業模式,并基于他們已有的共識——希望提高消費者體驗,從而擴大市場、發展市場,這些共識也正是他們主要的著力點。”Tobin透露。
目前,市場其實已經明顯表達了它需要的是一個開放的全球標準來促進市場發展。對于市場缺少的是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等功能上,這些公司已經達成了共識。
但它們仍然缺少一個能夠被其信任的合作平臺來做這件事情。“CSA聯盟就是這樣一個平臺”。Tobin說。
即便如此,CSA聯盟仍需要在它們達成共識的領域之外,尊重其相關的商業模式、對市場的需求等方面。
而且對于Matter標準本身來說,它不僅包括1000多頁的技術規范,還有一整套相應的配套機制,比如相關獲得授權的測試實驗室、軟件開發工具SDK。這些SDK可以幫助開發者直接從聯盟的開源資源庫里面,下載相關代碼并直接開發相關設備。
這些配套工具的開發也用了非常長的時間,所以從完成的標準來說,它其實是整套的工具,也為開發者提供了打包的整套開發能力。
3、大小公司地位平等,提升標準適用性
如今,不僅是國外,國內已經有不少企業宣布支持Matter標準,Tobin說:“我們非常高興有這么多中國公司,參與我們的工作。”
總的來說,CSA聯盟的建立是為了推動跨越國界的合作,并且將這一標準應用、落地到全球各個角落,為物聯網行業帶來價值。
Tobin談道,在CSA聯盟這一平臺上,大公司、小公司、創企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并且在標準制定上其權利和參與度也都是公平的,此外,這些各有特色、大大小小的公司加入,使得標準在制定時能夠考慮更全面,適用性更強。
Matter標準完全解決了物聯網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問題,使其操作上變得更加簡單,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設備的安全性。
一直以來,物聯網設備中,特別是智能家居設備都呈碎片化特征。Tobin談道,現如今,一些大公司、小公司都一直尋求在相關領域能真正實現物聯網的價值,但由于它們專注的領域相互分割,這并不利于真正實現其價值。
Tobin透露:“我們也問過這些大公司,為什么你們會在這里一起和競爭對手合作,他們普遍的回答是說他們到這里是為了能夠通過標準創建來創建一個更大的市場。”他補充道,如果物聯網設備只在一些基礎功能上競爭,并不能為消費者帶來價值,只有當連接等基本功能變得簡單,這些公司才能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比如消費者體驗或者一些服務等更高層次上進行創新和資源投入,來為這個市場帶來更大、更好的發展。
同時,根據Matter標準開發出來的產品,或者應用這些標準往往能夠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率,這對公司本身和這一市場的發展來說都是有益的。
北京時間11月3日,CSA聯盟成員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正式發布會,現場展示了其已經兼容Matter標準的設備,包括智能插座、門鎖、照明、網關、芯片平臺和相關應用程序。CSA連接標準聯盟CEO Tobin介紹道,自Matter標準發布之后,已經有190多款產品獲得認證或者正在接受認證中。CSA連接標準聯盟有9個工程師和公司正在研究新領域,如掃地機器人、相機等,將其適用的范圍進一步延展。
他還透露,自從Matter 1.0發布以來,下載次數已經達到4400次,在GitHub上,Matter軟件開發工具包(SDK)的下載超過了2500次。
目前,已經有8家授權測試服務商在全球9個國家、地區的16個城市配備了相應實驗室,支持相關玩家接受Matter標準能力的相關測試。
此外,標準發布之后又有20家公司加入了CSA聯盟,因此,Tobin預計,這一進程加速,未來可能會有數百家公司加入到構建設備以及創建新的設備類別中。
Tobin談道,Matter標準最獨特的地方不在于技術本身,而在于其推出是一項全球范圍內的努力,近300家公司共同建立,大大降低了世界各地各種類型和規模的公司和開發人員的創新和增長障礙。
同時,歐洲分析機構CCS Insight指出,美國73%已經擁有或計劃購買智能家居設備的家庭表示,在選擇購買哪種智能家居設備時,會重點關注產品之間的互操作性。
芯科科技、施耐德電氣、涂鴉智能、亞馬遜相關負責人基于自己的產品生態,闡述了對于Matter標準的看法。
為兼容Matter標準的設備提供底層支持的是芯片,因此,芯科科技首席執行官Matt Johnson稱,芯科科技在標準推出的過程中,將其對網絡協議廣泛的支持、對無線通信研究形成的專有技術開放給相應工作組,讓相關設備在簡便與互操作性上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施耐德電氣家居與配電事業部執行副總裁齊毅夫稱,7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希望過可持續的生活,但現實情況不到30%。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的智能家居設備是一個巨大的需求。因此,施耐德電氣正應用Matter技術,幫助全球屋主實現凈零住宅的目標。
涂鴉智能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楊懿談道,涂鴉智能創立之初就致力于打破不同品牌、品類的智能產品之間的壁壘,這與Matter協議的初衷不謀而合。截至目前,涂鴉已經對外推出了支持Matter的解決方案,有七個解決方案作為主版本,其中六個已經在認證過程中。并且未來涂鴉還會有證書轉讓計劃。
亞馬遜的智能家居與健康總監Marja Koopmans稱,Matter標準的推出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Matter標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進一步簡化設備制造商的開發,讓來自不同公司和品牌的智能家居設備提升客戶體驗。但為了確保能夠為客戶提供最佳體驗,讓一些已經對已有智能家居設備的用戶感知到兼容Matter標準設備的好處,向后兼容性是十分重要的。
在面向中國市場的深圳發布會現場,CSA聯盟中國成員組主席宿為民同樣介紹了Matter標準的發展和中國聯盟成員的發展情況。同時她提到,Matter標準的四大特點,簡單、互操作、可靠、安全,尤其來自不同廠家、協議的設備之間的“互操作”,她認為是所有創新的基礎。
▲CSA聯盟中國成員組主席 宿為民
同時她提到,Matter標準1.0現在的成果,已經支持7大類產品,包括照明電器、暖通控制、控制設備與網橋、電視與媒體設備、窗簾幕簾、安防傳感、門鎖、軟件組件與應用程序等。宿為民特別強調,其中新增針對軟件組產品的認證意義重大,目前已經有第一個經過認證的軟件組件。
提到Matter標準后續的更新節奏和產品接入類型拓展,宿為民談到,Matter后續會以半年為更新頻率更新產品,包括新設備、功能升級、持續改進等等。
新的產品品類拓展還將包括攝像頭、掃地機器人、白電、AP無線接入點、能源管理、閉合傳感、環境監控、煙霧及一氧化碳探測、環境感測和存在傳感等。
▲Matter 1.0已經支持的產品類型
▲Matter標準即將拓展的產品類型
現場也有來自OPPO、芯科科技、Aqara綠米、涂鴉智能等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分享了他們和Matter標準、CSA聯盟之間的淵源及產品推出進展。
在中國發布會的會后,智東西與少數媒體對CSA聯盟國內相關負責人和部分聯盟成員企業進行了對話,智東西特別問到,智能家居設備兼容Matter會有什么技術開發難點,會不會增加產品的成本?CSA連接標準聯盟中國區代表商瑞云稱,Matter標準至少在兩個方面考慮了開發者的門檻和成本,一個是之前的智能家居設備,大多需要聯網、App支持,這就需要廠商需要具備涉及云端管理和App開發的能力,Matter標準簡化了這方面的要求。
第二個是在Matter標準設計的過程中,就已經考慮到針對開發者的工具的準備,同時在認證體系也是一脈相承的。CSA聯盟中國成員組主席宿為民博士補充道,Matter標準的開放性也是促進了降低了開發者的門檻和成本,這其中就包括很多源代碼的開放,Matter標準的主要制訂參與方,包括蘋果公司、三星等都提供了很多開放的源代碼。
作為智能手機和IoT、穿戴終端廠商的代表,智東西問到了OPPO在Matter標準適配的進展,OPPO標準研究部部長楊寧稱,OPPO會在手機側更快地適配Matter生態,同時會在智能家居方面更快地推出產品,同時也希望Matter標準盡快往穿戴、出行等方面發展。
其實,智能家居標準難以統一是困擾智能家居產業發展多年的問題。
不同于以往很多各自為營的分散聯盟、標準,由CSA聯盟牽頭耗時數年,聯合近300位業內大大小小公司出臺的標準,顯然與以往的標準有著截然的不同,蘋果公司、華為、谷歌、三星這些響當當的全球科技巨頭都是其聯盟成員和支持者。
當然,標準的推廣普及就和標準的共識達成落地一樣,是個需要時間的過程,隨著廠商相關適配產品越來越豐富,用戶越來越感受到統一標準實現“互操作”帶來的便利,Matter標準對智能家居產業的推動作用將逐漸顯現出來,并呈逐步放大之勢。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聯系我們,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