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舉辦的陜西物聯網產業鏈長三角合作交流會上了解到,目前,陜西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設備、軟件、網絡傳輸、系統集成、應用推廣、運營服務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預計到“十四五”末,全省物聯網產業規模將超過900億元,有望達到千億元。
目前,陜西已建立起“專班+聯盟+鏈組”的工作推進模式,初步確定了物聯網產業鏈“12388”發展戰略,即以物聯網技術賦能產業升級為主線,提升全省物聯網產業鏈發展規模和水平,通過構建秦創原物聯網技術創新和物聯網標準研究兩大創新體系,實現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究、物聯網產業生態建設、物聯網行業規模應用三個整體突破,同時,在企業數字化轉型、智慧民生服務、智慧低碳節能、智慧物流倉儲、智慧安全防控、智慧水利水務、商用車聯網、移動通信及模組八大行業實施物聯網產業鏈應用。
據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陜西將加快突破傳感器、芯片制造、物聯網通信、海量數據處理、信息安全等一批關鍵技術,提高系統集成能力,搶占技術領域制高點,培育核心能力,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基礎支撐。同時,陜西充分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資源,圍繞智慧低碳節能物聯網產業鏈建立創新聯合體、成立研究院、設立產業生態服務中心,努力把陜西智慧低碳節能物聯網產業鏈打造成實施國家“雙碳”目標中技術優勢明顯、市場規模領先的物聯網特色產業鏈。
此外,陜西還將建設西部傳感器產業園等特色產業鏈園區,大力推進物聯網有關標準及智能感知核心器件技術,融合物聯網通信技術等方面的聯合攻關,推動產業鏈核心技術和成果的推廣;積極推進新型創新聯合體建設,打造一批促進產業發展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形成推動產業發展的集群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