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記者從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舉行三周年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三年來,示范區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示范區建設重要階段性成果:今年新推出制度創新成果39項,三年累計112項,其中38項已面向全國復制推廣;持續推進108個重點項目建設,滬蘇嘉城際、水鄉客廳等重大工程開工建設;示范區開發者聯盟朋友圈不斷擴大,已集聚53家高能級主體,為示范區建設持續賦能。
江蘇省在推進示范區產業強鏈補鏈、支持示范區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李鋒回應,在推進長三角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方面,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進示范區產業鏈平臺建設。圍繞示范區紡織纖維這一優勢產業,把建設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作為產業強鏈的重要抓手,支持盛虹集團聯合東華大學成立“江蘇新視界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承擔了長三角乃至全國紡織先進材料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任務,目前這個中心在碳纖維、對位芳綸、聚酰亞胺等高性能纖維領域攻克了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并且已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二是努力把示范區打造成為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指導亨通集團、盛虹集團開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同時引導了一批國家重大工業互聯網平臺(機構)向示范區集聚,目前中國工聯院江蘇分院暨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江蘇分中心、信通院云大所等一批平臺機構已經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落地。
三是支持示范區超前謀劃5G、量子通訊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推動3大運營商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行業龍頭企業場景對接。截至10月底,當地5G基站累計建成4070座,亨通光電“5G+工業互聯網”智慧園區項目獲評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四是加快示范區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先試工作推進。與上海、浙江工信部門、通信管理部門和示范區執委會聯合印發示范區加快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從積極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等5個方面推出20條舉措,合力推動示范區數字經濟發展。
目前,在示范區內已啟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起步區建設。中國移動長三角(蘇州)汾湖算力匯聚調度中心一期已投運、二期正在建設;中國電信長三角示范區(吳江)算力調度中心已于今年8月開工建設。李鋒表示,這批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后期的投運,必將大力推動示范區的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