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正持續深入,數字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的產品設計、生產制造、企業管理、售后服務以及采購供應鏈全流程,提供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的“數字主線”(Digital Thread),也就成為數字賦能型企業進一步幫助客戶將數字價值延伸到企業各環節的關鍵。
所謂“數字主線”(Digital Thread),可以理解為在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構建一個跨越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閉環數據鏈路,確保提供準確的產品和流程信息。今年4月,全球數字化領導者PTC,以約2.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名為Intland Software的公司,憑借后者開發的下一代ALM(應用生命周期管理)產品——Codebeamer,進一步從產品層面實現了其“數字主線”的完整性,并對客戶將復雜的軟件組件整合到他們的產品中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PTC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劉強
PTC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劉強表示,“Codebeamer功能服務是PTC‘數字主線’(Digital Thread)上的重要一環,也是對PTC原有ALM應用‘integrity’的重磅升級?!彼鉀Q了上一代ALM產品敏捷度開發不足、界面以及Web UI支持度不夠等問題,為客戶帶來了具備敏捷開發、直觀易用、靈活配置、集成豐富等諸多優勢的數字化新工具。未來,PTC將提供獨立的 Codebeamer功能服務,并結合其Windchill 和Arena PLM產品,繼續增強和支持現有的ALM解決方案。
PTC中國區CTO施戰備博士
PTC中國區CTO施戰備博士表示,隨著數字化在工業、制造業中持續滲透,傳統的工業產品在整體的發展趨勢上呈現出四個方面的明顯變化:
首先,產品的復雜度正大幅提升,尤其是重型裝備產品,隨著用戶需求的持續增加,包括可持續性、無處不在的連接性、直觀的用戶體驗等,它的復雜度也相應的越來越高;
其次,產品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的新功能和新能力都需要通過軟件和算法來實現,單純的硬件方案已經無力支撐產品的全部智能化功能實現;
再者,產品的個性化定制需求在膨脹,尤其是銷售市場領域細分程度越來越高,需要關注各個領域用戶的需求,面向特定的應用場景、特定的用戶群體去做個性化的產品定制,這也使得企業需要對產品的差異化快速響應,提升市場敏感度;
最后,產品的安全合規要求逐漸變高,一方面,每個領域里都有非常詳細和明確的安全合規規定,由此形成制造商進入該領域的門檻;另一方面,全球化發展也對制造商的產品提出約束性條件,這也是進入全球市場的前提。
而以上變化趨勢實際上都是可以通過“軟件定義產品”解決,軟件正在慢慢地成為產品的一個核心的戰略部分,因為它真正解決了企業產品創新能力和速度不夠問題,提升了企業運營的效率。以風機產品為例,通常風機產品會受到不同工況、不同高度海拔的影響,進而影響風機的配置。而通過對軟件代碼和算法的調整,則能夠使其在不改變硬件結構的條件下,適應不同的環境,為用戶提供持續更新、直觀體驗、成本更低、響應更快的解決方案。
這與汽車行業的變化也不謀而合,在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車領域,所有互聯網造車廠和造車新勢力,都將核心精力集中于軟件這一領域。甚至大眾CEO Herbert Diess曾直言:“汽車行業的創新有90%是來自于軟件?!?/p>
不過,施戰備博士進一步表示,“軟件定義產品的時代確實已經到來,但當我們去思考將軟件作為產品的一個核心部分,甚至是作為產品創新的驅動力時,將給傳統的產品開發帶來很大的挑戰?!?/p>
相對來說,硬件的開發迭代周期比較長,迭代速度比較緩慢,而軟件的迭代是非??焖?、非常敏捷的,當硬件完成一個迭代時,可能軟件已經完成了十幾個迭代,因此如何保證軟硬件既同步,又能在一個小階段里各自保持相應的迭代效率,這是很多企業值得思考的問題。
當然,其中還包括了上述所說的客戶安全合規方面的需求,同樣需要跟產品的敏捷迭代開發過程、軟件開發過程銜接起來。另外,在未來企業的產品開發戰略中,如何真正做到實現軟件驅動產品的創新,以及持續的集成和迭代也是問題。
以整車產品為例,整車產品包含了機電開發和軟件的開發,但具體實現詳細設計和開發過程的時候,需要拆分哪些是硬件機電的開發,哪些是軟件的開發。而從大的階段來說,它們又怎樣能夠保持各自獨立的產品開發過程和迭代過程呢?進入整車制造階段,如何整合軟件的多個版本與不同的硬件架構一一匹配?如何找到整車所對應合適的軟件版本?因為一輛車的運營時間可能在五年到十年,還需要在這期間保持軟件的不斷更新,如何不出錯誤的實現每輛車的同步實時更新?
施戰備博士認為,進一步考慮軟硬件一體化的產品開發策略是新的軟件定義產品時代中不可避免的一個新維度的思考和解決方案的思路。這也是PTC為什么要收購Codebeamer的關鍵原因。另外,Codebeamer產品首要專注的也是汽車行業,尤其是奔馳、寶馬均是其客戶。
簡單來說,Codebeamer帶給PTC的價值有三個方面:
第一,面向未來的、敏捷的開發和軟件創新。在產品創新程度越來越高時,繼續保持面向未來的新敏捷和DevOps開發模式。
第二,打造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Codebeamer與PTC傳統的Windchill產品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軟硬件一體化的管理解決方案,使得產品的軟件與硬件版本保持一致。
第三,打造完整的產品“數字主線”(Digital Thread),在軟件方面,PTC同樣有一條從產品需求到產品開發,再到生產制造、產品交付以及服務規劃的服務閉環。原來可能是關注結構BOM為核心的這條線,現在要除了BOM硬件的結構和數據之外,同時把軟件加入到這條產品主線中來,真正去實現一個完整的產品數字主線落地。
靈活、現代、易于使用的界面是Codebeamer成功的關鍵。Codebeamer能夠為客戶提供需求、風險和測試管理能力,同時支持現代敏捷軟件開發,并集成軟件開發人員喜歡的一流DevOps和源代碼管理工具。Codebeamer的預構建模板和合作伙伴集成使客戶更容易實現受監管行業中常見的嚴格要求。
目前,Codebeamer在用戶數方面已經擁有50萬以上,每年活躍客戶也有300多家。值得一提的是,Codebeamer自成立以來到現在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快速增長。成功案例包括寶馬、奔馳、奧迪、大眾等等。
比如在寶馬,目前用戶數量大概已經超過4000人,而隨著未來軟件定義汽車這樣的概念不斷深入人心,主機廠的軟件研發人員的數量也將不斷上升,整個寶馬汽車未來Codebeamer應用范圍還將更加龐大。
寶馬選擇Codebeamer的理由也很多,比如靈活的產品設計,能夠實現對寶馬的敏捷管理的支持。另外Codebeamer工作流也是非常靈活,包括對于開放的標準的支持,它還有非常豐富的已經預置的外部系統集成接口。而在需求管理方面,Codebeamer提供了非?,F代化且非常易用的需求文檔的編輯界面。
通過Codebeamer非常靈活的工作流程,在不改變寶馬已經搭建起來的非常復雜的業務流程的前提下,就可以把一套新的系統引入到整個集團內部當中。而不需要去因為遷就一些工具的局限性而去改變整個系統,改變一個企業已有的一系列固有的規則,可以讓用戶的使用習慣保持一致。
除了汽車行業之外,Codebeamer的應用領域還包括醫療設備行業、航天航空領域等。在國內,Codebeamer也擁有諸多使用者,包括百度、華為等等,都在使用Codebeamer的解決方案。
施戰備博士表示,未來,Codebeamer從產品的定位角度來看,將會是一個核心的全過程ALM產品,同時它也將會整合到PTC整個產品戰略當中,包括未來與Atlas平臺結合的SaaS化,同時繼續保持本地和私有云的部署應用,跟PTC Windchill的產品會全面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