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在2022年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主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介紹了長飛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有效探索和從智能化升級走向數字化驅動的實踐。
莊丹表示,長飛成立于1988年,通過30多年的發展成長成為全球最大的預制棒、光纖、光纜以及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從“跟跑”到“領跑”,長飛的發展核心在于持續地科技創新。長飛致力于探索在5G+光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工藝裝備和檢測技術的智能化,實現由智能化走向數字化驅動。
莊丹介紹,在產業鏈方面,從預制棒到光纖,再到光纜,長飛實現了全過程數字化。一是精準動態作業,應用機器視覺的預制棒檢測,提升生產測量的作業精度和自動化水平;二是生產單元模擬,對于拉絲塔AI預測模型,在實時采集拉絲塔數據基礎上,通過AI的算法分析,可以提前10分鐘預警可能引起塔斷的因子,并給出解決方案;三是工藝合規校驗,生產系統與智能檢測儀表聯動,實現工藝檢測自動告警;四是數字化柔性制造,通過快速重構強定制模塊化光纖生產線,通過設備協同作業自動化光纖測試線,光纖測試效率提升了30%。另外,在自動化物流方面,長飛通過5G結合智能終端、工業相機等設備,實現了預分揀、智能理貨和自動出入,通過機器人降低成本。
莊丹表示,在國家實施“循環經濟”、推廣“雙碳”建設的背景下,長飛融合了5G和工業互聯網,通過內置5G模塊的儀器儀表實時采集園區內的電、水、燃氣等消耗數據,并通過AI算法進行需求預測,智能制定節能計劃,實現對生產能效的管控。同時,長飛通過綠色循環保低碳、對生產運營模型進行設備遠程調度,實施園區之間的循環經濟,踐行綠色制造。
莊丹談到,在5G和工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長飛聯合中國移動實現云廠驗、云監造,應用AI攝像頭,基于5G網絡生產將數據實時回傳至客戶監造平臺,實現生產制造遠程實時可視化、生產過程數據全流程監控。在工業互聯網平臺方面,長飛積極推廣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應用,通過正向追蹤、逆向溯源以及橫向對比,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放到二級節點上面,長飛的二級標識節點企業接入量在華中區排名第一。
莊丹表示,長飛致力于把自身經驗在行業外進行開拓。目前已經實現把光云互聯工業、工業互聯網應用的平臺開拓到江西的鋰電銅箔行業,基于FSG+WiFi6雙千兆全光內網、自動化改造和集散控制系統(DCS)、數據驅動的生產運營管理系統(MOM)等建設,智能制造對銅箔企業生產過程的賦能作用成果顯著,生產效率提高10%,運營成本降低15%,實現了工廠全面精細化實時數字化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