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在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賦能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主論壇上,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羚羊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徐甲甲作了題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引擎》的主旨演講。
徐甲甲表示,當前,AI人工智能與傳統工業制造業結合的迫切程度正在日益凸顯。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來看,全國60歲以上人口2.6億,占18.7%。同時,人口凈增僅有48萬人。未來傳統工業制造業發展一定得靠數字化手段進行,以智能化手段推動整個制造業發展前行。但是我們又看到,制造業企業在往數字化邁進的過程中,正面臨“數字鴻溝”等諸多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數據顯示,50.7%的國內企業沒有任何數字化投入。全國工商聯在某省調研了2800多家企業,發現只有27.7%的企業正在進行或即將進行數字化。可以看到,數字化是方向是趨勢,但是還有很多企業面臨著數字化過程中不敢轉等問題。
徐甲甲指出,縱觀工業發展歷史過程,可以發現過去我們整個工業依靠的是先進的生產線和有經驗的老師傅。未來,智能裝備、數據、算法等將會在工業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核心作用。科大訊飛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是為數不多的在民營企業中承擔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任務的企業。同時,公司關注人工智能在制造業方面的延展,承建了工信部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作為人工智能國家隊,科大訊飛用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讓機器能聽會說,成為行業領頭羊。
徐甲甲強調,為了加大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和投資,科大訊飛投資成立了羚羊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使命就是探索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落地和發展,依托 AI+大數據實現海量供需高效對接,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創新發展。目前,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得到了整個市場很好的回應,獲得了“中國工業大獎”,同時也入選了工信部“雙跨”平臺,用戶數突破22.6萬,服務企業次數超過44.5萬。
工業聲學實現了工業生產中需要用“耳朵”聽的場景。工業場景中80%的設備都帶有軸承、轉體或機電設備,這些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就會發出異常聲音。語音技術是科大訊飛擅長的主要技能,圍繞語音技術,打造了工業聲學,工業生產過程中但凡需要用耳朵聽的都可以用機器替代。工業視覺實現了工業生產中需要用“眼睛”看的場景。目前,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覆蓋15大類的算法,覆蓋場景超過50個。
徐甲甲強調,科大訊飛在工業方面已形成了“工業六感”,全面觸達工業領域的嗅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此外,科大訊飛工業知識圖譜也可以實現工業知識的沉淀和代際傳遞,能夠解決工人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記憶的問題。
工業認知還有一個重要的利用場景,就是能夠智能輔助決策。有很多制造企業的生產依賴于市場變化、倉儲物流以及設備本身運行情況,借助這一技術可以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智能化排產和調度。進一步講,科大訊飛與很多龍頭企業共同打造可持續進化的工業大腦底層,用工業六感采集工業生產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傳感數據,尤其是非結構化數據,同時通過科大訊飛的工業數據平臺進行分析,用工業AI平臺對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及優化決策。
徐甲甲表示,科大訊飛用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賦能千行百業,滿足千行百業數字化改造需求,平臺已開放 513 項能力。目前,科大訊飛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的開發者團隊超過了371萬。人工智能為傳統工業轉型與安全生產提供了AI助力,工業的廣闊應用場景也將為人工智能開辟新的發展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