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在湖北武漢舉行的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5G+智慧電力”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以《工業互聯與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譚建榮認為,圍繞工業互聯網,有五項關鍵技術在電力行業可以得到應用,一是人機交互技術,二是工況感知技術,三是數據挖掘技術,四是自主學習技術,五是自主決策技術。
譚建榮認為,工業互聯主要是做硬件互聯、軟件共享、數據集成,從而實現市場互聯、設備互聯、資源互聯。而目前來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電力行業有十大應用。
一是智能電網。通過利用智能化手段與先進傳感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先進的控制方法和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來進行智能化輸變電,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以及使用安全。
二是無人機巡檢。過去,電網需要工人巡檢,現在是無人機巡檢,可以保證線路的安全、可靠、暢通。
三是維修、操作機器人。變電站變壓器放在里面溫度很高,電磁場非常大,人工操作對于身體有較大危害。現在則可以利用機器人進行巡檢、維修、操作。
四是用電大數據分析。利用大數據分析用電總量是否降低,哪些行業用電量發生起伏等用電大數據。
此外,還有智能化電表,電力系統數字孿生,電網安全、設備安全遠程預測、預報與預警,電力設備操作、維修人員上崗培訓,電網、發電設備輸變電系統的協同優化以及電力工程預設備設計、制造、施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同時,譚建榮認為,數字孿生有八項關鍵技術在電力行業內可以得到充分應用:復雜裝備多元異構數據轉換與集成技術、復雜裝備幾何物理行為工況建模技術、復雜狀態數字孿生多性能耦合分析技術、大數據驅動下的數字孿生行為仿真技術、復雜裝備全生命周期作業過程仿真技術、智能車間布局規劃與生產調度優化技術、運行狀態可視分析與故障智能預測技術、基于增強現實的維修維護操作導航技術。
電力行業運用工業互聯網要結合實際情況。譚建榮強調,“我們用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化、網絡化,都要結合國家實際情況,都要結合行業具體情況,都要結合企業本身自身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