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2日,百度(NASDAQ:BIDU,HKEX: 9888)發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第三季度,百度實現營收325.4億元,同比增長2%;歸屬百度的凈利潤(non-GAAP)達到58.9億元,同比增長16%,超市場預期。百度智能云保持了積極健康的增長勢頭,實現營收45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并推動百度核心非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5%。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盡管新冠疫情的再起帶來持續挑戰,但百度核心仍于第三季度錄得穩健的財務及經營業績。百度核心的收入恢復正增長,此受我們在線營銷業務的逐步恢復及智能云收入的穩步增長所驅動。“
在擴大運營規模的同時,百度智能云實現經營利潤環比、同比雙提升。這歸功于百度智能云逐步構建的健康增長機制,百度智能云正從低利潤率項目中轉移,并致力于推動解決方案標準化。
9月,百度智能云發布全新戰略“云智一體,深入產業”及“云智一體3.0”架構。基于此,百度核心自研AI技術在產業中得以充分應用,推動業務高速增長。
數字經濟在工業、交通、政務等垂類市場快速增長,百度智能云在早期就占據了有利地位,聚焦行業核心場景實現多點突破。而今通過壓強式創新幫助客戶創造新增長點,百度智能云市場份額同步實現高速增長。
工業領域,百度智能云首個長三角“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項目落地蘇州常熟,在投入運營的1年時間里,開物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服務300家企業,幫助20家企業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為183家企業提供咨詢診斷服務,交出優異成績單。
在雙碳領域,百度智能云取得重要進展,在蘇州常熟中標首個低碳智慧園區,通過能耗監測與分析,智能調度等技術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提升用能設施效率,助力產業園區實現綠色低碳持續發展。
面對汽車行業新增的上云需求,百度智能云發布了汽車云,從制造到銷售運營,助力車企完成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目前,中國銷量前15的車廠中,有10家是百度智能云的客戶;10大新能源車企中,百度智能云服務5家。
在政務方面,滿足不同規模體量、不同行政級別的城市數字化轉型需求,百度智能云推出“九州”區縣大腦,把一線城市的治理經驗快速拓展到區縣。IDC報告顯示,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百度智能云憑借領先的AI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位居中國城市智能計算平臺領導者位置。
在水務領域,百度智能云持續建設新一代水務智能化底座。以廣州白云區為例,面積24.8平方公里的廣州和龍水庫,在與百度合作后,管理人員僅通過一塊智慧屏就可以實現全面管理。
在智能交通場景,百度智能網聯、智慧交管、智慧高速、智慧停車解決方案已經幫助北京、廣州、長沙、重慶等城市大幅提高交通通行的效率。截至第三季度末,以累計合同金額超過千萬元人民幣訂單計算,百度ACE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已經被63個城市采用,覆蓋范圍較一年前的24個城市持續提升。
在技術創新領域,百度智能云曦靈提速升級數字人科技,實現偶像級數字人秒級生產,可24小時直播帶貨。曦靈還為中國日報打造首位數字員工,獲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趙立堅在Twitter上轉發。
不同于其他廠商,百度智能云的技術理念是致力于針對行業需求做到進行端到端的技術調優,這個優勢源于百度全棧自研的AI技術能力。目前百度智能云已形成了一套“芯片-框架-大模型-行業應用”的智能化閉環路徑。得益于領先的技術理念,百度智能云在服務行業客戶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取得顯著成效。
以AI工業質檢為例,在龍頭化纖企業恒逸化纖的車間里,化纖絲錠質檢是重要的生產流程,由于絲錠尺寸大、缺陷占比小、節拍快、檢測標準高,一般的自動化質檢設備很難做到精準檢測。百度智能云通過對模型算法設計、推理引擎、深度學習框架、芯片適配等環節進行端到端優化,將整套系統的檢測速度提升了4倍,良率提升12%,每年為工廠降低成本數千萬元。IDC今年9月發布報告顯示,百度智能云已連續三年拿下中國工業質檢解決方案市場第一。
IDC在11月發布的《亞太區AI全生命周期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百度面向智能制造等數字化轉型需求旺盛的行業,提供全AI生命周期端到端的AI模型開發解決方案,成為國內唯一入選該報告的AI服務商。
長期來看,更智能的算力,賦予了產業發展新的增長動能。多元算力在各場景下的大規模應用正在讓異構計算成為主流,“云智一體”正是這一發展趨勢下市場的必然選擇。未來,百度智能云將進一步參與并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挖掘更多長期、高質量的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