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發布《關于中國聯通和優友互聯合作開展移動物聯網業務轉售的批復》,正式啟動了移動物聯網業務轉售試點工作。這標志著國內移動轉售產業從個人通信領域延伸至行業通信領域。
對此,通信業大V項立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本次批復標志著國內移動轉售產業從傳統電信業務延伸到物聯網領域,將給轉售行業帶來更多機遇,也將促進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項立剛表示,“以前的物聯網業務都是幾家運營商親自發展的。隨著物聯網的普及,運營商可能比較難以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比如一個做空氣消毒機的民營企業,可能就需要定制物聯網卡。這類企業需要的服務時長、價格、配置跟大型企業很可能是不一樣的。”
項立剛還認為,開展物聯網轉售試點,將有利于轉售企業靈活擴展產品策略和發展方向,探索與垂直行業共贏的全新商業模式。“在創新服務方面,移動轉售企業有可能做得更好,開拓出物聯網市場的增量空間。”
2022年,我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2022年8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16.98億戶,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首次超過移動用戶數,較移動電話用戶16.78億戶多2000萬戶。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透露,截至2021年底,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超過2.6萬億元,2020年規模為1.7萬億元。主要應用于公共服務、工業制造和交通運輸領域。未來幾年,移動物聯網業務仍將會保持高速發展階段。
當前,除了三大運營商之外,當前市面上大大小小的連接解決方案企業已有近萬家,這類企業身份“名不正言不順”。由于安全問題高度敏感,相關部門正在嚴厲打擊非法出售、代理物聯網卡等企業。
為避免物聯網轉售出現層層代理的亂象,政策要求轉售企業必須與行業用戶簽訂合同,在合同中明確使用場景、禁止二次轉售、不得改變使用用途、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處置措施和行業用戶發生違約行為時的違約責任等。
同時,還要求物聯網轉售企業需要具備完善的網絡安全管理、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管控各項制度及監測風險與應急處置能力。
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都在說明國家相關部門將會進一步打擊物聯網卡的非法出售,如一些不法商家,在某些電商平臺上以極低的價格賣給個人用戶等。也會進一步規范物聯網卡售賣的準入政策法規,一些不具備資質的、不具備對騷擾信息管控能力的企業,將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