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銅線的替代品,到如今成為補充寬帶光纖的利器,不受物理線路約束的FWA發展極為迅速。
可以大概率確定的是,未來5年將是發展5G FWA的最佳時間。
根據愛立信2022年11月刊《移動市場報告》的數據顯示,在其調研的全球310家運營商中,有238家提供FWA服務,占比高達77%。截至去年底,全球FWA連接數超過1億。到2028年,預計全球連接數將會增至3倍,達到3億以上,而5G FWA 連接數預計到2028年將會達到2.35億左右,占總連接數的80%。
一個國家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通常與該國的經濟、技術、人口、地理等因素有很強的關聯性,對于有些國家來說,光纖寬帶確實不適應該國的國情。例如,國外的部分地區地廣人稀,布設光纖的成本投入較高,存在投資回報慢甚至難以收回投資的問題;部分路權限制嚴格的地區,居民的反對也限制了光纖鋪設的進度;還有一些城市,屬于歷史文化名城,無法施工。對于這些不適合鋪設光纖的場景,必須有一個“Plan B”來滿足用戶的寬帶上網需求。而FWA(Fixed Wireless Access,固定無線接入),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Plan B”。
相較于有線接入,5G FWA無需進行獲取路權、挖溝埋纜、穿墻打洞等繁雜的步驟,成為了很多國家和地區部署網絡的理想選擇。而隨著5G技術的迭代,基于5G NR的大帶寬能力,用5G無線接入代替最后一公里的光纖入戶,更進一步推動了5G FWA的發展。具體來說,5G FWA主要是通過在用戶附近部署5G基站,再由5G天線發射波束連接到用戶家中的5G CPE終端設備,將5G網絡信號轉換為WiFi等網絡連接,然后終端設備便可由此連接5G網絡。
當前,5G FWA的容量和速率已經可以滿足基本的連接需求,甚至還有追趕FTTx的勢頭出現。
在頻段方面,目前已經推出的5G FWA服務以3.4GHz~3.8GHz的sub-6GHz頻段為主,僅有意大利和美國支持26GHz以上的毫米波,峰值傳輸速率更創下2Gbps以上的紀錄,最遠可將毫米波信號延伸至7km之外。近期,工信部也對我國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進行了優化調整,通過新增毫米波頻段(E波段,71-76GHz/81-86GHz)大帶寬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等措施,進一步滿足5G基站等高容量信息傳輸(微波回傳)場景需求,發揮出毫米波頻段的大帶寬優勢,有效滿足移動通信基站回傳容量需求,也有助于解決光纖鋪設難、成本高的難題,為5G FWA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在終端方面,得益于FWA的快速擴展,5G CPE的全球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成長。當在不同的應用環境中使用FWA服務時,用戶對CPE設備的不同需求,也催生了消費級和工業級5G CPE的不同細分市場。作為5G CPE的重要市場,我國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8000萬臺,市場價值270億元。對于運營商來說,5G建設初期時用戶滲透率較低,投資難以實現快速變現,而現在的5G滲透率已經處于較高水平,CPE業務則能將空閑的網絡資源利用結合起來,為運營商增收,因此我國各大運營商也都在大力推動5G CPE發展。而除了CPE之外,5G FWA解決方案還可以覆蓋5G MiFi、5G CPE、5G Dongle、5G ODU/IDU、路由器等終端形態。
早在2020年時,我國就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光纖寬帶網絡和4G網絡,光纖用戶占寬帶用戶比例超過了93%。截至2022年10月底,在我國的“千兆城市”中,平均城市家庭千兆光纖網絡覆蓋率超過100%,實現了城市家庭千兆光網全覆蓋。中國聯通副總經理唐永博更是在本月15日表示,當前光纖入戶已經覆蓋了4.5億戶家庭,千兆端口規模近2年提升5倍。多年來,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已經形成,5G FWA想要完全替代光纖的難度很大。
同時,當前多數5G CPE的價格大多高于中高端WiFi 6路由器的定價,大流量5G套餐資費的性價比也遠低于使用不限量的千兆光纖,這些因素都成為國內發展5G FWA的“攔路虎”。
在物聯網智庫早期的文章中曾經分析過,雖然FWA無法在城市替代有線寬帶,但也不影響其在城市中的商用,在用戶數量達到容量上限前,FWA給小區和寫字樓用戶提供一個選擇性,這種選擇性有利于降低小區和樓宇寬帶壟斷價格,讓有線寬帶和FWA達到一個相對合理均衡的定價體系。
同時,運營商在主要城市的大部分小區中已實現寬帶入戶,這些前期已付出了沉沒成本,自身若再部署FWA的話,也會進一步推動自身和駐地網運營者談判降低“過路費”的籌碼;對那些還未入駐一些小區或樓宇的運營商來說,FWA也給其提供了低成本快速“挖角”競爭對手用戶的手段。當用戶有多樣化的選擇、各類選擇成本和服務差異化不大時,各類接入方式都有用戶使用,不可能出現全部選擇FWA而造成容量不足的情況。
而放眼全球,根據Counterpoint的報告,全球(不包括中國市場)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家庭能夠接入固定寬帶,只有約25%的家庭可以享受超過100Mb/s的網速。在國外的這些地區,發展5G FWA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和經濟效益,愛立信的《移動趨勢報告》也顯示,除了亞太地區,全球各區的FWA采用率皆有成長,其中,西歐采用率第一,高達93%,其次是北美的80%。 該報告還預測,到2026年底,FWA連接數量將會增加3倍,占全球移動數據總流量的25%。
截至2021年底,全球4G/5G FWA用戶數已超過6500萬,其中,4G FWA用戶數占95%,預計在2025年時,5G FWA用戶占比可以提升至27%,FWA也已經開始從小眾走向主流。從國外運營商發展FWA的經驗中可以看到,5G FWA在提升體驗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發展多樣化業務,跳出提供連接的局限性,提供更多差異化的能力。據華為統計,80%以上商用5G FWA的運營商,均有捆綁WiFi Mesh、視頻、游戲的套餐推出。不僅如此,5G的演進還讓FWA實現了從家庭向企業的延展。例如,“Work From Anywhere”就是一種面向中小企業的FWA商用場景,不僅能夠提供有保障的連接,還可以提供辦工套件,如在線會議、電話業務、7x24保障服務等。
除了將5G FWA用于家庭和中小企業之外,其更大的市場還在于企業專線、自動化遠傳等工業制造業領域,都可以快速部署而無需布線,利用各類終端實現暢快5G聯網體驗。可以這么說,5G FWA為企業、工業、消費級應用場景的大網絡容量和低時延極致性能需求提供了全新的選擇。
面對5G FWA帶來的難得的機遇,模組、芯片廠商自然也不甘落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發力。例如,高通推出的驍龍X65芯片是全球首個達到萬兆的5G無線芯片,搭載這款芯片的廣和通FG170 (W)系列模組可以讓FWA信號接入更加穩定,同時支持Sub-6和全球毫米波頻段,也讓方案商在打造5G CPE設備時更加從容;移遠通信推出的搭載MediaTek T830的5G模組RG620T,使得搭配其使用的5G CPE終端穩定性有了較高提升。
目前,在全球30個多國家和地區,已有百余款5G CPE宣布推出或已經推出,正式上市的也已有數十款。而FWA業務想要上量發展,也要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對CPE的不同訴求。相對來說,歐美、中東等地的發達國家對CPE的成本不太敏感,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設計,發展中國家對CPE價格則非常敏感,需要做好4G/5G協同,可以通過4G CPE的價格優勢培養用戶習慣,再利用5G CPE可對標光纖發展高端用戶,帶來更高的ARPU。
在未來幾年,如果在終端及服務價格上對消費者和企業用戶更加友好,在連接性能上滿足更多場景的需求,相信5G FWA的增長曲線會有令人驚嘆的走勢出現。
參考資料:
1.《三件事讓你一次搞懂5G CPE》,8kCINE
2.《以FWA之名,探索全場景適用的無限可能》,華為技術
3.《工信部:全國110個城市建成千兆城市 千兆光網可覆蓋超5億家庭》,C114通信網
4.《Fixed Wireless Access handbook》,愛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