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剛剛報道,韓國芯片巨頭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9日證實,兩家公司于8日下午(當地時間)向美國政府提交了其芯片業務信息。不過報道稱,兩家企業均未提交客戶資料等敏感信息。
據報道,三星電子同時省略了庫存信息,并將所有提交資料標記為不可向公眾公開的“機密文件”。三星方面解釋稱,依據合同保密條款,客戶信息不能對外公開,因此在與美國商務部進行協商后將其省略。SK海力士則將部分資料標記為機密文件,庫存資料只按車用、手機用、電腦用分類提供。SK方面表示,公司在與客戶保持互信關系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各種情況提交了資料。
美國商務部此前以提高芯片供應鏈透明度為由,要求跨國芯片企業到11月8日前提供其芯片庫存數量、訂購明細、各產品銷售、客戶公司信息等26項供應鏈相關信息。
韓國《亞洲經濟》8日稱,雖然美方近來放寬要求,企業可不提供具體客戶名稱,按照汽車用、手機用、電腦用等產業類別提供信息,但仍存在侵犯商業機密的可能。報道稱,臺積電、美光等廠商提前“交卷”,這些企業在涉及客戶信息、庫存及銷量等核心內容時,未披露具體數據,業內人士認為,韓企將參考這些做法,剔除敏感信息后答復美國政府。
“美國政府會否要求全球半導體企業追加提供額外信息?”《韓民族新聞》8日稱,從目前主要企業提交的數據看,有的隱瞞了銷售額排名前三的客戶,有的只提交了按行業使用產品的公司所占比例,而非美國最初要求的“客戶半導體具體交易情況”。專家表示,在美國還沒有明確可能采取何種制裁措施的情況下,各大企業當然不會提交最核心的商業秘密,但如果美國政府認為提交的數據“不足”,不排除未來會繼續施壓。
半導體或芯片具有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特性。它們通常由硅制成,用于為各種設備供電——例如汽車、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家用電器和游戲機,就是典型的應用場景。
這些微小的物體執行許多功能,例如為顯示器供電和傳輸數據。因此,供應緊縮會對汽車、冰箱、筆記本電腦、電視和其他電子設備的銷售產生影響。
但芯片制造產能不能在短時間內增加。正如彭博社的一份報告指出的那樣,制造芯片是一個需要數月時間的復雜過程。
報告稱:“制造芯片通常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涉及大型工廠、無塵室、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機器、熔錫和激光器。”
臺積電(TSMC)是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其客戶包括高通、Nivdia 和蘋果。它持有制造芯片代工業務的 56%。
大流行期間電子設備的銷售激增,對半導體產生了巨大的需求。但 COVID-19 并不是短缺背后的唯一因素。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系也是一個因素,因為許多美國公司與中國公司有業務往來。例如,向美國芯片制造商供貨的華為就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
基辛格強調需要與中國“正常化”關系。他補充說,因為建廠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