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的提出,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燃氣行業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與燃氣相關企業的重視。作為重要的能源子行業之一,燃氣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穩定對于建設安全高效的能源供應體系、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伴隨著物聯網技術逐步成熟并落地,燃氣行業的數字化當屬維護產業鏈安全最重要手段。
燃氣行業數字化轉型方興未艾
早在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就印發《“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協同推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工業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明顯增強。一批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臺建成運行,“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快速感知、實時監測、超前預警、聯動處置、系統評估等新型能力體系基本形成,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管控水平明顯提升,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支撐和服務體系,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模式。
當前,隨著西氣東輸管線的建成,燃氣用氣的人口數量和消費量呈指數式增長,用氣規模大幅顯著提升,燃氣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并逐步形成天然氣為主、液化石油氣為主的供應格局。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燃氣企業自然也不例外。數字化轉型可以提高燃氣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競爭力,為其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是順應國家低碳改革的洪流。
目前,燃氣行業運營以人工為主,維修、巡查、客服等環節需投入大量人力,企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同時,隨著燃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燃氣企業積累了海量的基礎運營數據,且未得到合理的應用。另外,燃氣行業缺乏完善、科學的安全管理體系,造成一定的燃氣安全隱患。在此背景下,燃氣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穩定高效地發展,必須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便利性。
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已經深入到企業的生產、運營、安全管理等領域,促進了能源行業的數字化發展。能源行業的數字化改造已經成為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重塑企業經營模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作為能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燃氣行業該如何借助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體驗、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能源供應安全,成為實現長足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眾所周知碳中和是全球共振目標,而中國低碳轉型更加任重道遠,碳中和的難度比碳達峰更大,在降碳任務中,能源行業首當其沖。 因此,日益迫切的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需求將在很大程度上定義生產商的整體戰略,因為 ESG 可能被視為一項競爭優勢,燃氣公司越來越多地尋求數字化解決方案,例如數字孿生、數據平臺和其他技術,而不是僅限于監測和排放控制。數字孿生等技術將發揮巨大的戰略作用,因為它們可以提供可視化和情境化,并在正確的時間提供正確的信息,通過提供精確的能源資產概述,有助于提高效率,減少排放,加速能源轉型。
燃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挑戰
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數字化轉型、業務決策提供了更多可能。目前燃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面對著挑戰如何做好的問題。
在企業層面來說,燃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比較滯后,大多數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手段。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具備較高的技術能力、組織能力和文化變革能力,尤其是民營企業尚處于數字化的初級階段,這對于一些傳統的燃氣企業來說,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市場競爭激烈,需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上立足,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資源支持;規模較小,資源有限,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的技術和人才支持,但企業往往缺乏足夠的投入和資源支持;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重視組織文化和員工培訓,但一些傳統企業文化較為保守,員工對數字化轉型缺乏認識和理解,存在一定的文化障礙等。很多企業面臨其他困惑,比如采用未使用過的新技術是否存在風險、是否具有數字化基因、沒有相關人才、投資不夠、不能連續等等,存在“唯技術論”導向、“企業適用性”偏好、轉型路徑等誤區。面臨的挑戰比較突出的有戰略缺位、轉型缺乏方向、能力難建、轉型難以深入、價值難現、投入無法持續等方面。因此,數字化轉型需要整體考慮,而不是一些零散的簡單工作。
因此有專家學者建議,燃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第一步是戰略目標引領,高層推動,確立數字化轉型的決心和耐心;第二步是基于業務場景,規劃符合企業實際的數字化轉型藍圖和路徑;第三步是梳理數據資產,建立數字化轉型的數字平臺基礎;第四步是敏捷實施,快速迭代,通過價值實現,快速證明,并達成共識;第五步是建立企業數字化組織和能力保障體系。
最后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燃氣行業的必經之路。當下,數字化轉型雖面臨很多挑戰,但更多的是美好的機遇;未來,中國燃氣企業應該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強數字化建設和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