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我國率先邁入了“物超人”時代,標志著物聯網將進入更加高質量發展的階段。誠然,“物超人”在某種程度上是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其加速到來離不開產業鏈的百花齊放,而傳感器作為物聯網體系中的基礎單元,更是肩負重任。尤其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面對豐富的智能化設備與場景,各類傳感器、微控制器“各顯神通”,但如何將其安全、穩定的連接,并快速搭建出相應的智能化系統往往是開發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
針對于此,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廠商英飛凌推出了一款連接傳感器套件XENSIV?(CSK),可以幫助客戶加速原型創建和定制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開發,并將各種傳感器集成到智能應用中。
過去,開發者往往需要深入學習信號處理或軟件開發知識,并且了解各類傳感器的性能,才能夠完成相應的產品開發、系統設計。但XENSIV? 連接傳感器套件 (CSK) 可以幫助降低開發門檻,即便是對傳感器不熟悉的工程師,也可以通過開發套件所附帶的軟件庫體驗傳感器本身的功能、性能,其中包括了多種雷達傳感器與二氧化碳傳感器的驅動,工程師甚至可以通過加入應用層的軟件來預覽數據與云平臺的結合。
在媒體溝通會上,英飛凌科技電源與傳感系統事業部大中華區應用市場總監李國豪介紹道,在物聯網開發階段,工程師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學習新的傳感器,或者說是學習如何進行新的設計,這個學習的過程是否順暢往往要取決于工程師是否有足夠的技術資源。所以CSK能夠幫助工程師做好軟件、驅動、技術參數以及新傳感器可以調用的用戶界面,簡化開發流程,無需從軟件的源代碼維度來進行調校,只需要在用戶界面修改關鍵參數即可體驗傳感器與應用場景是否契合,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具體來看,XENSIV?(CSK)集成了多種XENSIV傳感器,主要包括雷達、二氧化碳和壓力傳感器,并配有PSoC? 6系列微控制器,可提供高能效、高性能的處理能力。此外,它還通過搭載OPTIGA? Trust M安全芯片實現了安全連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該套件的開發板模塊在設計上與Adafruit的外形尺寸兼容,這使得它可以為各種傳感器用例提供原型創建解決方案,例如使用電池供電的智能家居應用等。這為用戶提供了更加靈活和方便的開發體驗,并且可以快速實現各種物聯網應用。
被問及使用XENSIV連接傳感器套件能夠縮短多少開發時間時,李國豪坦言,“可以說非常之多”。他也表示,這同樣取決于開發者自身技術積累與開發經驗。但是,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開發者,沒有CSK的幫助,可能會浪費時間在選型、算法、入門新傳感器等基礎事項上。對此,李國豪以雷達傳感器為例介紹道,英飛凌最新發布的開發套件為雷達傳感器提供了兩種算法,包括存在偵測與出入門口的人數監測,開發者可以先體驗雷達傳感器能夠實現哪些應用與場景,從而針對其自身需求快速地通過用戶界面來調校技術參數,就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到其整個應用設計是否符合需求,大大縮短開發周期。
此外,據李國豪介紹,CSK套件目前所提供的雷達算法都是英飛凌內部所提供的算法。所以,雷達或二氧化碳傳感器所輸出的數據,都可以通過云平臺調用,用戶可以通過開發套件的ModusTooIbox中的編譯器進行相應的應用層設計,根據實際場景的具體需求來發揮數據的最大價值。
在具體的應用方面,雷達與二氧化碳傳感器已經在智能家居場景中廣泛落地,為空調、空氣凈化機、智能音箱等設備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場景。例如,雷達傳感器可以感知客廳中的用戶身處空調的哪個方位,配合二氧化碳傳感器即可實現自動控制送風的強度或是送風的方向,即通過二氧化碳濃度來判斷送風的程度。
此外,雷達傳感器本身也是智慧醫療場景中的重要“幫手”,例如可以收集心率數據、可以在晚上睡覺時,通過人的呼吸心率和聲音傳感器,加上麥克風收集到是否打鼾來分析睡眠質量。據悉,現階段的CSK已經支持“一發三收”的雷達傳感器,已經有將其集成到帶有睡眠分析功能的智能音箱產品中的實踐了。
除了健康管理外,智能電視、智能顯示屏等也可以通過雷達傳感器感知用戶是靠近還是離開,屏幕亮度就可以隨之調整——離開的時候就閉屏,靠近的時候就亮屏,從而實現省電模式。
毫無疑問,隨著物聯網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應用場景將更加豐富,英飛凌XENSIV連接傳感器套件(CSK)的推出將極大地加速智能化場景的搭建,為定制化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新的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