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重磅發布會官宣!國內首個軟硬協同全棧自主的數據庫或將到來
華為中國宣布將于6月7日在上海舉辦重磅發布會,主題為“給世界一個更優選擇”,產品來自華為云。華為將要推出的產品或是下列其一:全新GaussDB數據庫產品,國內首個軟硬協同全棧自主的數據庫,奇G大模型或盤古GPT5.5G技術相關。此次發布會正值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期間,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和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CEO張平安都將參與。
2.4萬元!蘋果首款MR頭顯Vision Pro發布
在今日舉行的蘋果WWDC23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在推出眾多新品、新系統后,終于公布了發布會的One More Thing,正是傳說中的蘋果首款MR頭顯設備——Vision Pro,這是一款打破真實與虛擬的劃時代產品,將帶領人類進入空間計算時代。ID設計上,Vision Pro就像一款大號潛水眼鏡,得益于EyeSigh技術,當有人靠近時就會變透明,顯示出你的眼睛不影響正常交流。核心配置上,Vision Pro搭載兩顆芯片,分別為M2和用于消除延遲的R1處理器,配備micro-OLED屏幕,兩塊屏幕總像素為2300萬像素,等于每只眼睛分到的像素比4K電視還多,支持4K廣色域視頻和HDR渲染。Vision Pro操控十分簡單,用眼睛移動光標,用手指捏和選擇和滾動,或通過語音進行操作,簡單來說,當你看向一個App時,App就會顯示被注視,僅需一個手勢就能打開。
掃碼即可下載報告
華為:不會有“盤古Chat”此類命名,也不“對標”業界產品
此前有消息稱華為將發布一款直接對標 ChatGPT 的多模態千億級大模型產品,名為“盤古Chat”,定于7月7日發布,目前華為已經為“盤古 Chat”申請了相關商標。商標申請進度顯示,華為已成功注冊多枚“盤古”“PANGU”商標。另據證券時報報道,華為官方口徑未直接提及盤古大模型的發布,華為不會有“盤古Chat”此類命名,也不“對標”業界產品。
Gartner報告預測:2026年將有超1億人與生成式 AI 一起工作
IT 研究與咨詢機構 Gartner 的一份報告表示稱,2026 年將有超 1 億人與生成式 AI 一起工作。瑞銀(UBS)分析師邁克爾?布里斯特稱:“未來幾年之內,生成式 AI 將對制藥、制造、媒體、建筑、室內設計、工程、汽車、航空航天、國防、醫療、電子和能源行業產生巨大影響。”
微軟Office 365 AI定價曝光:年費10萬美元 已有100家客戶
微軟正在推行Office 365 AI助手,目前已經有100家客戶額外分別為1000個訂閱賬戶支付了高達10萬美元的年費,另有600多家微軟最大的客戶預計將試用。AI版本的Office 365價格相比經典版本至少高出了40%,具有自動在Word文檔中撰寫和自動創建PPT等增值功能。
谷歌推出繪畫AI工具 StyleDrop
StyleDrop是一款由Muse驅動的文本到圖像生成視覺變換器,通過微調極小的可訓練參數(總模型參數的不到1%)來學習新的風格。然后,通過迭代訓練(可以由人工或自動反饋引導)來提高生成圖像的質量。這種高效的學習過程意味著,即使用戶只提供一張定義所需風格的圖像,StyleDrop也可以提供高質量的結果。
MLC Chat 上架蘋果 App Store,手機就能本地運行 AI 大語言模型
近日 ,CMU 助理陳天奇教授表示,獨立的 MLC Chat App 目前已經上架蘋果 App Store。據 MLC LLM 項目介紹稱:“MLC LLM 是一種通用解決方案,它允許將任何語言模型本地部署在一組不同的硬件后端和本地應用程序上,此外還有一個高效的框架,供每個人進一步優化自己用例的模型性能。一切都在本地運行,無需服務器支持,并通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的本地 GPU 加速”。
劉慈欣自曝用ChatGPT寫發言稿:寫得還不錯
據快科技消息,劉慈欣在做客俞敏洪直播間時,坦然表示,雖然“AI統治人類”還只是科幻作品中才會出現的場景,但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產生了很多現實的影響。據劉慈欣透露,他在不久前的科幻大會上,就有一兩篇發言稿自己實在沒時間了,最后是ChatGPT寫出來的,寫得也還不錯。
萬達集團:全國首個旅游景區 AI 導游“小丹”亮相,基于大語言模型開發
據萬達集團官方消息,全國首個旅游景區 AI 導游“小丹”上線,數字人 AI 導游“小丹”由萬達集團企業文化中心為貴州丹寨萬達小鎮量身打造。據萬達介紹,相較于傳統導游,“小丹”的優勢很大,突出體現在方便實用、智能應答、節約成本等很多方面,大大增強用戶體驗。小丹的具體優勢有:一鍵領走貼身服務、AI 智能萬問不倒、以一抵 N 節約成本、既是導游又是流量入口。
華為5G芯片下半年將回歸!
6月5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計,華為海思將在2023年下半年重新發布支持5G的麒麟芯片,并使用中芯國際N+1工藝代工,性能方面可媲美臺積電7nm。
臺積電2nm芯片來了:試產1000片、蘋果英偉達有望首發
臺積電繼3nm工藝之后產生了2nm工藝N2,這一代會放棄FinFET晶體管工藝,轉向GAA晶體管,相較于N3E工藝,N2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臺積電2nm工藝預計會在2025年量產,試驗性生產將于近期在竹科基地建立小量試產生產線,目標今年試產近千片。
馬斯克繼任者現身:NBC前高管接棒推特CEO
據知情人士消息透露,馬斯克為推特所尋的新CEO將是美國知名娛樂傳媒公司NBC環球的前廣告主管琳達·亞卡里諾。同時,從NBC環球聘請了曾在NBC環球擔任全球廣告和合作事務的執行副總裁喬·貝納洛克擔任推特高管,協助管理。
中國聯通:云南聯通收回云南全省委托承包運營權
6月4日,中國聯通發布公告,其下屬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的分公司——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收回北京中電興發科技有限公司(或其指定主體云南中電典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控股的楚雄、普洱、曲靖、昭通、西雙版納 5 州市運營公司委托承包運營權。至此,云南聯通收回全省(含16州市)的委托承包運營權。
消息稱鎧俠與西部數據合并談判進入最終階段,新公司將成全球 NAND 存儲行業一哥
6月5日,據日本共同社報道,NAND存儲器制造商鎧俠和西部數據的合并談判已進入最終調整階段,鎧俠將主導合并后的新公司。合并后的NAND存儲器營收規模有望達到 2.5 萬億日元(約 1267.5 億元人民幣),將超越三星,成為全球最大的NAND存儲器制造商。
中興通訊推出業界首款 Wi-Fi 7 FTTR 新品
在6月4日舉辦的第 31 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上,中興通訊宣布發布了業界首款 Wi-Fi 7 FTTR 網關新品,包括主網關 ZXHN G7705 和從網關 ZXHN G1715。中興這套主網關采用 XG-PON / 10G EPON 上行,主從網關的用戶側同時提供 Wi-Fi 7和 2.5GE 接口功能。
消息稱:黃仁勛不來了!
6月5日最新消息,據知情人士對新浪科技透露,“黃仁勛在成功結束臺北國際計算機展(Computex)之行后,目前已經返回美國。”
財經風向
1.研究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日前表示,半導體蝕刻設備市場在2022年價值約為113億美元,預計從2023年到2031年將以7.6%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31年達到217億美元。
2.復盤全球計算平臺載體的發展邏輯及趨勢、科技巨頭的戰略布局、資本市場的投入,中信證券認為顯示和交互技術的進步讓擴展現實(XR)有望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載體,根據測算,XR行業空間遠超萬億元。
市場動態
1.6月5日,恒指收漲0.84%,恒生科技指數漲0.43%;制藥、貴金屬板塊跌幅居前,半導體、電信、銀行板塊領漲;中芯國際漲超6%,泰格醫藥跌超8%,康龍化成跌近4%。
2.6月5日,A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滬指漲0.07%,深成指跌0.47%,創業板指跌1.39%;電力設備、貴金屬板塊跌幅居前,寧德時代、陽光電源跌超3%;AI應用方向再度活躍,傳媒、游戲板塊走強,通信、紡織服裝板塊領漲。
3.工具類垂直領域企業Xmind思維導圖昨日宣布已成功收購AI產品ChatMind系列軟件。通過此次收購,Xmind將進一步強化其產品的AI特性。據了解,Xmind已推出了AI產品Xmind Copilot。
財報/投融資
1.近日,天眼查App顯示,曾被業內視為小米自研芯片道路上的關鍵環節的上海玄戒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15億人民幣增至19.2億人民幣,增幅28%。該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為小米高級副總裁曾學忠,監事為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
2.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的AI創業公司光年之外,已在近期完成了新一輪2.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6.3億,具體金額以官方為準)融資,投前估值10億美元,進場百天,晉升獨角獸。
3.6月5日,AIGC技術公司“右腦科技”(RightBrainAI)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此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算法研發、產品開發和團隊擴充。
4.AI數據公司“整數智能”于近期完成了數千萬Pre A輪融資。本輪融資主要用于智能數據工程平臺(ABAVA Platform)的迭代升級,全新的ABAVA平臺將集成AI大模型+小模型,實現高效自動化數據標注。
5.近日,電力數字化信息服務商如實智慧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新產品研發和業務規模化增長。
6.近日,AI管理和協同服務商星鯨科技獲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南山資本及遠鏡創投。除此之外,星鯨科技還即將推出星鯨云 ,包含目前開源的各類大模型和數據集,支持模型微調、評估和部署,方便中小企業和個人使用。
1.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首次展示了一種多層薄膜傳感器,這種材料可用于人造皮膚,在愈合過程中自動重新排列。
2.中國航發宣布代號AGT-110的“太行110”重型燃氣輪機通過產品驗證鑒定,標志著這款自主產權的的110兆瓦級重型燃氣輪機通過了整機驗證。與同功率火力發電機組相比,110兆瓦級重型燃氣輪機一年可減少碳排放超過100萬噸,聯合循環一小時發電量超過15萬千瓦時,可以滿足1.5萬個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
3.研究報告顯示,在 2023 年 Q1,全球 5G 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3.9%;蘋果、三星和小米位列前三,OPPO、vivo 和榮耀分列四到六名。
4.據工信部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到 2025 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人才總量預計達到 120 萬人,但人才缺口預計可達 103 萬人。其中,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將面臨 80% 的人才空白。
5.在 2023 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期間舉辦的“第四屆 5G 千兆網產業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目前 5G 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拐點,5G 用戶數占移動總用戶已經超過三成,預計 2024 年達到一半,因此要將 5G 能力向 5G-A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