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 年,信息通信行業整體規模進一步壯大,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創新能力大幅增強,新興業態蓬勃發展,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能力全面提升,成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堅強柱石。”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規劃》確定了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拓展數字化發展空間、構建新型行業管理體系、全面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強跨地域跨行業統籌協調五個方面26項發展重點和21項重點工程,權威解答了未來五年衛星通信、5G、工業互聯網等的發展方向。
《規劃》提出,將加強衛星通信頂層設計和統籌布局,推動高軌衛星與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推進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信息通信系統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蓋全球、天地一體的信息網絡,為陸海空天各類用戶提供全球信息網絡服務。積極參與衛星通信國際標準制定。鼓勵衛星通信應用創新,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信息通信領域規模化應用,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應急、交通能源等領域推廣應用。
1.加快衛星通信建設
加快衛星通信建設完善高中低軌衛星網絡協調布局,實現5G地面蜂窩通信和衛星通信融合,初步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信息網絡,開展衛星通信應用開發和試點示范。
2.加速北斗應用推廣
建立北斗網絡輔助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北斗在移動通信網絡、物聯網、車聯網、應急通信中的應用,擴大應用市場規模。推動北斗高精度定位地基增強站共建共享。充分發揮現有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規模化、網絡化優勢,科學制定地基增強站建設規劃,提高定位數據利用效率。
3.加強衛星頻率與軌道資源管理和利用
制定相關領域衛星頻率及軌道資源使用規劃,加強集中統一管理,做好申報、協調、登記和維護等工作。
《規劃》提到,到2025年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 獨立組網網絡,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力爭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6個,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5G 用戶普及率達到56%,5G 虛擬專網數達到5000個,行政村5G通達率預計達到80%。
《規劃》指出,加快5G 獨立組網(SA)規模化部署,逐步構建多頻段協同發展的5G 網絡體系,適時開展5G 毫米波網絡建設。
1.加快5G 網絡覆蓋
優先完成中心城區、產業園區、港口、交通樞紐、高等學校、熱點景區等重點區域的室外5G 網絡覆蓋,面向公眾用戶提供邊緣下行速率100Mbps、上行速率5Mbps 的優質網絡。搭建5G 網絡質量監測和分析平臺,開展質量測評,促進質量持續優化。
2.推廣5G 行業虛擬專網建設
面向行業應用需求,推動5G 行業虛擬專網建設模式、運營服務、技術方案創新與成熟,促進5G 行業虛擬專網規模化展。
3.積極開展5G 異網漫游
加快5G 異網漫游測試驗證和設備升級,實現縣級及以下行政區域的5G 網絡全部具備異網漫游功能,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在市場化機制下開展異網漫游,支持西藏、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黑龍江等省份優先開展異網漫游試點。
4.深入推進5G 共建共享
按照“集約利用存量資源、能共享不新建”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共建共享協調機制,不斷深化5G 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推進5G 共建共享大數據平臺建設,持續提升共建共享水平,支撐5G 網絡加快發展。
《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高質量工業互聯網網絡,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標桿。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更加完善,服務能力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范圍向生產制造核心環節持續延伸,上云、上平臺企業數量大幅提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
規劃指出,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公共服務節點數達到150個、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達到500億個。
1.升級改造工業互聯網內外網
建設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企業外網,支持工業企業運用5G、時間敏感網絡(TSN)、邊緣計算等新型網絡技術建設企業內網。加快工業設備網絡化改造,提升工業數據采集和互通能力。打造150個企業內網升級改造標桿,在20 個重點行業打造5G 全連接工廠,建成8 個5G+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
2.完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
提升國家頂級節點的綜合服務能力,加快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和公共遞歸節點建設和運營,二級節點達到150 個以上,標識注冊總量不少于500 億。
3.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打造3 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建成70 個行業區域特色型平臺,提高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供給質量和應用服務水平,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數量翻一番。
4.建設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
打造20 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 個行業級分中心。建設工業微服務和工業APP 資源池。
5.開展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示范
面向細分領域形成200 個左右具有行業特色的融合應用試點示范,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建設,打造一批具有區域特色、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
6.加快工業互聯網國家示范區建設
引導地方積極推動創建一批工業互聯網國家示范區,加速工業互聯網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打造工業互聯網發展高地。
來源/工信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