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發布了“2021年至2022年PC服務器集中采購(第一批次)中標候選人公示”,其中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憑借最低的報價,拿下了這6個標包的最大中標份額。不過,這不禁讓人感嘆,失去華為品牌的加持,想要實現高一點的溢價都比以往更加困難了。
近日,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發布了“2021年至2022年PC服務器集中采購(第一批次)中標候選人公示”,此次公示的中標情況涉及標包1、標包2、標包6、標包9、標包10和標包15共計6個標包,中標候選人分別是: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原本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不過在今年9月26日,其發生工商變更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經完全退出,變為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100%控股。隨后在11月5日,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引入了大股東——河南財政廳下屬的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制的河南超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有意思的是,在本次競標中,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憑借最低的報價,拿下了這6個標包的最大中標份額。這不禁讓人感嘆,失去華為品牌的加持,想要實現高一點的溢價都比以往更加困難了。
據了解,本次公開的中標信息是源于今年10月下旬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發布的““2021年至2022年PC服務器集中采購(第一批次)招標公告”,根據公告顯示,中國移動本期集中采購產品為PC服務器,采購規模約為163692臺,采購總價預計在數十億元左右。
之前公布總的16個標包的服務器采購量顯示,此次開標的6個標包的采購總量為95438臺,其中標包1的計算型服務器采購量為16665臺、標包2的計算型服務器采購量為10235臺/套、標包6的均衡性服務器采購量為46603臺、標包9的存儲型服務器采購量為2049臺、標包10的存儲型服務器采購量為4886臺、標包15的公有云服務器采購量為15000臺。
圖片來源:C114通信網
而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憑借最低的報價,拿下了這6個標包的最大中標份額,包括標包1中40%的份額,中標金額約2.94億元;標包2中40%的份額,中標金額約3.63億元;標包6中28%的份額,中標金額約7.52億元;標包9中50%的份額,中標金額約3706.83萬元;標包10中50%的份額,中標金額約1.85億元;標包15中50%的份額,中標金額約為4.70億元。
如果按照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在此次開標6個標包中的份額比例估算的話,此次其大約拿下了總標包中34776臺服務器訂單,總中標金額大約為21億元。
有趣的是,在經過一系列工商變更后,雖然華為公司目前并沒有發布官方信息說明,但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大股東由華為公司變為超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意味著此前華為出售X86服務器業務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換言之,原來華為的X86服務器業務現在已經歸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所有,那么本次在中國移動PC服務器采集中大獲全勝的,也可以變相稱之為“華為”。
不過,相比以往在運營商的招標中屢獲最高報價拿下訂單的華為服務器,在此次經歷主體變更之后其服務器產品卻只能以最低價競標,讓人不由自主為之唏噓,原來失去華為品牌的加持,連產品溢價都變得不再容易了。
其實華為出售X86服務器的消息早已是老生常談了,今年9月24日舉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對X86服務器相關問題進行了答復,當時他表示,“華為X86服務器業務確實遇到了困難,遇到的困難大家也都清楚。我們也正在想各種辦法來積極解決,有一些潛在的投資者在接觸,現在還在談的進程中,有明確的消息再告知。”而現在看來,似乎一切更加明晰了。
據IDC統計,華為X86服務器去年的營收為256億元,占到了去年企業業務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如此算來,出售X86服務器業務也就意味著華為企業業務會將直接減少四分之一的營收。但盡管如此,出售X86服務器業務對于華為而言還是更符合其現階段“求生存”的目標,盡管需要壯士斷腕,盡管需要痛下決心。
在全球服務器市場中,華為的市場份額在今年第一季度跌出了全球前五。根據IDC發布的《全球服務器季度跟蹤報告》顯示,在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服務器僅剩下2.5%的市場份額,相比去年同期原本就不算高的市場份額又下滑了2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4.5%),其收入較去年同期更是暴降45.9%為5.88億美元;而在國內華為服務器同樣不好過,同樣來自IDC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服務器市場跟蹤報告》顯示,華為以11.2%的市場份額占據中國服務器市場第三的位置,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1個百分點。
其原因眾所周知,與芯片供貨首先有著莫大的關系。這也是導致現階段華為無力再繼續發展X86服務器,進而只能像出售榮耀一樣,再斷一臂。今年以來,華為服務器已經在各大招標中接連受挫,比如6月10日中國移動集中網絡云資源池三期工程計算行服務器采購,項目總預算為21.54億元,其中X86服務器為14.23億元,華為未能中標,之后在6月16日中國電信服務器集采項目以及8月4日中國移動2021年至2022年PC服務器集中采購中依然顆粒無收。
此次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雖然以最低價拿下了中國移動的招標采集項目,但至少也算已經開張了。
當然,從目前市場來看,X86架構服務器依舊占據著市場的主流地位,根據天風證券數據顯示,在國內,雖然不斷有ARM架構服務器突入市場,但X86服務器仍舊牢牢占據著90%以上的市場份額。因而,從華為X86服務器接手對象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的角度來考慮,它又是否有機會成功復制“榮耀”呢?
眾所周知,去年此時,相同的命運使華為出售了旗下智能手機品牌“榮耀”,雖然當時一時間各懷感傷,但在此后的一年里,外界也見證了榮耀再次“榮耀”。
近日,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顯示,榮耀已經重回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陣營,在第三季度,榮耀更是以15%的份額超過了小米,躍居國內第三,而此時距離被出售僅過去三個季度。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榮耀雖然已經與華為不再有瓜葛,但鑒于榮耀此前已經成功的品牌還是為其“絕地反擊”提供了巨大幫助。反觀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這種toB或面向運營商的企業,又該如何繼續在華為服務器原來的基礎上保持領先呢?
圖片來源:IDC中國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國內老牌服務器廠寶德計算機董事、總經理馬竹茂曾表示,華為X86服務器業務落地河南,或許沖擊最大的就是浪潮了。雖然后面馬竹茂強調的是兩王相爭對寶德的機遇,但不妨換個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失去華為品牌加持的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很可能將第一時間直面國內服務器龍頭浪潮。
而除此之外,在X86服務市場還有眾多廠商,包括國內的聯想、新華三、中興中科曙光等,還有國外的如戴爾、思科等巨頭環伺,并且隨著業務競爭的加劇,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還需要面對利潤越來越薄,同質化問題越加嚴重的挑戰。
此次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雖然拿下了中國移動本次招標中最大的份額,但卻是憑借最低的招標價格才實現的。而在中國移動2020年度PC服務器集中采購項目中,當時采購總額為796478.97萬元,而華為均是以最高報價拿下其中較大的份額。如此對比之下,競爭力差距就顯而易見了。
或許這種低價競標的方式對于“初生牛犢”來說奏效,但以后如何發展,能否復制榮耀的成功又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