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是一種全新的指令集架構,具有開放源代碼和可擴展性等優點,在嵌入式系統和芯片領域中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在國內已經涌現出許多RISC-V內核MCU廠商。本文將盤點國內幾家主要的RISC-V內核MCU廠商及相應產品介紹。
何為RISC-V?
首先普及一下芯片架構/指令集,它是在芯片執行程序,需要把軟件語言翻譯成硬件指令的標準規范,大家熟悉的芯片架構可能就是X86和Arm,分別是英特爾和Arm兩家公司統領,X86和ARM的IP授權雖然方便但是不自主和不可控的,也是美國能在芯片占據主動權的主要原因。
而RISC-V則是除了X86和Arm之外的第三個選擇,RISC-V的出現對于本土芯片行業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在X86和ARM架構存在不授權或不供應等風險的大背景下,RISC-V架構由于具備開源開放的特殊屬性,被認為是國產芯片彎道超車的機遇。
在其生態建設上,中國處于第一梯隊。全球100億顆RISC-V核出貨量中,中國公司占據了約50%的份額。在技術和應用上的貢獻度越來越高,這也意味著中國在RISC-V全球生態建設中正起到關鍵核心作用。
國內RISC-V內核MCU廠商
據統計,中國目前擁有上百家公司在關注RISC-V或以RISC-V指令集進行開發,積極布局RISC-V賽道。包括平頭哥、芯來科技、芯原股份、中科藍汛、兆易創新、賽昉科技、全志科技、晶心科技、先楫半導體、中科藍訊、泰凌微電子、樂鑫科技、中微半導體、航順芯片、國芯科技、芯昇科技、博流智能、納思達、晶視智能、方寸微電子等廠商。
中國移動
6月27日下午,中國移動正式發布全球首顆純自研RISC-V架構的LTE-Cat.1芯片(CM8610 LTE-Cat.1芯片),這款芯片的特點之一就是使用了RISC-V架構。相比傳統的ARM架構,RISC-V架構更加簡潔、靈活,能夠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
該芯片特有的LTE-Cat.1技術可以通過4G網絡進行高速、穩定的數據傳輸。相比傳統的2G或3G網絡,LTE-Cat.1具備更高的傳輸速度和更低的延遲。無論是智能家居、智能交通還是智能醫療,都可以得到更加穩定、快速的數據傳輸支持。
先楫半導體
先楫半導體是一家致力于高性能嵌入式解決方案的半導體公司,專注于研發高性能MCU芯片、及嵌入式解決方案,產品覆蓋微控制器、微處理器和周邊芯片,以及配套的開發工具和生態系統,自成立開始,先楫半導體便投入到RISC-V MCU生態建設當中。
目前,先楫半導體已推出其主打產品——高性能實時RISC-V微控制器HPM6000系列。該系列旗艦產品定位是 “為精準控制”而生,比如伺服驅動、變頻器、儲能、太陽能逆變器、充電樁、工業電源等細分領域都在大量的應用。
HPM6000系列芯片憑借先楫半導體的創新總線架構、高效的L1緩存和本地存儲器,采用全新的芯片系統架構定義、全新CPU內核、大量自主創新的IP設計,以及完整的配套生態,打造出了高性能的國產MCU系列。用戶可以在不必增加成本和功耗的前提下,滿足更高效的工業控制,更豐富的顯示功能和更強大的數據處理要求,為電機控制、工業控制、邊緣計算等應用提供了極大的算力。
性能方面,HPM6700/6400系列擁有816MHz的主頻、還有LCD驅動、2D圖形加速、JPEG解碼、音頻輸入等多媒體外設,具備17個串口、雙千兆以太網等通訊外設,還具備4組電機控制模塊,能輸出32路PWM輸出、接4個編碼器,可以完成單芯片驅動4個電機。可以實現LCD顯示、音頻信號處理、數據轉發透傳、電機控制等功能,主要是面向物聯網、HMI(人機界面)、智能樓宇、智能硬件等市場的。
HPM6300主頻達到648MHz,并具有FFA協處理器,能實現FFT/FIR快速計算,還具有3個16位的ADC、10/100M以太網等,是一款非常適合工業自動化、電網等行業的應用的MCU,比如可以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的伺服驅動器、PLC、工業控制器,電網的DTU、斷路器等產品。
HPM6200主頻達到600 MHz,支持雙精度浮點運算及強大的 DSP 擴展,并增加了針對電機、電源等行業的?-Δ濾波、PLA、高精度PWM等特色外設模塊,適用于新能源、儲能、電動汽車和工業自動化等應用市場。
平頭哥
平頭哥目前已基本完成RISC-V與國際主流操作系統的全適配:率先在玄鐵RISC-V處理器上成功運行安卓12,成果貢獻于AOSP開源體系;推動RISC-V進入Linux主線,提出的RV32 COMPAT、Svpbmt等新功能被吸收進最新的Linux5.19版本中。平頭哥還與Canonical合作,推出了支持玄鐵RISC-V芯片開發板的Ubuntu版本。
其推出的全新RISC-V高能效處理器玄鐵C908是作為針對中高端的產品,在高性能和低功耗之間實現能效最大化。玄鐵C908計算能效全球領先,較業界同性能處理器能效提升超20%,更能滿足低碳時代的算力需求,可廣泛用于智能交互、多媒體終端、AR/VR、無線通訊等場景。
北京君正作為國內一家曾經非常重要的的MIPS買家,北京君正也正在通過自研內核,全面轉向RISC-V。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一直在注重RISC-V的研發,目前有一些產品已經使用了公司自研的RISC-V小核做實時性的處理。與此同時,北京君正已經研發了對標ARM53、ARM55系列的RISC-V的大核,目前正在研發對標ARM中高端的內核。
中科藍訊
中科藍訊自成立即采用RISC-V指令集架構作為技術開發路線研發、設計芯片,作為RISC-V產業的先行者,公司是中國RISC-V產業聯盟會員單位、RISC-V基金會戰略會員。公司基于開源的RISC-V指令集架構,配合開源實時操作系統RT-Thread,自主開發出高性能CPU內核和DSP指令,實現了各種音頻算法。其推出的AB32VG1芯片采用中科藍訊自主RISC-V內核,提供了125MHz的運算主頻(最高可超頻至192MHz),片上集成RAM 192Kbyte,Flash 1Mbyte,ADC,DAC,PWM,USB,SD, UART,IIC等資源。
樂鑫科技
樂鑫科技專注于研發高集成、低功耗、性能卓越、安全穩定、高性價比的無線通信 SoC,現已發布 ESP8266、ESP32、ESP32-S、ESP32-C 和 ESP32-H 系列芯片、模組和開發板,成為物聯網應用的理想選擇。我們致力于提供安全、穩定、節能的 AIoT 解決方案。
其推出的ESP32-C3 是一款安全穩定、低功耗、低成本的物聯網芯片,搭載 RISC-V 32 位單核處理器,支持 2.4 GHz Wi-Fi 和 Bluetooth 5 (LE),為物聯網產品提供行業領先的射頻性能、完善的安全機制和豐富的內存資源。ESP32-C3 對 Wi-Fi 和 Bluetooth 5 (LE) 的雙重支持降低了設備配網難度,適用于廣泛的物聯網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