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關“iPhone 13 系列不再支持中國電信 2G/3G 網絡”的話題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很多不了解具體情況的用戶隨即開始了對蘋果的吐槽。
據了解,iPhone13全系列設備在網絡制式中,移除了 CDMA EV?DO Rev. A (800、1900MHz) 這一制式,在蘋果官網的技術支持頁面中,也顯示目前電信2G/3G網絡最高支持到iPhone12 Pro Max,而iPhone 13系列已不再支持中國電信2G/3G網絡,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2G/3G網絡均不受影響。
此外,港版的iPhone同樣不再支持CDMA制式,這意味著用戶在使用大中華區銷售的iPhone 13系列時,一旦進入電信4G/5G的信號盲區,會直接變成無服務狀態。
據悉,在2020年初,中國電信就曾發表文章表示所有5G終端不允許存在 CDMA 頻段和制式,同時不允許存在 VoLTE 開關;如果是已報的 CDMA 頻段和制式,則需要明確去除的時間安排,最終入網證和型號核準證不允許出現 CDMA 頻段和制式。
本次iPhone 13 系列對 CDMA 的移除似乎驗證了這個消息,只是時間上來說有所推遲。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蘋果廠商不支持,不少安卓手機早在去年甚至更早就已經閹割了支持2G/3G網絡的功能。
此前,CDMA主要承載話音業務,這也是中國電信遲遲不能清退CDMA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隨著中國電信的VoLTE正式面向全國開通,CDMA的最后一個有實質意義的業務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
電信取消CDMA,意欲何為?
取消CDMA后,過去電信2G /3G信號覆蓋到的地方,4G信號會覆蓋得更好,網絡信號強度會大幅增長。
據了解,三大運營商的減頻工作有所不同,中國移動是3G網絡減頻(減頻至全部3G基站消失,即3G網絡徹底退網),然后再退2G網絡;中國聯通是先退2G,再退3G;中國電信則是同步退出。
不止中國,全球近年來也已有超過百家運營商實現了 2G/3G 退網。
從技術角度來看,2G/3G網絡使用了大量黃金頻譜資源,利用效率低下,這些釋放出來的頻譜資源可以用于5G等新型技術和業務的開展,而且三大運營商已經就 900MHz、1900MHz 和 2600MHz 頻段的頻率調整計劃達成了共識。
同時,2G網絡相關技術現在來說已經比較老舊,能耗較高,不符合國內低碳發展的趨勢,運營和維護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一些地區的2G網絡甚至是虧本運行,因此對于運營商而言,關閉2G/3G網絡是一個可選項。
不管怎樣,對于目前iPhone13系列的電信用戶來說,逐漸與CDMA告別都已經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此次針對2G/3G網絡的清退則僅僅只是個開始,但至于說其何時全面放棄CDMA,就要看4G/5G網絡的覆蓋進度和發展速度,以及物聯網設備更新換代的節奏才能決定。
不只是手機,物聯網也在2G/3G退網去年5月,工信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首次明確引導新增物聯網終端不再使用 2G/3G 網絡,推動存量 2G/3G 物聯網業務向 NB-IoT/4G(Cat1)/5G 網絡遷移,2G/3G 的退網是移動通信更新換代的必然選擇。在技術標準層面上,3GPP在去年也宣布關閉負責研究 2G 和 3G 無線功能的 RAN6 工作組,2G/3G的生命周期進入倒計時。
去年7月,由摯物AIoT產業研究院聯合紫光展銳發布的《2G/3G 減頻退網白皮書》,對國內 2G/3G 退網給出了樂觀的判斷。白皮書指出,由于涉及到大規模用戶的遷移,大規模減頻退網需要做好 “持久戰”的思想準備。但隨著物聯網模組成本下降,已為 2G/3G 退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物聯網領域,NB-IoT、Cat.4、Cat.1 均已成熟,能夠從高中低三種速率,有效承接各種新增的物聯網業務的需求。對于 NB-IoT面向的低速場景來說,三大運營商連接規模突破 1 億,已有多個行業應用突破千萬級連接;對于面向中低速應用場景的 Cat.1 來說,模組成本快速下降,最新集采價格只有 20 多元。此前,這些場景沒有對應的適用性技術,用戶根據不同的價格敏感程度,會分別選用2G,3G,4G,從而形成多樣化的形態,而Cat.1 的成熟,會逐漸統一這些場景的連接技術。NB-IoT 和 Cat.1,基本上能夠滿足 90% 的物聯網連接需求。最后,對于面向高速物聯網場景的Cat.4 ,也是物聯網連接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悉,2G網絡最“重”的中國移動,已經明確由 NB-IoT、Cat.1技術來承接 2G 物聯網業務,決定 2020 年前停止新增 2G 物聯網用戶。這意味著,其 2G 將逐漸減頻退網。不過,退網的過程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在國內市場,我們可以看到,政策、運營商、產業界均為 2G/3G 退網做了充足的準備,模組、終端種類的豐富和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將有效助力運營商 2G/3G 退網,反過來運營商退網的決心,也驅使產業鏈再接再厲開發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2G/3G退網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嗎?引用業內人士的一句話來回答:取消2G/3G網絡的支持對于正常用戶來說,幾乎沒有任何通信方面的影響。
不只是中國電信,移動和聯通也一直在做2G/3G網絡的減頻退網工作,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在2019年底時,中國移動就停用了福州地區的移動3G基站,導致了一批老年機用戶直接斷網,甚至無法通話和收發短信,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討論爭議,不過從現在這個時間點來再回看,對當地的用戶并未產生什么影響。
此外,電信的2G網絡還與移動、聯通的略有區別,電信采用了非常特殊的CDMA頻段,該頻段在在4G前中期主要承載話音業務,也就是說,電信2G網絡的取消,對于普通用戶的影響不大,不必過于在意。
對于最后的存量用戶來說,關閉2G/3G網絡后只能被迫選擇4G/5G的套餐,月租費用將會大幅增長。例如,對于2G套餐來說,最低消費月租3元左右即可,但是對于4G/5G套餐,最低月租大概為30元左右,費用大概上漲了10倍。對于4G/5G覆蓋不夠完善的地區來說,一旦2G/3G退網,用戶體驗變差,但是資費卻大幅度上漲,這是對消費者的一種傷害。
同時,這部分用戶更換新手機終端也需要一定成本,因此,對于運營商來說,如何保護好這部分存量用戶的利益,能否推出一些相應的優惠套餐和換機政策,才是最需要考慮的。
最后,對于身處城市的大部分人來說,2G/3G的退網確實影響不大,但是對于偏遠的山村地區來說,卻有比較大的影響。當偏遠地區的用戶身處5G和4G網絡都覆蓋不到的地區時,覆蓋完善的2G網絡能給用戶提供語音通話和短信兩大基本通訊保障,保證用戶不失聯。而2G和3G網絡關閉后,一旦沒有5G網絡和4G網絡,這部分用戶用戶可能會直接“與世隔絕”,遇到緊急情況就會變得非常麻煩。
所以,現在的你還在使用2G/3G網絡嗎?
參考資料:物聯網智庫,《2G3G 減頻退網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