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寧波 2024年5月17日】2024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主論壇上,華為公司工業數字化首席戰略官胡靜宜以“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新型工業化”為主題發表演講,介紹了華為對未來工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先進工業網絡演進方向的理解。
華為公司工業數字化首席戰略官胡靜宜演講照片
工業是國民經濟繁榮發展的基石,數字化是行業騰飛的翅膀。展望2030年,隨著ICT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未來工業將向著柔性、智能、定制化和服務化的方向發展。基于此,生產關系將被重構、社會組織形式將被重組、商業模式也將被不斷創新。未來工業將把勞動者從重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并為人們創造體面、安全、更富創造力和趣味性的工作,還將為人類帶來更舒適的建筑、更便捷的交通、更普惠的教育、更精準的醫療,以及更美好的環境,將人類帶向更美好的明天。
胡靜宜向大家描繪了“IMAGINE”的未來工業,并具體分析了汽車、電子、鋼鐵等十六大工業行業的數字化進展和二十個共性的高價值工業數字化場景,并指出工業裝備數字化、工業網絡全連接、工業軟件云化和工業數據價值化的發展趨勢,以及通用人工智能的應用正成為工業轉型升級的最大變量。在此基礎上,華為提出了“工業智能體”的解決方案架構,希望與產業伙伴一起,共同推進新型工業化。
針對2024年世界電信日主旨活動的主題“數字創新賦能新型工業化”,胡靜宜認為工業互聯網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工業網絡是一個“慢變量”,約20年才演進一個代際。中國“5G+工業互聯網工程”實施4年多來,不斷走深向實,目前已進入規?;l展階段。AGI、云等IT技術為工業提質增效注入新鮮動力,5G、星閃、工業PON、TSN等新CT(電信)技術也逐步在工業領域應用,再與機器人、增材制造等OT(操作)技術疊加,呈現出OICT大融合的趨勢。從需求側看,精密制造、協同制造、柔性制造等工業客戶需求呼喚工業自動化架構的革新,進而推動工業網絡的演進。但這個演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階段循序漸進的。
胡靜宜預計,未來工業網絡架構演進將經歷從“垂直割裂”到“逐步融合”,再到“全面融合”三個階段,技術上將以數采網、生產網和工控網的融合,MES上云和PLC虛擬化為標志。在研究工業互聯網架構演進的同時,華為從工業企業的業務需求出發,識別了工業網絡八大新價值場景,分別是“大流量”的視覺應用,“高精度”的運功控制,“柔性化”的產線配置,“少人化”的遠程操控,“全感知”的設備數采,“跨園區”的專網傳輸和“無縫化”的數據互通。但八大場景對工業網絡的需求高度差異化,不存在一種“包打天下”的網絡技術可以適配所有場景需求,這也決定了多種、多代際的網絡技術將長期共存。
回首過去,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已經給業界提供了最好的借鑒。展望未來,工業互聯網發展道阻且長。但推動工業網絡技術標準收斂和設備IP化,探索一網到底、一網多能、一網多用,擁抱新技術,適度超前建網,以價值為導向,建立全連接網絡,以數據價值化指導網業協同,以及網安一體,構筑內生安全的工業網絡等已成為業界共識。
固本強基,網絡先行。胡靜宜在發言的最后,呼吁全產業共同努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新型工業化。
歡迎點擊下方鏈接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華為《工業數字化/智能化2030白皮書》全文。
https://www.huawei.com/cn/giv/industrial-digitalization-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