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發布評論,英偉達的市值幾乎是英特爾的4倍,而高通受惠5G浪潮,市值也在近期超越英特爾,AMD則僅剩一步之遙,如果趨勢沒有改變,英特爾40多年來維持美國芯片領頭羊的寶座恐將拱手讓人。
《金融時報》報導,自 10 月初以來,英偉達的股價已經上漲近 60%,其市值達到英特爾的4倍之多。近期受惠于5G 浪潮的高通,股價自 10 月初以來已經上漲了一半,近期市值正式超越英特爾。
報導特別提及AMD,稱 AMD的崛起令人吃驚,在過去 10 年中,市值一度跌到只剩20 億美元左右,隨后徹底技術改革,如今市值扶搖直上,彈升至 1900 億美元。
反觀英特爾,報導稱,英特爾的麻煩有據可查,除錯過了智慧型手機市場,在芯片制造技術方面雖曾處于領先地位,現在也被臺積電取代,且其在PC和處理器的主導地位同樣開始受到侵蝕。
報導指出,英特爾應該很快就會有一款可以開始力挽狂瀾的新產品,名為 Sapphire Rapids,這款預定明年初推出的晶片可能會為英特爾帶來優勢,但不太可能持續很長時間。
報導說,AMD 已承諾在年底前推出基于 Zen 架構的新一代芯片,而在臺積電也將推出先進制程,除非英特爾能夠彌補落后于臺積電的技術,否則很難與之匹敵。
與此同時,英偉達也持續包抄英特爾。無論監管機構是否批準其併購ARM ,英偉達都將基于 ARM 的處理器引入其產品。而AMD 則是進軍 PC 市場,加上蘋果開始用自己的晶片設計取代英特爾處理器,新款 Mac 還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
報導直言,基于種種跡象,投資者對英特爾持觀望態度其來有自,投資人只會看到英特爾毛利率下降,以及至少在未來兩三年的大量投資,卻沒有跡象表明英特爾的增長何時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