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昭(智次方創始人、云和資本聯合創始合伙人)
物聯網智庫 原創
這是我的第336篇專欄文章。
在Web3的世界中,總有一些全新的概念此起彼伏,比如今年7月的ETHCC活動上,Solana基金會主席就提出了一個嶄新思路——PayFi。
PayFi,全稱Payment Finance,是一個集支付與金融于一體的創新范式。它旨在利用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為支付領域提供嶄新的融資服務。這一概念的提出,標志著我們正站在一場支付革命的起點。
什么是PayFi?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圍繞貨幣時間價值而創造的新金融市場。在鏈上世界,PayFi將開啟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門,讓我們得以窺見傳統金融和Web2金融所無法企及的新金融元素和產品體驗。
與DeFi不同,PayFi更加注重貨幣的時間價值。在金融交易中,時間就是金錢。PayFi所追求的,正是最大限度地壓縮交易時間,提升資金效率。這一點,恰恰是傳統金融的痛點所在。
而DePIN融資,則是PayFi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
DePIN,即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提供分布式的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通過將DePIN與PayFi相結合,項目方可以用基礎設施建設的未來收益,來交換當下開發所需的資金,從而突破發展瓶頸,加速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的普及。
PayFi,猶如一座連接傳統金融與Web3世界的橋梁,勢必在DeFi之后掀起新一輪的變革浪潮。它將打通鏈上鏈下資產的壁壘,盤活存量、激發增量,為實體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解讀PayFi的理念內核,剖析DePIN與PayFi結合的廣闊前景。
15年前,當中本聰發布比特幣白皮書時,他的愿景是創建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讓個人真正掌控自己的財產,實現經濟主權,最終建立一個開放、自由的金融體系。如今,這一愿景正在通過PayFi加速落地。
PayFi,全稱Payment Finance,是一個圍繞貨幣時間價值而提供創新金融服務的概念。它的目標不是簡單復制傳統金融,而是要用代碼重塑貨幣的流轉方式,創造全新的金融元素。這就像一場數字貨幣的“鳳凰涅槃”,在區塊鏈的熱度中煥發新生。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在于將資產上鏈,讓個人真正掌控自己的數字財產,實現自我主權。但受制于網絡性能和參與門檻,這一愿景的實現之路并非坦途。PayFi則致力于突破這些桎梏,讓更多人能夠平等地參與到金融活動中來。
PayFi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瞄準的是那些被傳統金融所忽視的長尾市場。通過先買后付、應收賬款融資等創新模式,PayFi大大降低了個人和小微經濟體參與金融活動的門檻。這就像一場金融的“下沉市場”,PayFi將金融服務滲透到每一個經濟毛細血管,盤活更多經濟交易,為發展中地區和廣大群眾賦能。
在傳統支付領域,貨幣的流通方式相對單一,主要以現金、銀行卡等為載體。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可編程貨幣如同一股清流,為支付創新帶來無限可能。PayFi應運而生,致力于將支付與金融深度融合,圍繞貨幣時間價值創造全新的金融元素和市場。這是一場貨幣演進的“魔幻現實主義”,新舊交融,激蕩出璀璨的火花。
PayFi的創新可以歸納為三個核心概念:
先付后買(Pay now, get later):這是當前Web2時代的主流模式。會員制、積分制等都體現了這一邏輯。消費者預先支付了貨幣,但何時能夠真正獲得相應的商品或服務卻無法確定。這實際上是一種風險轉嫁,消費者為商家提供了無息貸款。PayFi要做的,就是扭轉這種不平等。
先買后付(Buy now, pay later):這一模式近年來在傳統金融領域嶄露頭角,但受限于支付基礎設施,難以真正普及。而基于智能合約,PayFi可以輕松實現循環付款、分期付款等個性化支付方案,將先買后付的適用場景無限拓展。這是一場支付的“柔性革命”,讓貨幣流通更加靈活。
先買不付(Buy now, pay never):這是PayFi的一個顛覆性創新。通過將用戶質押的資產進行增值,用增值部分償還用戶消費,從而實現“花別人的錢,買自己的單”。在這種模式下,用戶的購買成本可以趨近于零,商家的回款周期也大大縮短,雙方共贏。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在PayFi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總而言之,PayFi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支付+金融范式。它不僅要讓支付更便捷,更要讓貨幣的流通更智能、更高效。通過引入創新的金融元素,PayFi將重塑貨幣的時間價值,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PayFi,這個耳目一新的概念,常常被誤讀為DeFi的簡單翻版。但深入探究,你會發現它們之間的差異遠不止幾個字母。PayFi的內核,是對貨幣時間價值的重新定義,是對金融服務邊界的大膽拓展。它不滿足于簡單的買賣交易,而是要深入到經濟活動的毛細血管,為每一個商品和服務的交易賦能。
PayFi的落地,需要三個關鍵前提:性能、資金流動性和人才流動性。就像一臺高性能的賽車,沒有強勁的引擎(性能)、充足的燃油(資金)和優秀的車手(人才),再好的設計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先說性能,PayFi要做的是實時結算,這對網絡的吞吐量和延遲提出了極高要求。就像一個繁忙的十字路口,如果交通信號燈反應遲鈍,就會導致車輛阻塞,交通癱瘓。PayFi需要的,是一個高速、順暢的“交通網絡”,讓每一筆交易都能快速到達目的地。
再說資金流動性,PayFi要盤活的,是被傳統金融所忽視的長尾市場。但長尾歸長尾,它們匯聚在一起,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沒有充足的資金流動性,就無法滿足這片海洋的需求。這就像一個商場,再好的商品,如果沒有足夠的客流,也難以為繼。PayFi需要的,是源源不斷的“客流”,讓資金在每個角落流轉不息。
最后是人才流動性,PayFi的創新,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人來實現。沒有一支懂技術、懂金融、懂市場的團隊,PayFi就難以突破重圍。這就像一場戰役,再好的武器裝備,如果沒有訓練有素的士兵,也難以取得勝利。PayFi需要的,是一支“特種部隊”,用智慧和汗水打造未來金融的樣子。
有了這三個前提,PayFi才能大展拳腳,重新定義貨幣的流轉方式:
比如先購買后支付(Buy now, pay later):用戶可以先享受商品或服務,再用借貸協議的存款利息分期償還。這就像一個時光機,讓你可以先把未來的收入“借”到現在來消費。
再比如創作者經濟:在當前的網紅時代,創作者的現金流往往面臨“高投入、慢回報”的窘境。PayFi可以為他們提供視頻收入的預支,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專注創作。這就像一場及時雨,為創作者的事業播下希望的種子。
還有應收賬款融資:對于小微企業來說,應收賬款就像一座金山,卻因為變現困難而成了負擔。PayFi可以幫助他們將應收賬款出售給投資者,獲得即時現金流。這就像一個點金術,讓“死錢”變成“活錢”,為企業注入新活力。
這只是PayFi的冰山一角。從供應鏈金融到發薪日貸款,從信用卡到企業信貸,再到銀行間回購,PayFi的觸角可以延伸到金融服務的每個角落。它要做的,是降低參與門檻,盤活更多交易,讓每一分錢都能創造價值。
這就是PayFi的魅力所在。它不是簡單的DeFi翻版,而是一場貨幣流通的革命。它要重新定義貨幣的時間價值,用代碼重塑金融服務的邊界。在PayFi的世界里,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成為自己的銀行家,每一筆微小的交易都能釋放巨大的潛力。
在數字經濟的藍圖中,DePIN(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吸引著萬千目光。而當PayFi與DePIN攜手,一場關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革命正在悄然興起。
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往往面臨著資金瓶頸。巨大的前期投入,漫長的回報周期,讓許多項目難以為繼。但DePIN生態系統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我們可以分攤建設成本,以換取未來的價值再分配。這就像一個大型“眾籌”,每個參與者都能分享基礎設施帶來的紅利。
而TLAY這樣的DePIN應用鏈,則將這一理念推向了新的高度。它們提供了關鍵的信任基礎設施,確保每個參與者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構建更加豐富的融資解決方案,如資產證券化、項目收益權交易等,讓更多的資金流入DePIN生態,加速其成長。
這時,PayFi的加入宛如一場及時雨,為DePIN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PayFi可以將萬億級的支付量上鏈,為DePIN項目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這就像一個巨大的“水庫”,源源不斷地為生態輸送“養分”。通過優化貨幣的時間價值,PayFi確保每一分錢都能物盡其用,發揮最大效益。
其次,PayFi還可以提供可持續的風險調整收益率。從個位數的無風險收益率,到私募領域具有吸引力的兩位數收益率,PayFi可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這就像一個多樣化的“投資菜單”,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佳肴”。
再次,得益于支付融資交易中基礎資產的短期屬性,PayFi可以在極低的系統性風險下快速擴張。這意味著,即使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PayFi也能保持穩健運行。這就像一艘大船,即使在風浪中也能穩穩前行,為生態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正確的結構設計可以賦予PayFi高度流動性。投資者可以隨時進出,靈活調整自己的資產配置。這就像一個高效的“交通樞紐”,確保資金在生態中高速流轉,活力四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PayFi x DePIN的模式可以對世界各地的企業和個人產生深遠影響。一個偏遠山區的創業者,可以通過手機便捷地獲得DePIN項目的融資支持;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可以通過PayFi匯聚全球的資金力量…這就是技術的力量,這就是創新的魅力。它讓每一個夢想都有了實現的可能。
PayFi與DePIN的結合,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構建者,都是受益者。在PayFi的世界中,貨幣將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流動的音符;金融將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而是觸手可及的服務;經濟將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享共贏的生態。
這一切,都源于PayFi的創新基因,都源于DePIN的無限潛能。它們攜手并進,跨越鏈上鏈下,連接虛擬與現實,編織一張覆蓋全球的數字經濟之網。在這張網中,每一個節點都是生機勃勃的經濟體,每一條邊都是源源不斷的價值流。
參考資料:
PayFi - The New Frontier of RWA,來源:Huma Finance
PayFi, How Solana Enables the Original Vision of Blockchain Lily Liu, Solana Foundation,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