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計算巨頭AWS在其re:Invent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面向企業5G專網的解決方案AWS Private 5G,這是AWS的一項新的托管服務,旨在讓企業能夠非常便捷地自建5G專用網絡。
此舉在業界掀起不小波瀾,不少人解讀為亞馬遜將威脅到運營商在5G市場中的地位,似乎一個“野蠻人”進入了5G通信領域。然而,仔細研究AWS Private 5G解決方案以及整個5G專網市場情況,我們不難發現,AWS這一舉動更多是降低了5G專網的門檻,但并不足以撼動整個5G專網市場格局,也不足以威脅到運營商的5G市場。
在筆者看來,AWS這一舉動最大的意義是降低了5G專網的門檻。
在過去多年中,專網一直以來都是以高成本的形象示人,從4G LTE時代開始,能夠獨立部署專網的基本都是一些行業龍頭企業,需要投入大量成本,5G專網的成本更是讓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甚至是大型企業望而卻步。
AWS作為全球最大的云服務商,為業界帶來了大量創新的產品和模式,其中也包括移動通信領域的創新。基于AWS托管的云化核心網、MEC平臺等,都在為4G/5G通信領域注入新的力量,而此次AWS Private 5G則進一步上升為提供網絡規劃、集成、部署、管理、擴展等一整套5G專用網絡解決方案。
根據AWS公開發布的信息,AWS Private 5G讓企業只需幾天時間,即可采購、部署和擴展5G專網,而非幾個月,企業一般是通過如下操作實現的:
通過Amazon Private 5G,客戶可以登錄AWS控制臺,指定他們想要部署的5G專網覆蓋范圍,以及期望該網絡處理的流量。
AWS交付并維護預集成的小基站、服務器、5G核心網和接入網軟件,以及接入該網絡所需的SIM卡,客戶無需從多個第三方供應商采購、集成和維護軟硬件。
一旦設備安裝完畢并接通電源,AWS Private 5G將自動配置和部署移動網絡,客戶只需將AWS提供的SIM卡插入設備即可連接網絡。
AWS Private 5G可與亞馬遜身份與訪問管理服務集成,讓網絡管理員能夠直接控制、設置移動設備在其專用移動網絡上的資源訪問權限。
客戶可以從只有幾個設備的小型網絡開始使用AWS Private 5G,運行后分析網絡需求,并按需根據額外設備和網絡流量的增長擴容。
在成本方面,客戶不需要預付費用或按設備收費,只需為他們要求的網絡容量和吞吐量付費。
可以看出,Amazon Private 5G是一個集成化的方案,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快速搭建起一個簡單的5G專網。這一方案最大的特點是預集成,AWS提前將5G專網所需的小基站射頻單元、服務器、核心網和接入網軟件進行集成,客戶不需要花費時間再配置,設備上電后即可實現網絡部署,整個過程中更多是客戶自行部署和通過AWS云端平臺自行配置,類似于DIY的部署模式,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5G專網部署成本。
從企業用戶角度來看,Amazon Private 5G這一模式讓企業能夠低成本快速體驗到自主搭建一張5G專網的過程。雖然這一專網并未考慮到各行業和企業獨有的業務特色,但至少在5G專網準入方面,Amazon Private 5G提供了一個低門檻的方案,給企業享受普惠5G專網提供便利。
不過,正如AWS高管在發布會上宣揚的“通過AWS Private 5G,您可以在幾天內而不是幾個月內建立和擴展一張移動專網”,通過這種預集成方式和客戶DIY方式建成的5G專網,企業能夠放心地把自己核心的生產經營系統接入到這張專網中嗎?
從AWS Private 5G方案中可以看出,通過這一方案建成的是一張沒有業務屬性的入門版5G專網。然而,不論是此前的LTE專網,還是今天的5G專網,這都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領域,因為針對企業的專網部署考慮的不僅僅是通用的通信技術和能力,更多需要深入理解企業所在行業特點以及企業特有的生產經營過程,很多設計都具有定制化的特征,而且需要大量研發和線下人力的投入。
AWS Private 5G官方宣傳資料中提到該方案可以用到工業制造、運輸碼頭、采礦、能源、醫療健康、體育、教育、零售、公用事業等場景,筆者相信這僅僅是一個宣傳的口徑,而不是AWS Private 5G真的能夠無所不能地用于這些場景。
試想一下,僅僅通過自己線上配置和DIY部署的5G專網,能夠和工業制造場景中機器視覺、遠程控制、輔助作業、AGV調度等場景深度融合起來嗎?恐怕沒有一家工業企業愿意這么去做。
今年年初,華為成立“煤炭軍團”,推動5G賦能煤炭行業數字化轉型是這一軍團的主要任務之一。然而,從試點情況來看,煤炭5G專網建設需要破解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例如:
5G技術進煤礦,首先要解決防爆問題,針對此問題,各方聯合對5G基站進行了特殊防爆改造,成功研發出礦用5G基站;而且,井下環境狹小,基站需要盡量小型化,但功能要盡量強大。
在精準授時方面,設備之間需要精準的同步授時,不然數據傳輸就會造成誤差,而由于煤礦井下無法接收衛星信號,不能通過衛星授時,需要研發專門的井下5G基站網絡同步授時技術。
對煤礦井下而言,監測數據上行傳輸需求更大,因此需要調整上行和下行速率的比例。
以上只是煤炭行業5G應用中部分挑戰,諸如此類的困難和挑戰每個行業和企業都會遇到,都需要針對性解決,才能做到5G與行業的深度融合,不然5G專網對企業就沒有意義。
未來5G專網的部署,遇到的都是這些高度專業的問題需要應對,這些才是5G專網發展中的關鍵,而AWS Private 5G通用簡化的專網部署方式是無法滿足的,因此這一簡化的部署方式并不足以對專業的5G專網市場造成實質性影響。
在5G專網生態中,能夠提供從網絡規劃到運維服務端到端解決方案的廠商不在少數,AWS只是這些眾多廠商中的一個,而且與產業生態中大量廠商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合作大于競爭。
電信運營商無疑是5G專網生態中最具有實力的主體。由于長期運營著公眾網絡并擁有眾多企業客戶,電信運營商擁有5G專網端到端各個環節都有豐富的經驗,加上在通信行業的地位,運營商能夠推動大量專網的落地。
5G時代,運營商當然不愿放棄企業專網市場,不論是為企業提供完全獨立部署的專網,還是虛擬專網,運營商都非常積極。
例如,歐洲運營商沃達豐就推出了企業專網5G集成產品RedBox,西班牙電信為奔馳工廠提供5G專網服務,Verizon跨出國門為英國港口部署5G專網。我國三大運營商均推出了分級分類的5G專網服務,國內5G專網已在大量行業落地。
電信設備商是5G專網生態的另一主要主體。以諾基亞為例,早在2019年,諾基亞就宣布已與120多家公司簽訂了無線專網協議,涉及交通、能源、公共部門、物流和制造業等多個行業和領域,通過其數字自動化云(DAC)平臺提供專網整體方案。當然,電信設備商在很多5G專網項目中也是和運營商合作共同提供服務,如諾基亞和美國運營商Verizon、AT&T共同拓展美國5G專網市場。相對AWS Private 5G的“入門套件”,設備商和運營商為企業客戶提供的5G專網是專業成熟的系統。
另外,還有一些新興公司也在積極進入5G專網市場。如一家名為Celona的初創企業就宣稱要像部署WiFi一樣為企業提供便捷的5G專網部署。
在筆者看來,AWS并非完全獨立提供5G專網所有產品和服務,AWS Private 5G中多個環節均是由合作伙伴提供,如小型基站從通信設備商采購、SIM卡由卡商提供、核心網有專門的供應商,AWS Private 5G更多是一個集成功能。
提供5G專網方案,無線電頻譜是一個無法繞過的挑戰。AWS Private 5G目前僅在美國上線,采用的是公民寬帶無線電服務(CBRS)頻譜,CBRS中部分頻段無需授權,便利其提供采用提供無線服務。目前,多個國家已有針對5G專網的頻譜政策,但很多國家依然沒有出臺專網頻譜政策,因此AWS Private 5G只有和這些國家運營商合作,利用運營商頻譜才能提供服務。
AWS高管在演講中也提出:“運營商能夠帶來許多資產,如頻譜、管理網絡和運營網絡的經驗,因此我們正在研究如何將這些整合到為客戶提供的服務中”。尤其是希望提供深入的5G專網服務,作為云計算廠商,缺乏網絡管理運維經驗,還是需要與運營商深度合作。
當然,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AWS推出AWS Private 5G的意圖,AWS真的是為了入侵電信市場,在5G專網領域分一杯羹嗎?筆者認為這不是AWS的目的,因為AWS Private 5G方案中,與通信相關的能力并非AWS的核心能力。但是,AWS擁有強大的云服務、邊緣計算能力,推出簡化版的5G專網方案,大大降低企業采用5G專網的門檻,其結果是可以進一步擴大AWS企業服務的范疇,5G專網只是一個入口,通過這一入口覆蓋更多企業用戶,形成粘性,進而布局云服務、邊緣計算、數據服務、應用平臺等AWS擅長且收益更高的業務。
或許,這才是AWS的主要意圖。
當然,雖然AWS Private 5G不會對運營商5G專網市場帶來實質性競爭,但這一簡化和低成本的5G專網方案也會給包括運營商在內的5G專網生態成員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激發其進一步創新,優化5G專網服務、降低專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