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浪潮下,企業對工業物聯網復合型人才需求在急劇增長,面對這樣的產業劇變,當前高等教育正面臨重大挑戰,研華邀請到燕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魏立新教授,與我們一同共話高校新工科建設及工業物聯網人才培育。
魏教授提到,新工科建設關鍵要素之一是高校教育要引入工業物聯網創新技術;關鍵要素之二是要能以產學融合強化產業工程實踐能力,實現這些關鍵要素的發展重點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方面是培養目標:要聚焦新工科建設,在人才培養上要根據學校和專業的定位,重視對企業人才需求的調研和分析,最大限度保證培養出來的人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第二個方面是學生的畢業要求:物聯網工程作為一個工科專業,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完善的物聯網教育教學培養體系,以學生為中心,基于產出導向的OBE教學理念,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滿足專業對于畢業生的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
第三是相關支撐條件:包括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合理的課程體系(包括課程設置及配套教材),最后是實踐能力培養。研華和燕山大學校企合作已經十多年了,合作始于科研項目的合作,從最初的技術方案設計延伸到目前的工業云創新實作計劃、自動化卓越班學生頂崗實習到共建實驗室等。
研華通過在物聯網行業近40年的深耕,積累了大量的行業KNOWHOW,我們希望將這些創新的物聯網技術與實踐經驗,通過產學合作的方式,傳遞給更多的高校,為此,研華建立了以產學研一體的物聯教育合作聯盟。
研華在產學的實踐中,除了結合自身的產業資源與高校資源,達成資源雙向流動外,更是結合政府和伙伴資源,形成人才、資源的多向流動,針對學校、老師和學生,進行多維度的項目設計,例如開展工業物聯網開發者計劃(AIoT InnoWorks)、共建工業物聯網實驗室、共建物聯網課程/教材、開設講師研習營和師資培訓、開展工業物聯網創新技術講座等,研華期待與各位展開多模式的合作,共同推進物聯網知識普及、共建產學生態,產出更多實質產業應用方案,進一步促進物聯網專業人才培育。
研華科技園區作為整個研華在全球布局上的重要站點,致力于打造人才孵化基地。研華科技園區主要包含兩部分:研華科技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和研華昆山制造園區。
研華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在構建起始即以“智能建筑 體驗中心”為設計核心,園區內集物聯網應用創新、技術服務及展示等功能于一體,樓內可以體驗到物聯網的實際使用和應用,如:智慧接待、智能會議室、智慧能源管理等。此外在研發中心中還設立物聯網展示體驗中心,包括智能零售、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能工廠、能源管理等物聯網方案,以實際應用向大家展示研華在工業4.0道路上的持續前進。
研華昆山制造園區是研華全球布局中重要的制造基地,一直致力于全面導入智能制造,各廠區根據自身生產形態逐步導入相應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園區內設置智慧化板卡,機箱,系統組裝及快速定制化組裝生產等4個廠區,給予客戶協同創新設計,智能制造及便捷售后的一條龍服務體驗。
研華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家工作、學習、愛為一體的開放式經營平臺。在工作上我們鼓勵同仁用自發性的熱忱,持續改善并創新,來幫助自己、他人與團隊成功;我們采用多元人才培植機制,打造學習型組織,加速優質人才的培植與升遷,內部也會建立專業序列和管理序列兩條線,透過新人訓、人才能量包、以及銷售經營訓練營、技術專家,和各種管理類培訓,為每位優秀人才充電。
此外,研華大力支持物聯網行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每年都會提供近百個實習生機會給重點高校的優秀學子,聚焦計算機/自動化/電子通訊等專業,提供市場類、研發類、技術類等崗位。實習生項目擁有完善的項目體系,通過能力實踐和文化感知兩個部分,將課題研究、定期報告貫穿始終,鼓勵同學們參與福委會活動、新人訓練營、主管對對碰,高管面對面,大咖分享等各個環節,讓同學們充分了解實習內容、掌握實習知識,打開新的視野并開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