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國第一大運營商AT&T展開對物聯網的布局,隨即物聯網概念在全球掀起熱潮,一大批運營商滋生出搭建物聯網PaaS云平臺的需求。 在這一市場機遇之下,成立于2010年的艾拉物聯成為全球多家運營商的服務商,為其搭建私有化物聯網PaaS云,其中包括美國AT&T、sprint、歐洲orange、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成立以后,艾拉物聯為運營商扮演服務商角色大概持續了4年。
2014年,隨著亞馬遜和GOOGLE相繼推出Echo、Google Home等智能音箱后,搭載AI語音識別技術的智能家居產品成為市場殺手級應用,因此推動了包括智能家居在內的物聯網行業發展。語音AI技術的落地,萌發了大小智能家電用品上公有云需求。
智能音箱等產品能逐步落地應用后,艾拉物聯的業務重心不再局限于為運營商提供公有云PaaS服務,而是聚焦在實現AI語音與 PaaS云物控部分的連接,并提供PaaS、SaaS、為客戶開發小程序、APP等服務,簡稱為“白盒方案”,而硬件方面由客戶方掌控。然而,該解決方案需雙方相互開放源代碼并耗時10個月以上才能開發出一套實現軟硬件結合,同時具備云端服務的產品。
特別2017年后,國外的智能家居市場逐漸繁榮,推動國內的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為了提高研發效率,艾拉物聯開發出一套新的“公有云+模組+SaaS”標準化通用型解決方案,即“黑盒方案”。艾拉物聯CEO劉渝龍向36氪透露,這套方案的原理是把云服務用Agent方式固定在芯片模組里,在獲得艾拉物聯的云模組后,客戶不需要知道其中的算法和規則,只需了解模組中每個PIN角的功能配置及其屬性,以此來配置客戶自身的主板即可。
因此,這成為了一個零代碼低代碼開發方案。該方案最大優勢在于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把從前的10個月縮至2、3個月,提升開發效率。在客戶方面,公司曾向美的、海爾、海信、公牛等家電廠商提供該類解決方案服務。
至今,以智能家居為主要切口,艾拉物聯已明確了兩大方向的業務。首先,面向B端大客戶,艾拉物聯提供PaaS云+模組的服務;其次,面向C端用戶,公司提供SaaS+整機產品,并為了做好智能家居“最后一公里”建設,推出自有全屋智能品牌“Ayla Home”,應用場景覆蓋了智慧家庭、智慧酒店、智慧地產、智慧社區等。
在第一項業務上,劉渝龍透露,PaaS+云模組的本質是為了賦能客戶,為其提供標準化的AIoT解決方案,移動蜂窩類通訊方案等,同時也可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目前,公司已合作的客戶包括大型家電廠商、車企、智能POS機廠商等。 由PaaS+云模組搭建的一站式開發者平臺,可幫助智能終端廠商實現產品的快速接入,1天完成SaaS開發/超級APP開發、3天完成公有云部署、2個月完成產品落地。終端廠商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研發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將把合作廠商的產品納入艾拉物聯15+N產品生態平臺。該平臺由艾拉物聯自研的15個以傳感器為核心的智能器件、200-300個經過艾拉優選品控體系精選的智能單品組成。其中,15個核心器件包含:網關、門磁、水浸、人體感應、情景開關、溫濕度傳感器、煙感、氣感、聲光報警、紅外轉換器、門鎖等。而200-300個優選生態產品構成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用公司一站式開發者平臺個性化開發的全屋智能產品;第二類是市場上優秀的大小家電、泛智能終端品牌。
其次,艾拉物聯搭建的全屋智能品牌Ayla Home,主要為用戶提供主動式智能服務,在整套交付方案的基礎上升級為主動式的AI智慧空間管理服務,并根據不同戶型為用戶推薦最適合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劉渝龍向36氪表示,Ayla Home所囊括的智能產品,一部分來源于與艾拉物聯合作的智能家電廠商,但是整套AIoT系統與軟件服務由艾拉物聯負責,設計、服務、安裝與建設這幾步則由Ayla Home來完成。因此,Ayla Home將變成一個解決智能家居“最后一公里建設”的綜合服務平臺,構建起“廠商一體化”的渠道格局。
目前,Alya home已與國內多家酒店形成合作,如錦江、維也納國際酒店、惠州漫悅酒店等,為其提供軟硬件產品矩陣與智慧酒店SaaS方案,從而實現入住聯動、快速響應客需、硬件管理及監控、運營數據多維分析等功能,以降低酒店運營成本、減少能耗,提升服務效率與客戶滿意度。
智慧酒店SaaS
盈利模式上,艾拉物聯提供了硬件模組、SaaS及PaaS三種不同的收費模式。首先,硬件模組作為盈利收入的一部分;其次SaaS主要采取訂閱式,有按年數、月數來收費;PaaS的收費較為特殊,則會在出貨后向客戶收取一部分license費用。
在核心優勢方面,劉渝龍表示,物聯網最難突破的關鍵部分在于云服務與SaaS系統,而非硬件。在成立早期,艾拉物聯花費了大量時間專注于云平臺的開發,加之,其布局物聯網領域的時間比其他同行更搶先一步,因此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團隊方面,艾拉物聯目前已擁有近400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占比高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