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據悉,工業物聯網是一個連接對象和計算設備的生態系統。一切都可以連接到網絡以交換收集的數據。將多個設備連接到 IP 網絡并設置常規數據分析非常容易。這使得實時數據可以輕松地與參與工業流程的其他用戶共享。它還可以幫助制造商降低成本并提高產品質量。制造商可以從 IIoT 技術帶來的好處中受益匪淺。
工業物聯網是連接機器的連接設備網絡。它連接高風險行業的機器和傳感器。更重要的是,工業物聯網技術由于其能源效率、遠程訪問和高級分析功能,正成為現代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來說,工業物聯網是物聯網的一種。前者是一種連接硬件和軟件組件的物聯網形式。后者更靈活,允許將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更好地集成到一個系統中。就 IIoT 而言,該技術是整個運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實時信息,對制造業和其他行業至關重要。
如今,工業物聯網發展已進入快速成長期。近年來,隨著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并加速落地,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產業融合水平不斷提升。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以下簡稱《名單》),包括網絡集成創新應用、平臺集成創新應用、安全集成創新應用、園區集成創新應用四方面共123項示范項目。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在頂層設計、產業培育、應用推廣、生態構建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謀劃和工作推進。《國務院關于深化 “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戰略方向,工信部出臺兩個三年行動計劃以及有關工業互聯網標準、網絡、平臺、APP、安全、標識解析等一系列文件,構建了相對完善的配套政策體系。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省 (自治區、直轄市)發布工業互聯網規劃與實施方案。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形成了“統籌指引、差異定位、上下聯動、多方協同”的發展格局。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礎設施的關鍵領域,是推動中國制造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工業互聯網細分產品領域中,工業軟件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主要受益于軟件和大數據應用范圍擴大,智能制造流程自動化進一步深入帶來的信息化需求。而硬件設備產品占比仍居首位。
截至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集中分布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數量較多的省市是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廣東、山東等,分別為15個、12個、9個、7個、6個、6個,約占平臺總數的73%。這些地區的政府和企業積極性高、先進制造業集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基礎較好,大多以推動產業集聚區的行業整體上云為抓手,涌現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目前,工業互聯網缺乏復合型人才,尤其是既懂硬件、軟件,也懂行業知識的人少。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工業物聯網行業競爭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圖表:工業互聯網客戶結構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工業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為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提供了新動能。如今,我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勢頭良好,已進入產業深耕、賦能發展的新階段,但仍面臨諸多挑戰。工業互聯網具有很長的產業鏈,且工業互聯網的產業鏈協同性很強,上游通過智能設備實現工業大數據的收集,在通過中游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數據處理,才能在下游企業中進行應用。任何一個環節缺失都會導致產業鏈的效用喪失。目前,企業多集中于上游的智能設備制造和中游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邊緣層與網絡層,從上市公司的整體布局來看,工業互聯網前景十分廣闊。
工業物聯網的好處很多,它有助于管理城市的資源。例如,它使垃圾車能夠優化其路線并減少它們產生的排放量。在城市中使用工業物聯網技術可以幫助管理資源并提高效率。
除了省錢,工業物聯網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可以提高制造過程的效率。但是,它提出了許多實際挑戰,這可能會阻止大多數公司利用其優勢。目前,大多數公司都投資了運營技術,這些技術并非旨在連接到本地網絡之外。此外,這些設備生成的數據流必須路由回現有的數據管理軟件系統。為了有效地使用連接的設備,有必要明智地選擇工業物聯網自動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