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物語
現階段行業5G的挑戰日益復雜,現有方法基于還原論思路,采用簡化模型,受限于統計、穩態理論框架,效率、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行業需要探索通信開放的新架構,知識從人—單機-網絡,在更高層次上研究通信中的復雜性問題。
——清華大學研究員聯合研究院行業5G研究團隊項目負責人 葛寧
中國光纖之父趙梓森院士逝世
光纖通信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梓森,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15日在武漢逝世,享年91歲。趙梓森是我國光纖通信技術的主要奠基人和公認的開拓者。他“拉出”我國第一根實用型石英光纖;創立了我國光纖通信技術方案。他作為技術帶頭人的武漢郵科院,建成了我國第一條光纜通信工程和連通全國的光纖通信線路,為我國光纖通信在高新技術中成為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最小的領域之一作出了杰出貢獻,被譽為“中國光纖之父”。他還是“中國光谷”的主要倡導者,更是“中國光谷”的推動者。
Arm確認對華禁售先進芯片設計產品,阿里等中企受影響
據鈦媒體報道,日本軟銀集團旗下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已經拒絕向中國企業出售先進CPU芯片設計IP——Neoverse V1和V2產品,涉及包括阿里旗下芯片設計公司平頭哥半導體,以及其他中國芯片企業。這是Arm公司首次透露其對中國禁售先進芯片設計IP產品。平頭哥方面表示:“平頭哥與Arm的合作沒有受到任何新的合規要求影響,平頭哥將與Arm持續合作,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進行新產品的研發。”
傳美國制裁長江存儲等30多家企業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商務部計劃最早在本周內將中國領先的存儲芯片制造商長江存儲等30多家中國公司列入所謂的實體清單,以阻止它們購買某些美國零部件,除非他們從美國商務部獲得特別出口許可證。報道指出,美國此舉將代表中美技術戰的最新升級,美國政府于10月份公布了一系列全面限制中國購買半導體和芯片制造設備的細則,當時將長江存儲等公司列入了未核實名單。給予未核實名單上的企業60天的期限,讓美國執行調查,否則就會面臨被列入實體清單的風險。
我國物聯網安全協議關鍵技術成為國際標準
據WAPI產業聯盟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物聯網安全協議關鍵技術被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發布成為國際標準。這是我國在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又一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據介紹,該標準規范了有源射頻識別(RFID)系統的空中接口安全防護方法,能夠提供實體鑒別、安全通信等高等級安全服務,可有效防范針對RFID系統的身份偽造、數據竊聽與篡改等安全威脅。
Q3全球IC設計廠商營收排行公布
TrendForce 集邦咨詢發布的報告稱,2022年第三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商營收達373.8億美元(約2597.91億元人民幣),環比減少5.3%。其中,高通、博通、英偉達、AMD、聯發科位列第三季全球IC設計廠商營收排行前五位。
國辦:推進物流智慧化改造 深度應用5G、北斗等技術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其中提到,推進物流智慧化改造。深度應用第五代移動通信(5G)、北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分類推動物流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加快物聯網相關設施建設,發展智慧物流樞紐、智慧物流園區、智慧倉儲物流基地、智慧港口、數字倉庫等新型物流基礎設施。鼓勵智慧物流技術與模式創新,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拓展智慧物流商業化應用場景,促進自動化、無人化、智慧化物流技術裝備以及自動感知、自動控制、智慧決策等智慧管理技術應用。加快高端標準倉庫、智慧立體倉儲設施建設,研發推廣面向中小微企業的低成本、模塊化、易使用、易維護智慧裝備。
OPPO Find N2 Flip發布:首款天璣9000+折疊屏
在昨日舉行的發布上,OPPO Find N2 Flip 正式亮相。該機搭載 6.8 英寸超平整鏡面折疊大屏,擁有 4300mAh 容量電池,支持 44W 超級閃充,內置天璣 9000 + 旗艦芯片 ,配合 Color OS 超算平臺,可輕松使用一整天。同時,Find N2 Flip 是行業首個支持雙卡雙 5G 的小折疊手機,售價 5999 元起。
小米移動固態硬盤1TB眾籌
近日,小米移動固態硬盤1TB將正式開啟眾籌,該產品順序讀寫最高均可達2000MB/s,一分鐘即可傳完一部30GB的4K高清電影,兼容性上支持Windows 7及以上、macOS X 10.6及以上、Android 9及以上、Linux Ubuntu系統等,眾籌價649元。
文遠知行開啟深圳首個前裝量產自動駕駛小巴載人示范運營
近日,文遠知行接連獲得“深圳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許可”以及“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許可”,成為首個憑借前裝量產自動駕駛小巴車型在深圳獲準進行載人示范運營的企業,正式開啟文遠知行在深圳的落地。未來,文遠知行會在深圳市南山區、龍華區開展首個前裝量產自動駕駛小巴的微循環接駁載人示范運營,為市民提供自動駕駛公交服務;這也是本批獲得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許可中唯一的自動駕駛小巴項目。
微軟將為歐盟客戶推出“數據邊界”
自歐盟于2018年推出保護用戶隱私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以來,大企業對客戶數據的國際流動越來越焦慮。微軟公司昨日表示,從1月1日起,其歐盟云客戶將能夠在該地區處理和存儲部分數據。其“歐盟數據邊界”的分階段推出將適用于其所有核心云服務———Azure、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和Power BI平臺。
亞太市場第一 阿里云今年第六座海外數據中心在日本啟用
昨日,阿里云宣布啟用位于日本東京的第三座數據中心,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客戶需求。今年以來,阿里云在海外市場累積新增6座數據中心,分別位于沙特、德國、泰國、韓國和日本。過去三年,其在海外市場營收增長超過10倍。Gartner數據顯示,阿里云在亞太市場以25.5%的份額排名第一。
上海開通首條美團無人機常態化航線,下單15分鐘送到
據上海市金山區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美團無人機首條常態化航線在金山區華東無人機基地正式啟動,將配合外賣員完成日常配送工作。美團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高度在120米以下,速度最快可達20m/s,用戶下單后最快15分鐘內送達,搭配特制的餐箱確保餐品不會因“空中配送”而撒漏。無人機取餐將送達至專用的智能空投柜,用戶可前往空投柜按照操作提示進行取餐。目前,無人機送餐還僅有這一條常態化航線,但后續將會逐漸擴展區域范圍,并實現覆蓋華東地區的“3公里15分鐘送達”低空智慧物流網絡。
江蘇農場用上無人駕駛收割機
據介紹,由中國移動江蘇公司聯合江蘇大元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無人駕駛收割機安裝了“5G+北斗智能作業”套件,通過在中國移動智能農機管理系統上設定好參數,就能夠在導航系統的指引下自主作業。基于5G網絡高速傳輸,農民可在管理系統上實時查看收割機的作業軌跡、作業面積、作業質量,掌握收割進度。
手機預裝App終于可以卸載了 :2023年執行
1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的通告》,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通告》指出,生產企業應確保移動智能終端中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置應用軟件均可卸載,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供用戶選擇。
激光雷達廠商Quanergy宣布破產
12月15日消息,激光雷達傳感器和智能3D解決方案供應商Quanergy宣布公司啟動業務的有序出售程序。根據Quanergy在官網公布的消息,公司首先向特拉華州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緊接著公司將根據《美國破產法》第363條,啟動對業務的出售程序。據悉,Quanergy成立于2012年,公司專注于汽車和物聯網(IoT)市場與光學相控陣(OPA)技術。
中芯國際、芯源微回應半導體萬億補貼傳聞
日前媒體報道,傳聞中國最新擬投資總規模14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0046億元)扶持國內芯片企業,主要用于鼓勵中國企業購買本土半導體設備,提供20%采購成本補貼。該計劃將持續五年,通過補貼和稅收減免等形式,最快有望在2023年第一季度實施。對此,芯源微投資者關系部門相關人士稱,一直是傳聞,我們沒有接到相關信息,不太確定這個消息的真偽;中芯國際投資者關系部門相關人士回應稱,現在媒體都在傳,但是我們公司沒有收到具體的文件通知,我們一直有國家補貼的。
鐘南山:當前新冠肺炎應叫“新冠感冒”
12月15日,鐘南山院士在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講座中提到,2009年世界范圍內爆發甲型H1N1流感,中國約有12萬人患上此病,死亡率大約是0.6%,已經相當高了。現在致死率0.1%左右的奧密克戎約等于普通季節性流感,因為已經不存在肺炎癥狀,所以現在已經不適合叫新冠肺炎了,現在發展到的階段實際上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簡單說就叫新冠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