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智聯時代正在開啟。當前,基于云邊端一體化的智能物聯網(AIoT)平臺加速落地,賦能千行百業。在6月14即將舉辦的“2022云邊協同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將正式發布我國首批云邊端一體化AIoT平臺系列評估結果,并舉辦“物聯無盡”分論壇。
物聯網歷經十余年的發展歷程,技術創新不斷加速,隨著物聯網被明確定位為我國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云邊端一體化的智能物聯網平臺通過屏蔽底層異構資源、整合網絡連接,實現設備管理、邊緣智能、數據分析、應用使能、視頻感知、一體安全等全棧能力的統一整合,賦能物聯網應用規模化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關鍵期,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物聯網產業在關鍵技術、產業生態、規模應用、支撐體系等方面的不足,2021年9月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行動計劃》指出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網接入能力,加速推薦“全面感知、泛在連接、安全可信”的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推動物聯網與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融合,進一步釋放物聯網數據價值,圍繞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等12個重點領域推動感知設施和網絡設施建設,物聯網連接數突破20億。
物聯網平臺的功能隨著物聯網解決方案處理的數據量、種類和速度在過去 5 年中不斷增加而發展。根據IoT Analytics發布的《2021物聯網平臺市場觀察》,過去5年平臺功能組件由8個增長至24個,并預測低代碼/無代碼、網絡安全、智能互聯、人工智能將成為2022物聯網技術發展重點方向。
隨著5G、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物聯網平臺架構和功能不斷擴展,呈現“平臺本地私有部署向公有云遷移、技術架構向云原生演進、5G技術融合愈發緊密、云邊端一體化架構逐步成為主流”等重要趨勢,基于云邊端一體化的智能物聯網架構演進主流方向。
基于云邊端一體化的智能物聯網平臺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燃氣、智慧水務、等領域不斷落地規模化發展。
以工業制造為例,在大數據分析場景,針對不良監控、數據整理、決策判斷這三個環節,引入AIoT云邊協同方案后,實現了實時數據監控、快速數據分析、基于 AI 的智能數據挖掘;在圖像缺陷檢測場景,采用AIoT邊云協同方案后,基于數據的檢測模型不斷優化、提升,檢測準確度提高,系統的高可用、高并發能力保障了可靠性,提升了工廠智能化水平。
“2022云邊協同大會“將設置物聯網分論壇,來自產、學、研、用各界專家學者從不同緯度、不同視角全面解析AIoT發展,在萬物智聯時代,且看AIoT如何釋放數據價值,促進產業融合創新,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
為了更好地推動AIoT平臺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聯合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基于云邊端一體化的智能物聯網平臺行業標準制定工作,目前已形成國內最完整的“基于云邊端一體化AIoT平臺”標準和評估體系,細分領域包括物聯網云平臺--通用、安全、數據分析、應用開發、物聯網邊緣計算平臺、邊緣智能等多項標準,并依托可信云評估開展測試,成為政府支撐、行業規范、用戶選型的重要參考。
AIoT智能物聯網平臺評估體系
目前來自天翼物聯、騰訊云、中信云網、阿里云等多家廠商已參與到AIoT平臺評估當中,究竟哪些企業能夠順利通過權威評估?敬請關注“2022云邊協同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