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智能是邊緣節點在邊緣側提供的高級數據分析、場景感知、實時決策、自組織與協同等服務。近年來,物聯網的普及讓數以億計的設備連接上網,在網絡邊緣產生了海量數據,由此使得邊緣計算興起。同時,得益于深度學習算法和摩爾定律的突破,人工智能的發展再次迎來高潮。在這一趨勢下,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相結合,使得邊緣計算的節點具備計算和決策能力,并產生了邊緣智能這一新的交叉領域。其中:
邊緣智能硬件主要由負責處理和轉換網絡協議的邊緣網關、銜接IT和OT的邊緣智能控制器、提供算力的邊緣服務器等構成。活躍在該領域的代表企業主要有愛立信、施耐德電氣、Arm、英特爾、思科、華為、新華三、中興通訊、研華科技、聯想等。
邊緣智能軟件是邊緣管理層的核心,主要負責統一管理邊緣節點、調用相關資源。目前,邊緣智能軟件平臺的主要功能有管理網絡邊緣的計算、網絡和存儲資源;今后或將朝著淺訓練和強推理方向發展,滿足低時延場景的需求?;钴S在該領域的代表企業主要有AWS、Azure、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百度云、創通聯達等,相關企業設計云平臺和軟件的實力雄厚。
隨著新基建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這也促進了AIoT的發展,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帶來了巨大機遇,同時,也為邊緣智能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大量的邊緣數據處理需求。《國家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1)》顯示,近3年來,我國數據產量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2021年,我國數據產量達6.6ZB,同比增加29.4%,占全球數據總產量的9.9%,僅次于美國(16ZB),位列全球第二。
根據工信部數據,2021年,國內邊緣計算市場規模達到325億元,同比增長62.5%,預計2022年將進一步增至530億元,增幅穩中有升,達63.1%。
2017-2022年中國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及增長情況(億元)